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露茜
6月底,人保集團H股IPO再生波瀾。因港股低迷基石認購不足,原定7月中掛牌的IPO計劃擱淺。
人保原定于6月28日進行預路演,7月3日公開招股,7月19日掛牌,但在6月21日人保申請H股上市聆訊通過后,人保決定暫時押后其港股上市時間。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人保IPO再受波折,解決完所有上市障礙后,人保集團多年夢想已在眼前,卻受累于低迷的市場環(huán)境,機構認購不足,不得不選擇延后。
按照港交所規(guī)定,人保集團H股上市申請通過后,必須在2012年11月18日前完成其上市掛牌工作,否則人保必須再走一次H股上市流程。
截至發(fā)稿日,人保H股IPO何時重啟還未知,要等待港股回暖,以及人保的投行們能否拉來足夠多的基金和機構投資者。
追逐基石投資者?
中國人保率先啟動H股上市,有外媒報道中國人保已經雇傭了17家投行,以確保其IPO成功。
據(jù)了解,已經在為人保香港上市交易服務的投行有3家,分別是中金公司(CICC)、瑞信(Credit Suisse)和匯豐(HSBC),另外邀請的銀行則包括9家國際銀行和5家中資銀行。而人保之所以雇傭這么多家銀行,主要是因為“基石投資者”。英國《金融時報》一位專欄作家寫道:“這些投行是否有機會賺到承銷費,要看他們能不能拉到基石投資者?!?/p>
一位外資投行銀行家告訴《新財經》記者:“這不開玩笑嗎?這么多家銀行各顯神通擠進去,能掙什么錢,湊個熱鬧罷了?,F(xiàn)在香港IPO特別不好,投資者看淡的情緒濃厚,這個時候靠投行找基石投資者有點悲涼的感覺?!?/p>
事實上,中國人保的擔憂不無道理。2011年,香港連續(xù)第三年成為全球新股發(fā)行額最大的市場,但2012年香港可能失去全球IPO募資規(guī)模的頭把交椅。
今年以來,香港股市的波動拖累新股發(fā)行,已有不少企業(yè)受挫,選擇暫停發(fā)行。根據(jù)彭博數(shù)據(jù),港交所在2012年1月到5月新股上市融資額只有32.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跌66.3%。
而已經上市的多家新股則表現(xiàn)很差,1月到5月,很多新股上市后的股價均處于破發(fā)狀態(tài)。一位在香港的分析師告訴記者:“今年香港新股表現(xiàn)不佳,氣氛低迷,即使是中國人保這樣的大IPO案子也會面臨認購不足的風險,這就導致很多企業(yè)赴港上市時越來越看重基石投資者這樣的資源。”
所謂基石投資者,會通過正常路演得出的價格獲得認購股份,并承諾在股票上市6個月內不拋售任何股份。此前人保集團計劃在香港集資20億~30億美元(大約156億~234億港元),考慮到市場現(xiàn)在的情況,人保如此大規(guī)模的募集目標,也需要得到基石投資者的幫助,減少上市風險。
在香港,此舉有普遍之勢。
但英國《金融時報》對Dealogic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認為,對基石投資者的追逐可能對市場沒有好處。在基石投資者參與新股發(fā)行達到頂峰的1997年、2000年、2007年以及最近的2011年之后,都出現(xiàn)了股價暴跌。
集團、財險 母子共存?
據(jù)了解,中國人保旗下的核心資產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保財險”),早在2003年11月在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此次人保集團整體上市之后,人保財險如何退市也引來市場關注。
中國財險2011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凈利潤和承保盈利均創(chuàng)2003年上市以來最高水平,分別同比增長51.8%和188.3%;綜合成本率大幅下降3.7個百分點至94.0%,好于行業(yè)平均水平,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是否應該把人保財險的退市納入實際操作階段?
廣發(fā)證券一位保險行業(yè)分析師認為,盡管在港上市的人保財險是人保集團最優(yōu)質的資產,但財險是否退市對集團上市影響不大,應該不會被強制退市。
另一家大型保險公司高管告訴記者:“據(jù)我所知,財險和集團的整體上市會并存下去。人保集團的H股上市資產可能不會包括財險這部分已經上市的資產?!?/p>
上述高管告訴記者,人保這一次必須得上市,因為7月上不了,《招股說明書》就得把上半年業(yè)績算上,先不說需要時間去重新做材料,一旦把上半年的成績也算進去,《招股說明書》會很難看。
他分析道:“人保財險去年做得非常好,但財險有周期性,去年做得好,大家一哄而上,競爭加劇,今年的業(yè)績就會下滑。壽險這一塊業(yè)務,受投資拖累,今年市場整體情況都不太好。”
事實上,2003年,人保財險上市時的IPO環(huán)境亦相當險惡,SARS橫行,對中國經濟造成沖擊,彼時,美國攻打伊拉克,香港IPO市場籠罩陰影。當時人保財險聘請了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添惠亞洲有限公司擔任主承銷商,盡管市場環(huán)境不利,但投資者熱情踴躍,加上機構投資者AIG(美國國際集團)的鼎力相助,人保財險IPO堪稱完滿。
艱難的“華聞系”資產處置
為了保證上市順利,中國人保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掃除各種障礙。
先是國企體制障礙,2007年,中國人保集團就著手研究“先整體改制、后擇機上市”問題,2008年3月,人保正式啟動股改的相關工作。2009年9月24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立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意味著中國人保集團整體改制,變更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公司的工作已經完成。
然而,股改后的中國人保仍只有財政部一家股東,而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股份公司成立必須有兩家發(fā)起人。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成為中國人保上市亟待解決的大事,正因為是大事,引入何種戰(zhàn)略投資者,持股比例,如何讓財政部接受等問題都擺在面前。
此前,有消息稱,中央?yún)R金公司曾有可能入股中國人保,但2010年6月,人保集團宣布引入社?;?00億元入股,持股比例為11.28%。
引入社保基金后,人保集團上市步伐大大向前邁了一步。當年6月8日,人保宣布將其所持的“華聞系”兩筆股權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解決“華聞系”資產處置問題。
中國人保要處置的兩筆資產包括持有的華聞控股55%的股權和廣聯(lián)投資54.21%的股權,公開掛牌售賣的兩筆資產只要有人接手,上市也就能順利完成。
一位業(yè)內人士向記者介紹:“華聞系水太深了,2007年人保入主后,拿到了多張金融牌照,但整合非常困難,和另外兩大股東矛盾不斷,人保不得不退出?!?/p>
這部分資產的處置成為人保上市路上最直接也是最棘手的問題。受累于此,原定于2011年上市被拖至2012年。
直到2012年5月,這個阻礙人保上市的障礙,才真正得到解決。無錫金源因“持股企業(yè)不屬于金融業(yè)”出局,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勝出。5月14日晚,停牌多日的“華聞系”上市公司新黃浦發(fā)布復牌公告,稱公司控制人從人保控股變更為北京信托,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北國投達成協(xié)議。
此后,市場對于人保閃電交易轉讓股權的質疑聲一直未停,“輸家”無錫金源也并不服氣,無奈大局已定。人保上市的最后障礙至此塵埃落定,只待市場回暖,重新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