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景輝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青島 266000)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詩經·燕燕》的三個英譯文的比較研究
喬景輝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青島 266000)
從譯者的對比、主題、意象、音韻等方面對《詩經·燕燕》三個譯本進行細致、創(chuàng)造性的分析,進而得出結論,即對詩歌的翻譯首先應該兼顧意象與音韻。
《詩經·燕燕》;英譯文;對比研究
《詩經》是我國一部重要的儒家思想的教材,也是一部最早的詩歌總集,對后世詩歌有深遠的影響。其翻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過程中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在西方的接受度和辨識度上高于其他經典[1]33-65。據大致統(tǒng)計,迄今為止《詩經》的不同語種譯本已有 40 多種[1]49-58。關于《燕燕》的翻譯研究,本文選取了理雅各、許淵沖、曹福相的三個譯本,因譯者在國籍、時代背景、專業(yè)領域不同,所譯文章也各有風趣,從而更具研究價值。
英國漢學家、蘇格蘭新教傳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1814—1897)是19世紀英國第一個系統(tǒng)研究、翻譯中國古代經典的英國學者[2]。理雅各閱讀并翻譯了大量儒家經典,他在翻譯過程中大量考據中國圣賢所建立的道德、社會和政治生活基礎的整個思想領域,在譯本中往往附以長篇序言和詳盡的注釋,譯本甚為忠實?!吨袊u論》說:“理雅各的翻譯是漢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保?]
當代著名翻譯家許淵沖譯詩是在深刻理解原詩意蘊的基礎上的再創(chuàng)造,充分踐行他的“三美、三似、三化、三之”等翻譯思想,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對此錢鐘書曾形象地比喻為“戴著音韻和節(jié)奏的鐐銬跳舞,跳得靈活自如,令人驚奇”[4]14。
海洋生物學家賈福相并不是文學科班出身,但賈醉心詩學,中英文功底深厚。2008年出版的《詩經·國風——英語白話文新譯》,可謂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內地以外首見全新的完整英譯。賈譯并不枯燥晦澀,而更顯清通暢達、真實素樸、與時俱進。
《燕燕》選自《詩經》“邶風”的一首,是我國最早的送別詩[4]14。詩篇盡其致地描寫了送嫁時的依依難舍之狀,至于寫的是什么人出嫁,什么人為其送行,自古至今并無定論[5]。
1.意象的構建
(1)關于詩歌主題的“信”
有看法認為這首詩是寫莊姜送別戴媯的詩,“衛(wèi)莊公另娶了陳國的戴媯,生了兒子由莊姜撫養(yǎng)。莊公死后兒子繼位為衛(wèi)桓公,卻被寵妾生的兒子奪位殺死,于是戴媯被迫回陳國去?!保?]14也有看法認為這詩寫的是衛(wèi)國國君送妹妹出嫁的情形。本詩的第四節(jié):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理雅各以及許淵沖采用了以上觀點來翻譯——“之子于歸”沒有理解成出嫁,而是分別翻譯成“Homeward the lady sped”[6]79、“You go home in your car”[4]14。賈福相的著作中沒有標注背景,僅僅從詩的表面進行翻譯——妹妹即將出嫁到遠方,詩人眼看她背影消逝,心碎魂離。“My sister leaves to be married;I ache to see her go.”[5]
(2)關于詩歌意象的“信”
由于主題的理解不同,譯者對各種意象自然有著不同的解讀。古詩詞中燕子這一意象,往往代表著春光的艷爛,愛情的美好,或世事變遷、家國破沒的感傷。
理雅各和許淵沖將“燕燕”翻譯成swallows,是為雙燕齊飛之意象,暗示了在春光瀲滟,燕兒雙飛的大好美景對比之下,故人離別更顯傷感和凄涼。賈福相對《詩經》的翻譯先譯成白話文,沒有糾結于史料證據,而是更多地創(chuàng)造性理解,本詩中賈將“燕燕”翻譯成單數的swallow,意味著孤燕單飛。例如詩的第一節(jié)前兩句:Swallow flies,darting left and right.I escort my betrothed sister to the city gate[7]28。
2.音韻結構和特征
《詩經·燕燕》為四言詩,隔句用韻,章法上使用了疊字、雙音詞語,每一章稍有字數變化,卻能收到錯落回旋的音樂效果。如前三節(jié)的第一句話都以雙聲的疊詞開始,以反義詞相呼應,同時觸發(fā)到視覺、聽覺,牽連到大小、高低、遠近,相互交織滲透,不僅富于音義美,還具有聲美和聲情之美,讓人置身其中。
理雅各譯詩也十分重視《燕燕》的反復詠嘆,“希望延長詩歌的長度,并通過新云次的替代來實現這一目的,除了考慮押韻需要外的詞語,前一小節(jié)幾乎重復出現”[8]116。對于翻譯,理采用一貫的直譯方法,嚴格遵循詞語和句子順序,韻律采用連鎖韻的形式,即ababcc,例如第四詩節(jié):
This lady Chung loved me
With feeling true and deep.
Docile and good was she,
Nor failed the right to keep.
Unworthy my her deed and word
Taught to respect out former lord.[9]79
理譯直接把“仲”譯成Chung,即莊姜,可見其更加側重史料,重視傳遞原旨[10]21。并排短語“true and deep”、“docile and good”、“deed and word”音調工整,表意準確。而且,理譯詩采用較小的翻譯單位,甚至逐字翻譯,較忠實地反映出原文的句序和意義。如第一詩節(jié)原詩“With wings,not level,spread,|About the swallows stir.”[8]79
許淵沖在翻譯實踐上提出翻譯的“三美”論,“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精煉”就是要傳達原詩的“意美”;“大體整齊”就是要傳達原詩的“形美”;“押韻”就是要傳達原詩的“音美”[10]73。許譯《燕燕》有完整的節(jié)調、押韻順口。全詩采用六步抑揚格,韻律為aabbcc,前三詩節(jié)對仗,用詞考究。以第一詩節(jié)為例:
A|pair|of|swa|llows|fly
With|their|wings|low|and|high.
You|go|home|in|your|car,
I|see|you|off|a|far,
When|your|car|dis|appears,
Like|rain|fall|down|my|tears.
同時“l(fā)ow and high”和后兩個詩節(jié)的“up and down”、“far and nigh”不僅在讀音上相呼應,即都是“揚+抑+揚”的組合[11],而且在意義上也相互對照,不僅短語本身互為反義詞,它們也組成了三個不同的維度,讀來讓人回味無窮。
賈福相采取散譯的方法,先將原文譯成白話文,再譯成英文。獨到之處在于,賈譯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讀者解讀。如第一詩節(jié):
Swallow flies,darting left and right.
I escort my betrothed sister to the city gate,
Gazing after her until she dissolves from view:
My tears cascade like rain.
在這一小節(jié)中,賈譯選擇了“dart”、“betrothed”、“gaze”、“dissolve”、“cascade”等詞語,用詞考究,此外,賈譯不拘泥于音律規(guī)范,行文風格浪漫,通俗易懂。
賈譯不拘泥史料,不尋根溯源的方法獨到新穎又與時俱進。賈譯缺點在于,在詩歌轉譯的過程中難免流失了原詩的意境和情感,有些意象不夠準確,因此在“忠實”這一標準上顯得薄弱。
因譯者的研究領域、主題、意象、音韻等方面的差異,理雅各譯本忠實考究靈活變通,許淵沖譯本古典優(yōu)雅,富有音樂律動感,賈福相版本用詞精當,具有創(chuàng)造性。各個譯本各有所長,另具風格,正如“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綜合觀之,譯詩首先應該達到意象對等,音律優(yōu)美,至于原詩所表達的主題,如無確定參照,則可加入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
[1]馬祖毅,任榮珍.漢籍外譯史[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包延新,孟偉.《詩經》英譯概論[J].晉東南師范??茖W校學報,2002,(6):20.
[3]Helen Edith,Legge,Missionary and Scholar,London: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1905:38.
[4]許淵沖.詩經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5]盛廣智.詩經三百首譯析[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6]Legge J.The She King[M].Taipei:SMC Publishing INC,2000.
[7]賈福相.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1.
[8]Legge J.The Books of Ancient Poetry[M].London:Ludgate Hill,1876.
[9]劉方.理雅各對《詩經》的翻譯與闡釋——以《中國經典》內兩個《詩經》譯本為中心[D].北京: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10]許淵沖.翻譯的藝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11]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89.
H059
A
1001-7836(2012)12-0144-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59
2012-05-10
喬景輝(1988-),女,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