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韶
說起王佩珍走上越劇舞臺的經歷,和她們那個年代的許多人一樣,有著幾分坎坷、幾分無奈。王佩珍祖籍寧波,家里兄弟姐妹有十幾個,排行老五的她屬于那種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不太被重視的孩子?!澳菚r候就想去唱戲,這樣就不用整天在家?guī)У艿苊妹?、做家務了?!蓖ㄟ^種種關系,她輾轉找到了當時正在卡爾登大戲院演出的玉蘭劇團小生筱桂芳。筱桂芳是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大弟子,看到王佩珍也很喜歡,但因為當時身邊已經收了兩個學生,筱桂芳便把王佩珍介紹給了團里唱大花臉的徐惠琴,并對她說:“拜么拜大花臉,小生、花旦你都可以唱?!庇谑?,王佩珍買了蠟燭,鋪了地毯,正式磕頭拜了師。雖說最初走出這一步是迫于生活的壓力,但真的入了行,王佩珍卻對越劇越來越感興趣了,尤其是當時袁雪芬主演的幾部戲,《相思樹》、《萬里長城》,王佩珍是百看不厭。
就在加入玉蘭劇團后的第二年,王佩珍隨著徐玉蘭、王文娟她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成為總政文工團越劇團的一員,奔赴了朝鮮戰(zhàn)場。“那時候隊伍是在中朝邊境的丹東演出,收到對岸志愿軍戰(zhàn)士的邀請,最初聽說過江演出一兩場就要回來的,所以大家連替換衣服都沒有準備?!睕]想到,演出大受歡迎,不斷有前方部隊來邀請,王佩珍她們也被志愿軍的精神感動,一路向前,這一演就演了整整八個月,一直到朝鮮開城才停了下來。王佩珍記得,過江那會兒是冬天,每位團員都發(fā)了一身棉大衣。后來一天天熱了起來,大家先是把棉衣里的棉絮拆出來,穿棉衣殼;再熱得不行,又改成夾衣,到了夏天實在熬不住了,就和朝鮮老鄉(xiāng)換衣服。王佩珍回憶說:“當時劇團的人都住在朝鮮阿媽妮(老大媽)家里,阿媽妮對我們這些女孩子像自己的女兒一樣。我們看她們生活實在艱苦,就把拆下來的棉花送給她們,她們都高興得不得了?!?/p>
朝鮮歸來,王佩珍和玉蘭劇團一起加入了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團,在越劇團中,王佩珍是以基本功扎實聞名的。當年在越劇《斷橋》中她演小青,排戲的時候,還是袁雪芬、徐玉蘭等老師手把手教的。憑借這出戲,王佩珍還獲得了青年越劇演員演出大賽的表演獎。后來,上海越劇院演出《紅樓夢》的時候,王佩珍又被選中,先后演過晴雯、襲人兩個角色。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在上??戳恕都t樓夢》演出后,在花園飯店招待演員?!翱偫淼挠浶院芎?,能夠準確地認出我們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走到我面前的時候,他開玩笑地說‘你這個晴雯,太胖了哦?!睕]想到,總理的一句玩笑話把當時的王佩珍嚇得不輕。“那天晚上總理請我們跳舞,我一晚上一點心思都沒有,就在琢磨‘太胖了,是不是舞臺形象不好看了?是不是要減肥了?”
1962年,上海越劇院學館招生,一下子招進了300多個學員,師資力量一下子成了問題。越劇院當時青年演員中,基本功好、身段漂亮的王佩珍無疑是最佳人選。一開始,王佩珍死活不肯去學館當老師?!爱敃r的我,什么都不想,就想演戲,在臺上你讓我演主角也好,讓我跑龍?zhí)滓埠茫灰屛疑吓_就行?!睘榇?,袁雪芬沒少做思想工作:“去學館當老師并不是不讓你演戲,學館也要排新戲,你們的任務是邊教學、邊創(chuàng)作、邊演出?!薄拔乙宦牭竭€可以演出,馬上就答應了?!本瓦@樣,王佩珍離開越劇院來到了學館。當時,戲曲舞臺上已經開始大規(guī)模演出現代戲,越劇現代戲的家底薄,在學館,王佩珍和她的同事們先后創(chuàng)作了《瓊花》、《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這些新戲都是王佩珍她們先學會,然后一招一式教給學生。但很快“文革”來了,王佩珍和同事一樣,來到工廠“戰(zhàn)高溫”,直到“文革”結束,古裝戲又可以上臺演出了,上海越劇院打算復排《九斤姑娘》,但擅演該劇的呂瑞英當時還在海南島當派出所所長,王佩珍理所當然地接過了教學任務。說是教學生,其實在實際工作中,王佩珍還充當了導演的角色,《九斤姑娘》上演后很受好評。
雖然演出并不少,但“年齡一天天大了,總想著自己不能演一輩子花旦”。因為自己的武功底子不錯,又有這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戲的總體把控能力好,王佩珍開始尋找自己的定位——做技導。從1983年開始,王佩珍先后在《楊八姐盜刀》、《三難新郎》、《問君能有幾多愁》、《紅樓夢》、《盤妻索妻》等眾多劇目中擔任技導。相比于導演、主演,技導的工作很重要,卻往往不被人重視。王佩珍自嘲說“在劇組里,吃得最差、拿得最少,排名最后的就是技導。”話雖如此說,王佩珍卻始終沒有想過要離開這個崗位,并從技導開始,逐漸向副導演發(fā)展?!对绱憾隆肥峭跖逭鋼胃睂а莸牡谝怀鰬?,不僅導戲,還參與改劇本。往往是導演對某一段不滿意,對王佩珍說:“王老師你回去修改一下。”第二天王佩珍交卷,并總是獲得一片“OK”聲。說到這里,王佩珍笑著說,她之所以有這點“能耐”,要感謝自己的老伴、戲曲理論家張丙昆。張丙昆曾經在文化局戲改處工作多年,戲改處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看戲、評戲。當時熱戀和新婚后不久的王佩珍和張丙昆談情說愛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看戲?!案鱾€劇種、好戲壞戲都看,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鑒別能力?!?/p>
當演員,也許王佩珍算不上是一位大明星,但在技導和老師的崗位上,王佩珍的成就絕對令人矚目。幾十年來,王佩珍在越劇小花們的身上傾注的心血難以計算。她任教的越劇小花班第一屆學員中,有吳群、王清、王柔桑、王舒雯、陳慧迪等,都已經成為了越劇舞臺上的優(yōu)秀青年演員。2003年、2007年、2011年,王佩珍的學生先后獲得中國戲曲小梅花獎這一少兒戲曲的全國最高獎。說起孩子,王佩珍禁不住臉上泛出笑意“教孩子很累,但也很開心?!?/p>
2007年,當時電視臺舉辦《非常有戲——明星唱戲》,王佩珍受邀擔任了指導老師一職,先后輔導過許多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qū)各領域明星,而且王佩珍指導的明星在這一年《非常有戲》包攬了前三甲,王佩珍自己也獲得了“園丁珠光獎”。頒獎晚會當天,當時已經身染重病的香港藝人沈殿霞特地來到上海觀看女兒鄭欣宜的演出,晚會后,她激動地對教授鄭欣宜越劇片段的王佩珍說:“謝謝您。”
今年,王佩珍已經75歲了,但凡是和她接觸過人都說她是個完全看不出實際年齡的人。王佩珍自己也說,這些年是一年比一年忙,不僅要忙越劇小花的培養(yǎng),電視臺的各類晚會也總少不了她協助編排節(jié)目。而外地劇團的邀約也總是源源不斷。王佩珍開玩笑地說:“沒想到自己是晚來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