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明,謝鴻昆
(1.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100872;2.山東農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泰安 271017)
論市場社會主義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佐證與啟示
劉明明1,謝鴻昆2
(1.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100872;2.山東農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泰安 271017)
市場社會主義是一股肇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主義思潮,它的主張涉及經濟、政治、生態(tài)等多方面,但核心價值和主張體現(xiàn)在它對于建立健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佐證和啟示。市場社會主義充分論證了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可以結合,并得出市場經濟是通向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的結論,從而幫助人們打破了長期以來將社會主義等同于計劃經濟的思想禁錮。它不僅旗幟鮮明地反對新自由主義,主張國家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序發(fā)展的保證,而且立場堅定地反對單一的所有制經濟,主張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有效實現(xiàn)形式。這些對健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市場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宏觀調控;混合所有制經濟
市場社會主義是一股肇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主義思潮,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少數(sh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它以超越資本主義與傳統(tǒng)社會主義為目標,強調市場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主張某些公有制形式在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期望利用市場經濟來實現(xiàn)社會公正、平等、民主等社會主義目標。市場社會主義理論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鼎盛時期,而此時正是我國甩掉單一計劃經濟的包袱,摸著石頭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期。在艱難的探索歷程中,我國從市場社會主義思潮中獲益良多。盡管步入21世紀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初步建立,國內對市場社會主義的研究也已接近成熟,但是鑒于這種益處的獲得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理論與實踐的反復碰撞中不斷提煉出的,所以,通過來自市場社會主義的啟示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具現(xiàn)實意義。
自詡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被世人認為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樣板的蘇聯(lián),盛極一時卻在一夜間分崩離析,出現(xiàn)了亡制亡國亡黨的慘痛局面。蘇聯(lián)突然間的崩塌對一些理論提出了挑戰(zhàn),甚至判了“死刑”,同時也將另一些理論推向了高潮,市場社會主義就屬于后者。市場社會主義者在蘇東劇變之前就高呼社會主義制度可以而且必須與市場經濟相結合,他們論證說,資本主義經濟之所以表現(xiàn)出高效率、富有創(chuàng)新性等,是市場經濟的作用而非資本主義制度的功勞,而市場經濟是中性的,它沒有制度屬性,它可以與資本主義制度結合,也不排斥社會主義制度。所以,致力于追求公平價值的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結合,即市場社會主義,是一個比市場資本主義更值得期待的組合。很長一段時期,他們的觀點遭到了傳統(tǒng)社會主義者的排斥。時過境遷,蘇東劇變以悲慘的現(xiàn)實證明了他們思想的預見性,“有充分理由相信,蘇聯(lián)制度的失敗不應歸因于共產主義的平等目標,而應歸因于取消市場因而失去與之相伴的激勵和競爭?!保?]121
在生產力尚未達到高度發(fā)達之時,社會主義離不開市場。我國得出這個結論一方面吸收了諸如市場社會主義等理論流派的主張,另一方面也源于自身的實踐。新中國成立后,計劃經濟在恢復戰(zhàn)后經濟初期是有效率的,當經濟發(fā)展到一個臨界點后,越往前發(fā)展計劃經濟的束縛就越大,直至上世紀70年代后期,國民經濟如一潭死水,瀕臨崩潰的邊緣。單一的計劃經濟不僅沒有使我們趕超上西方發(fā)達國家,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可謂到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境地(改革是多方位的,但主要是實現(xiàn)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向),所以來自現(xiàn)實的沉重教訓是促使我國轉向市場經濟的最大驅動力。最終,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巨大成就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這次轉向的可貴與成功。
實際上,當今世界不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離不開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已不再是劃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基本標志。資本主義國家借助市場經濟,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客觀上為向社會主義過渡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所以,市場經濟是通向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當然,理論認識上的深刻并不等于實踐操作上的嫻熟,認識到市場經濟對于社會主義的重要性并不意味著就能實現(xiàn)二者的完美結合。如何發(fā)揮市場刺激經濟、激發(fā)效率等之長,抑棄其自發(fā)性、盲目性等之短,保證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性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盡管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近二十年,市場經濟理論也得到了不斷的豐富與發(fā)展,但遠非盡美盡善。對于市場經濟存在的負面效應,需要國家宏觀調控的出場。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刺激商品生產者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優(yōu)化資源配置,實現(xiàn)優(yōu)勝劣汰,也不可避免地由于盲目性、自發(fā)性、滯后性等自身缺陷的存在,而導致資源浪費,貧富懸殊等等。市場經濟的這些缺陷,需要發(fā)揮政府的作用來彌補。因此,在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設想的理想社會中,盡管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但是,他們也沒有忽視國家干預的作用。如羅默指出:“雖然我至今一直在強調市場的功能,但市場社會主義經濟中也應該有國家干預?!保?]81在施韋卡特設計的經濟民主的市場社會主義中,對投資的社會控制是其一大特征,他認為,“平衡的發(fā)展要求政府在投資基金的形成(理想地靠稅收,而不是靠私人儲蓄)和監(jiān)控其配置兩方面發(fā)揮主要的作用。自然,市場在這里也發(fā)揮作用,但它是第二位的作用。政府必須主導,而不是屈從于投資的自發(fā)流動?!保?]米勒也強調,“合作制的市場社會主義模式并不盲目崇拜和完全依賴市場,而是明確哪些生產和服務要由市場來調節(jié),哪些生產和服務要由國家來調節(jié)?!保?]總之,市場社會主義者認為,市場經濟的良序發(fā)展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我國在發(fā)展市場經濟這只無形之手時,也沒有丟棄國家宏觀調控這只有形之手,正如江澤民所言:“我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完善,市場本身又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陷。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善于正確運用包括預算、稅收、轉移支付等在內的財政手段,發(fā)揮其在資源配置、收入分配、調控經濟、監(jiān)督管理上的重要職能作用,以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4]但是,要注意另一個極端的出現(xiàn),那就是由于國家過度干預而出現(xiàn)政府失靈。
國家干預市場經濟有其必要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干預就會產生積極效果,同市場失靈一樣,政府也會產生失靈。原因在于:從決策上看,利益集團影響甚至左右政府決策,當政府醞釀政策時,相關的利益集團會極力游說,促使政策對己有利,而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力量由于其分散性以及搭便車現(xiàn)象而對政策影響相對較小;從政策的實施上看,行政科層的官僚主義對政策的實施大打折扣,因為國家干預市場政策的具體實施主體是個人,個人的利己性容易導致權力尋租,進而導致政策的實施偏離正軌??傊瑖艺{節(jié)經濟是市場失靈的產物,但國家干預的過度發(fā)展不僅會導致政策的失效,而且也會產生新的弊端,即所謂的政府失靈。所以,確切地說是合理的國家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序發(fā)展的保證。那么如何防止政府失靈呢?
一方面,合理劃分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權限,保持二者適度的張力。在市場相比于政府更具效率與公平的地方,就由市場主導調節(jié),例如大多數(shù)私人消費品的供給;而在政府相比于市場更具效率與公平的地方,就由政府主導干預,例如公共物品的提供,投資的控制等。這個權限的劃分應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隨時根據(jù)實踐不斷試錯、修正,最終,劃分出哪些領域比較適合由市場主導,哪些領域適合政府主導。另一方面,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是確保國家宏觀調控朝公共利益方向發(fā)展的根本保證。沒有民主的國家宏觀調控,既難以得到人們的理解與支持,也很難保證它的公共性。因而必須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宏觀調控決策,監(jiān)督國家宏觀調控者。那么,人民如何參與復雜的決策呢?他們可以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一般性的原則,而具體細節(jié)由政府和專家們操作執(zhí)行。以當前的熱點問題房價為例,房價一直是民眾極為關注的問題,對于采取何種措施抑制房價,普通民眾可能囿于信息和專業(yè)知識而提不出非常合理的建議,但是他們的意見應該是政策的依據(jù)。如果多數(shù)人認為房價要降到他們承受的水平,政府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地實現(xiàn)這個目標,否則就違背人民的意愿。
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大都極力反對資本主義的私人所有制,認為私有制是導致資本主義社會一系列弊端的根源,為此,他們設想出了各種形式的公有制,諸如米勒的合作所有制、羅默的證券所有制、施韋卡特的集體所有制等,希望能逐漸取代私有制,最終消滅私有制。但鑒于消滅私有制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市場社會主義者認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無疑是一定時期內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有效實現(xiàn)形式。這里所謂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是從宏觀層次上講,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制結構的非單一性,即在所有制結構中,既有國有、集體等公有制經濟,也有個體、私營、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還包括擁有國有和集體成分的合資、合作經濟。依此界定標準,混合所有制經濟不僅存在于社會主義國家,也存在于資本主義國家,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社會主義國家中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而資本主義國家中私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
盡管都是混合所有制經濟,但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混合所有制和市場社會主義者眼中的混合所有制還是存在著細微差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上看,我國當前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由各行各業(yè)生產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決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意味著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我國將會長期存在,所以,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的長久之計;而市場社會主義者則立足于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存在只是權宜之計,他們甚至為非公有制經濟向公有經濟過渡設定了時間表以及具體措施。對于我國而言,在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其完善和發(fā)展,尤其要警惕偏離正常軌道。
據(jù)新華社報道,[5]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頭30年,廣東經濟處于公有制一統(tǒng)天下的時代,如1978年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8.7%。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廣東省多種所有制經濟得到共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份額不斷降低。2001年,全省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為43%,到2005年,公有制經濟比重下降到32.6%,國有和集體比例分別為23.5%和9.1%;非公有制經濟比重迅速上升到67.4%,公有制經濟、個體和私營經濟、外商經濟(含港臺澳經濟)之比為32.6∶30.7∶36.7,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說,公有制經濟份額已不足三成。廣東公有經濟的下滑趨勢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眾所周知,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和堅強后盾,因而為夯實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必須遏制公有企業(yè)私有化的趨勢,遏制的舉措是切實改善公有制企業(yè)的治理結構,使公有企業(yè)的先進性不是依靠政策傾斜或天然壟斷,而是依靠公有企業(yè)內在治理的優(yōu)越性體現(xiàn)出來,如更高的效率、民主管理等。
公共性是公有企業(yè)的本質屬性。所謂公共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公有企業(yè)的發(fā)展遵循公共利益原則,在利潤與公共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以公共利益為重。援引中國網報道,[6]受益于2010年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和其油氣產量的增長,中石油2010年實現(xiàn)利潤1676億元,相當于日賺4.59億,與此同時,工薪階層收入是美國十幾分之一的中國,卻負擔著比美國幾乎貴一倍的油價。可以說,在利潤與公共利益之間,一些國有企業(yè)丟掉了自己的公共性而選擇了前者。二是普通民眾能夠分享公有企業(yè)的利潤。據(jù)中國經濟網報道,[7]2010年全國國有企業(yè)累計實現(xiàn)利潤19870.6億元,同比增長37.9%,主要效益指標創(chuàng)歷史新高,面對這樣華麗的數(shù)據(jù),我們在為國有企業(yè)取得巨大成就鼓掌歡呼的同時,卻有國有企業(yè)離我們太遙遠之感,因為國企取得的大部分利潤與我們關系不大。盡管部分利潤上繳國庫后,已經轉化為了公共服務,但是筆者認為這還遠遠不夠,可以考慮在扣除國有企業(yè)用于擴大再生產、上繳國庫利潤、折舊基金等資金的情況下,通過適當?shù)姆绞阶屓w公民直接分享國有企業(yè)的部分利潤,真正體現(xiàn)全民所有制。在這一方面,羅默的息票經濟值得研究和借鑒,即讓每個公民持有國有企業(yè)的股票,并據(jù)此獲得部分紅利收入。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沖破了理論上的顧慮和實踐上的羈絆,開創(chuàng)了落后國家通過市場經濟迂回建設社會主義的先河。而固守計劃經濟或者市場經濟改革不徹底的社會主義國家,要么以改制謝幕(如蘇東國家),要么以落后昭著(如朝鮮);以中國、越南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的前提下,大膽推進市場改革,最終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強國之路。一反一正的經驗教訓再次警示人們: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不走市場改革這條路只有死路一條。
實踐上的突破離不開理論上的指引,唯有先進的理論才能有正確的實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非創(chuàng)立在一片理論沙漠之上,相反,它既有列寧“新經濟政策”的支撐,又有諸如市場社會主義等理論流派的佐證。與西方國家漫長的市場經濟孕育期相比,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仍處于初始階段,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唯有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在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彰顯出優(yōu)越性。
[1]約翰·羅默.社會主義的未來[M].余文烈,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
[2]戴維·施韋卡特.反對資本主義[M].李智,陳志剛,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20.
[3]段忠橋.當代國外社會思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41.
[4]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9-510.
[5]梁鋼華.廣東省公有制經濟份額下降,但主導地位不斷提[EB/OL].(2009-10-06)[2011-04-23].http://www.gov.cn/jrzg/2009 -10/06/content_1433277.htm.
[6]余豐慧.中石油日賺4.6億與油價高美國1倍[EB/OL].(2011-01-17)[2011-03-25].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7_10707.html.
[7]中國經濟網.2010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主要效益指標創(chuàng)歷史新高[EB/OL].(2011-01-17)[2011-01-25].http://www.ce.cn/macro/more/201101/17/t20110117_22148403.shtml.
On the Evid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Market Socialism fo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LIU Ming-ming1,XIE Hong-kun2
(1.School of Marxism,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2.College of Marxism,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7,China)
Market socialism,an ideological trend of socialism initiated in the 1920s-1930s,involves economic,political,and ecological aspects,but its core value and standpoint is the theoretic evid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Market socialism has fully proved that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socialist system can combine with each other,and has concluded that market economy is the only way to socialism,thereby having helped to break off the false long-held viewpoint that socialism equals to the planned economy.Market socialism not only objects to new liberalism in a clear-cut manner and claims that national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wholesom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but also stands firmly against the single system of ownership and proposes that the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s the effective form of socialist ownership,which all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perfec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market socialism;socialist market economy;national macroregulation;the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F043
A
1674-5310(2012)-05-0008-04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市場社會主義勞動產權與我國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研究”(11CKS023)。
2012-03-21
劉明明(1986-),男,山東臨朐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研究;謝鴻昆(1967-),男,山東濟寧人,哲學碩士,山東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學哲學和政治哲學。
(責任編輯胡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