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會娟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創(chuàng)意能力培養(yǎng)三個方面對《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做了相關探討,旨在教師更加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意設計能力。
關鍵詞: 《Photoshop圖像處理》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創(chuàng)意能力
1.引言
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是目前公認的最優(yōu)秀的圖像處理軟件之一,它功能強大,操作簡便,是數碼照片處理、平面設計、網頁設計、藝術創(chuàng)作、游戲設計后期處理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Photoshop圖像處理》已成為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的必修課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處理和平面設計能力,滿足其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美術基礎薄弱,色彩搭配及審美能力普遍不高,而且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需要老師做適時引導。如何針對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現狀,對本門課程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技能并應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
2.教學內容
2.1補充色彩相關知識
色彩是構成圖像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色彩有著不同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各種色彩的搭配構成具有表現力的作品。而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美術基礎薄弱,色彩搭配及審美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在開始講解本門課程之前一定要補充色彩的相關知識,如色彩理論、色彩搭配和色彩心理學等。這些知識是學好圖像處理的基礎,只有懂得色彩的相關知識,才能更好地處理圖像,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2.2靈活處理教材內容
講課內容要源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F有《Photoshop圖像處理》教材一般都是分章節(jié)詳細講解每種工具的使用方法,知識點是分散的。例如:創(chuàng)建選區(qū)的工具,常規(guī)創(chuàng)建選區(qū)的工具如矩形選框工具、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等處在教材較先的章節(jié),而鋼筆工具則安排在書的第七章。講解Photoshop摳圖功能時,因為鋼筆工具具有繪制曲線和后期調整的優(yōu)點,所以鋼筆工具可能會是一個較好的選擇,特別是對具有復雜邊緣的圖像。如果單純按照書本章節(jié)來講,就會影響學生全面掌握創(chuàng)建選區(qū)的工具。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根據知識點,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2.3對課程內容做序化
教學過程中,通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很多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但分配任務讓學生進行圖像處理或者設計時,他們卻不知該選用什么工具,從何處入手處理或設計,造成所學知識和實際應用相分離的狀況。這就需要根據典型的任務來對知識內容做序化,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串行化。例如,對人像進行美化合成處理時,一般要經過去除斑點、調整膚色、摳圖、更換背景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用到圖像修復工具、色彩調整命令、創(chuàng)建選區(qū)工具等,這樣就通過一個典型的任務對零散的知識點做了序化,讓所學知識同實際應用相結合。授課后期就需要通過這樣的典型圖像處理或圖像設計的任務對所學知識加以應用,讓學生切實掌握處理實際工作任務的能力。
3教學方法
3.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學科的教學中,計算機軟件教學也是如此。
《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并應用在實際的圖像處理或圖像設計中,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前期講解相應工具的使用方法時,由于涉及許多的概念和操作方法,單純地講解會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而失去學習興趣,因此,要采用案例教學法,把一些難懂的理論知識或具體操作融合在學生感興趣的優(yōu)秀作品案例中進行相應講解,讓學生在掌握案例操作步驟的同時也掌握相關知識點。
在案例教學法中,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需要考慮案例的實用性、知識點的覆蓋程度和可操作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Photoshop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力。
3.2任務驅動教學法
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能力不強,任務驅動教學法剛好可以彌補學生這方面的不足。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基礎上的教學法,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能夠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當前的問題,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任務的選擇是比較重要的,要選取與當前學習的知識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作為任務。同時為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完成任務。例如,系里要舉辦元旦晚會,需要一份有關晚會的宣傳海報,就可以作為一個任務分給各個小組,最后由大家選擇最優(yōu)的作品作為最終的宣傳海報。任務下達以后,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該如何完成任務,而是提供完成任務的相關線索,讓同組學生討論、協(xié)商解決,最終確定解決方案。這樣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能力。
4.創(chuàng)意能力培養(yǎng)
能夠熟練地使用Photoshop并不代表能夠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要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除了要熟練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之外,還要加強創(chuàng)意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意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知識前提下,創(chuàng)意者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調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意能力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4.1重視理論知識
在學習像Photoshop之類的計算機軟件時,很多老師和學生都忽略理論知識的教授與學習,一味強調操作的重要性,導致很多學生熟練應用工具,卻總是創(chuàng)作不出優(yōu)秀的作品。理論是創(chuàng)意設計的源泉,離開理論,創(chuàng)意設計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例如,一幅作品給人印象最深的首先就是主題顏色,有關環(huán)保主題的作品一般是綠色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色彩是紅色,有關圣誕節(jié)的作品一般是白色、藍色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是與傳統(tǒng)有關,二是與色彩給人的心理造成的感覺有關,當我們設計作品時,就要運用色彩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選擇恰當的主題色彩來表達作品的含義。因此,在學習Photoshop時除了重視操作之外,還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
4.2培養(yǎng)觀察力
觀察力是創(chuàng)意設計的基礎。觀察力是指對周圍事物進行考察的能力,主要受到個人的興趣、知識層次和實踐經驗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廣告,例如電視廣告、網絡廣告、宣傳海報、燈箱廣告及各式各樣的DM廣告,這些作品都有可取之處,如色彩的搭配與運用、設計結構及設計手法等,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觀察力,抓住學習的機會,學習別人作品中的“亮點”。
4.3培養(yǎng)想象力
想象力是創(chuàng)意設計的保證。想象力是人對頭腦中已經出現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與感性和理性思維密切相關。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者能突破時空的界限,擴大藝術形象的范圍,加深畫面的意境。要通過想象力對觀察學習得到的知識進行再加工,將自己的理念融入到創(chuàng)意設計中,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5.結語
Photoshop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圖像處理軟件,要更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需要不懈努力。計算機教師需要有效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意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雅冬.構成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張凡.PhotoshopCS4中文版應用教程第(第二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3]張麗君.非藝術類專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J].中國科技信息.2009(10).
[4]黃彩.任務驅動教學法在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0(21).
[5]叢書編委會.平面廣告項目設計與制作綜合實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6]曹月芹.淺析PhotoShopCS案例教學創(chuàng)意設計策略的探索[J].信息與電腦,2010(02).
[7][美]戴頓,吉萊斯皮.THEPHOTOSHOPCS3/CS4WOW!BOOK[M].李靜,賀倩等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