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民棟,梁劍凌,朱 霞
(深圳市光明新區(qū)光明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廣東 深圳 518107)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指發(fā)生于胃與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本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同時它也與胃癌、胃淋巴瘤的發(fā)病密切相關[1]。研究表明,根除Hp治療具有促進潰瘍愈合,降低潰瘍的復發(fā)率的作用。本病在祖國醫(yī)學中屬“胃脘痛”“吞酸”等范疇,近年來不斷有學者[1]證明中醫(yī)藥治療消化性潰瘍具有確切的療效。筆者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對我院消化科門診診治的60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式,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患者均來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門診診治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55.21±0.34)歲,病程0.5~32年。60例患者中,胃潰瘍40例,十二指腸潰瘍11例,復合性潰瘍9例。合并高血壓23例,冠心病15例,高血脂26例,慢性腎病8例。入組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潰瘍構成、病程、合并癥等一般資料基線統(tǒng)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消化性潰瘍的診斷主要以胃鏡的檢查結果為依據確定患者潰瘍的位置和潰瘍的程度。Hp感染的相關診斷標準以尿素酶試驗和組織切片MB染色,二者顯示Hp陽性者可確診為Hp感染[2]。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依據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且治療前3個月內未使用質子泵抑制劑(PPI)、H2受體阻滯劑、鉍劑或抗菌素,無胃腸道手術史,無消化道出血和幽門梗阻、穿孔等并發(fā)癥,排除腫瘤、精神失常及其他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奧美拉唑腸溶片(山西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H20000248)20 mg,1次/d,阿莫西林膠囊(山東魯抗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581)0.5 g,2次/d,甲硝唑(吉林康乃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0115)0.4 g,2次/d。治療組在上述基礎上加用中藥方劑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主要成分:清半夏9 g,黃芩12 g,黃連10 g,干姜10 g,黨參12 g,海螵蛸30 g,白芍12 g,延胡索6 g,柴胡12 g,生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劑,2次/d。2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用2個療程。服藥期間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戒煙酒及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1.4 觀察指標 治療完成后,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疼痛、泛酸、嘔惡、噯氣、大便異常)的改善,臨床癥狀評分依據《消化性潰瘍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4]的評分標準進行。同時進行胃鏡檢查及Hp檢測。療效評價標準[5],痊愈:癥狀全部消失,潰瘍疤痕愈合或無痕跡愈合,Hp根除;顯效:主要癥狀消失,潰瘍達愈合過程期(H期),Hp根除;有效:癥狀有所減輕,潰瘍達愈合過程期(H期),Hp根除;無效:癥狀、內鏡及Hp檢查均無好轉。其中,總有效率為(痊愈+顯效+有效)/總病例數×100%。
2.1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1。
2.2 2組治療效果及Hp根除率比較 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
表2 2組治療效果及Hp根除率比較 例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慢性反復性發(fā)作的臨床疾病,Hp感染、非甾體抗炎藥的不合理使用、吸煙、消化功能低下及遺傳等因素均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在上述的致病因素中Hp感染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根除Hp感染可以較好的控制和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長期以來質子泵抑制劑聯(lián)合抗生素對于改善和治療消化性潰瘍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使得Hp的抗藥性不斷增強,耐藥率逐漸上升,治療效果越來越難以令人滿意。
本病中醫(yī)多歸屬于“胃脘痛”“痞滿”等疾病范疇,主要病機是外邪入侵,脾胃虛弱,損傷中陽,生化失常而致濕熱郁阻,濕邪郁久化熱生痰停滯于胃脘的一種疾病。半夏瀉心湯出自中醫(yī)經典著作《傷寒論》,具有辛開苦降、調和脾胃之功,是治療寒熱錯雜之痞證的代表方劑。方中半夏有和胃化濕,燥濕化痰兼能散結除痞止嘔;黃連、黃芩泄熱而開痞;干姜力專于中焦而溫中散寒;黨參、大棗甘溫益氣,補益胃氣;柴胡疏肝理氣,有助于調理脾胃氣機;海螵蛸收斂制酸,加速潰瘍愈合;芍藥、延胡索理氣止痛。全方寒熱并用以和陰陽、苦心并進以調升降、補瀉兼施以順虛實,起到清熱解毒,健脾利濕,制酸和胃,緩急止痛的功效。此外,本方對食管炎、慢性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竇炎、幽門梗阻、感染性腹瀉、腸易激綜合征等消化道疾病以及妊娠惡阻等均具有較好的療效。研究[6-7]表明,中藥方劑半夏瀉心湯能增加胃黏蛋白的含量、降低潰瘍指數、加強胃黏膜、黏液的屏障作用、促進黏膜細胞再生修復、胃黏蛋白分泌及加強黏蛋白合成而加快潰瘍的愈合過程。此外,半夏瀉心湯中的黃連、黃芩等體內、體外試驗證明對Hp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該方對消化性潰瘍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8-10]。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夠較好的改善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疼痛、泛酸、嘔惡、噯氣、納差、大便異常等臨床癥狀(P<0.05或P<0.01),能較好的提高消化性潰瘍的總有效率和Hp的根治率(P<0.05)。
綜上所述,在傳統(tǒng)西醫(yī)三聯(lián)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復方湯劑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模式對于消化性潰瘍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吳瓊,周寧,李琦.中醫(y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1):152-155.
[2]孔令彪.中西藥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86例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yī),2006,25(4):195-197.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4]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病癥專業(yè)委員會.消化性潰瘍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5):478-480.
[5]王月芬.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46例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09,27(6):74-75.
[6]王皓云,葉柏.中醫(y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J].吉林中醫(yī)藥,2012,32(1):38-40.
[7]沈躍建,衛(wèi)德龍,胡翠芳,等.半夏瀉心湯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12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18(6):880-881.
[8]厲蘭娜,孔繁智,李端陽,等.脾虛證大鼠幽門螺桿菌感染模型的實驗研究[J].北京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1994,2(3):14-16.
[9]劉麗芳,竇俞常,于紅霞.不同證型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Hp感染狀況及相關基因檢測分析[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1):38-39.
[10]王貝貝,屈艷艷.柴胡舒肝散治療胃脘痛60例臨床觀察[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