劉占東 路學成 王賓
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其突出地表現(xiàn)為課堂教學過程的構成發(fā)生了變化,即由傳統(tǒng)的“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三要素變革為現(xiàn)代的“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四要素。如何合理運用現(xiàn)代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當今課堂教學改革需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的意義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實現(xiàn)新的教育模式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它具有反應速度快、信息存儲量大,圖、文、表數(shù)據(jù)處理靈活,并實現(xiàn)人機交互、人工智能等特點?,F(xiàn)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后,加速了師資隊伍素質的提高,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從“主講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橛袡C地參與教學、參與操作、發(fā)現(xiàn)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主動學習者,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主轉變?yōu)橐詫W為主。
二、課堂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電化教學改革的深入,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使用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給教育帶來負面影響。
1.夸大教學手段改革的地位,忽視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性?,F(xiàn)代教學的一大誤區(qū)是:教學手段改革了,應用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教學改革的成功,就實現(xiàn)了教學改革的現(xiàn)代化。這就忽視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性,片面追求教學手段的先進,僅僅從市場上購買一些具有很高觀賞價值、動畫表現(xiàn)效果很好但與教學內容、講授方法缺乏緊密聯(lián)系的課件,應用到課堂教學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充分發(fā)揮有效的作用。對有些課程,其本身是無需進行計算機輔助的,也生硬地實現(xiàn)了手段的“現(xiàn)代化”。這種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實際偏離手段運用的目的性,對教學改革難以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
改進的辦法是: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大力提倡主講教員開發(fā)課件。因為主講教員熟知教學內容,對重點、難點及背景知識非常了解,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思維方式,設計出的課件在編排上符合教學規(guī)律;在結構和功能上更符合自己的教學習慣,使用時得心應手,便于修改和擴充;同時教師對教學對象有直接的感性認識,從而更易在設計時因材施教,使教學軟件內容靈活多用、因人而異。因此,學校要組織教員進行多媒體制作技術的培訓,使教員掌握多種制作工具,根據(jù)自己教學的具體情況,選用最易表達教學內容的、制作周期最短的媒體技術來制作課件,使課堂教學使用上有利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又與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CAI課件。
2.課堂中過分依賴于計算機輔助,忽視內容的推理、判斷?,F(xiàn)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以多媒體“演課”代替教師的“講課”,教師成為多媒體的操作者,整個課堂是一屏屏的文字、圖像的演示,缺乏必要的推理和邏輯判斷。手段的改革并沒有更新滿堂灌的觀念,僅是將原來的“人灌”變?yōu)楝F(xiàn)在的“電灌”,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改進辦法: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在講授新知識時,不要急于用多媒體演示推導過程,而是要通過復習相關知識,引出新問題,基于問題再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去思、去想、去發(fā)現(xiàn)知識間的因果關系,讓學生的思維超前于媒體的演示,使其真正理解知識產生的內因,揭示知識的本質特性,以達到當外部條件改變時正確應用知識的目的;一旦得出新結論,就要留時間讓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比較,理順新舊知識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將新知識合理嵌入知識結構的適當部位,使其與原有知識建立聯(lián)系,這樣便于理解、記憶和提取,使知識富有活力;對已講完的理論知識不要立即進行例題演示,而是給出題目讓學生討論或試解,使學生對新知識進行一次歸納、總結和應用,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講解。這種基于問題的課堂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大部分課件都是順序執(zhí)行結構,缺乏操作的靈活性。教學中大部分課件都是按照課前的設計順序執(zhí)行的,課堂中不能根據(jù)情況靈活調整。
改進辦法:在課件的結構上采用模塊化思想,變“線性結構”為“非線性結構”,將課件設計成學生學習的資料庫,并注意增強課件的交互性及界面的人性化,使課件根據(jù)需要隨意調整。
三、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高度探討制作授課型教學軟件的幾個問題
1.目標明確,符合教學原則。授課型教學軟件的制作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要求及教學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目標,課件的結構和表現(xiàn)手法要符合教學原則,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課件制作的關鍵是抓準基本點,突出重點,講清難點,圍繞這三個“點”進行精心設計。
2.簡潔實用,思路清晰。課件制作要簡潔實用,有清晰的思路,處理好圖文關系、講解順序、文字及圖形出現(xiàn)的快慢及方式,每屏內容的數(shù)量、字體顏色等。不必要的信息盡量不出現(xiàn)在屏幕上,界面作為學生交互的窗口,屏幕上信息的量及分布形式,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設計課件時要多應用鏈接及隱藏功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教學信息上來。
3.綜合應用制作平臺,提高交互性。計算機能與使用者產生積極而又頻繁的信息交換,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所以在開發(fā)教學軟件時,要掌握Authoware、Photoshop、PowerPoint、flash等軟件的圖形處理及動畫制作技能,以滿足不同認知結構的學生的需要,增強軟件的交互性及操作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