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在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方面跛腿的學生,給出高考題型設置模式,指出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困惑和錯誤,及常見解題的策略和建議,加以訓練,以期望提高閱讀理解方面的得分。
【關鍵詞】 解題策略 試題題型 誤區(qū)
一、近年高考閱讀題分析
英語教學大綱對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側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這既是學生對英語技能的理解和運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又可以成為實踐交際的重要途徑。從今年的高考來看,越來越側重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核,這在文章篇幅,難度,試題的綜合性方面均表現(xiàn)的很明顯。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目的題干所涉及的問題種類一般與文章的體裁有著密切關系,在命題上主要有:主旨大意題、細節(jié)理解題、詞義猜測題、推理判斷題、文章結構題、作者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題。
二、題型設置陷阱
2.1主旨大意題
主旨大意指的是通過融入學生的思考以及思維,針對文章的特點,通觀全文去看問題,對具體的事實進行相應的綜合分析進而概括。一般在選項中通常設置干擾項,這主要分為兩種情況:范圍太廣太大,囊括了沒有在文章中出現(xiàn)的內容;范圍太窄太小,僅僅提及了有限的內容,以偏概全。
2.2細節(jié)理解題
該種題型主要通過文中細節(jié)處設置同義詞、類似結構、反義詞或者反式結構出現(xiàn)在題目或各選項中,進而起到迷惑目的。這種題目通過認真閱讀審題,一般都可把握,因為在文中這些細節(jié)一般均有體現(xiàn),僅僅是在題中換了一種說法。
2.3詞義猜測題
在閱讀理解中,經(jīng)常會遇到要求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猜測詞義,題目中作為干擾項的詞,多是較為熟悉的,容易想當然的詞典上,亦或是適合漢語思維習慣的意思。而實際上則是需要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再具體的語境中獲得確定,一般也都是有相應的提示方式,如通過同義詞、近義詞、同位語、反義詞、并列或轉折關系的結構等呈現(xiàn)答案。
2.4推理判斷題
該類題型容易錯選成事實,需要理解文章的層次關系、邏輯關系的推斷。根據(jù)文章中事實句,思考提煉,悟出隱含意義。有些類似于數(shù)學題目中的證明題的思路。
2.5文章結構題和作者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題
該類題型要求學生能夠總結出每段的主旨,構成整體思路,理清文章脈絡。對于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及其態(tài)度往往隱含在文中的一些有關于情感的形容詞或者深層次的信息里,也就是言外之意,這些意思,在文中不會表明,主要是通過讀者對上下文語境的理解來判斷,通常不是某一句話的意思。
三、學生做題時常見的誤區(qū)
3.1多做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相當?shù)囊徊糠滞瑢W認為大量的做閱讀理解題才是提高其能力的唯一的可行辦法。
閱讀理解的題型僅是對學生閱讀水平的一種量化和測試的手段,他有著多重的制約因素,所以也具有其局限性。適當?shù)挠嗅槍π缘淖鲂╅喿x理解可以在技巧上得到一些提高,也會減少因為非智力因素所導致的失誤和有失水準的非正常發(fā)揮。如果一味的去做閱讀理解題,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會出現(xiàn)總是不見提高而失去信心,對閱讀理解活動失去興趣。在閱讀理解水平尚不具備的情況下,容易以偏概全,做不到對全文進行有效的把握,答題時,也就容易出現(xiàn)連環(huán)的錯誤。
3.2 逐字認讀≠理解透徹
有些學生相信讀懂每個字,認識每個字,這樣才能全面放心地做后面的閱讀題目。實則,理解不等于單純的認識詞的漢語意思。在文章閱讀時,很難免會遇到不認識的詞匯,很多同學,遇到這種情況就是直接去翻詞典,查詞義,而不動腦筋去判斷詞義,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閱讀就總是被中斷,進而影響了閱讀的進度,也對全文的理解和把握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3.3 死背單詞語法≠讀懂文章
單詞與語法是基礎,但是閱讀不等于單詞加語法。很多同學在學習中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背條條框框,但是效果卻令人泄氣。學習中,學生經(jīng)常提出單詞今天記明天就又被忘記,又成了生詞,久而久之,導致自己沒有信心便不再自覺地背單詞。這些都是需要放在句子中去理解領悟,不是靠脫離語境的死背就可以了。
學習中的不良閱讀習慣通常有:①粗心。閱讀理解是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并理解的基礎上再去答題,而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在沒有搞清楚文章所講的內容的情況下就急于答題,錯誤自然難免。②一邊看,一邊讀出聲,或者用手指,聲音和動作都會影響到目視的頻率和大腦思考的速度,直接導致閱讀速度較慢,也妨礙全面、通透的理解材料內容。③眼睛看文章的同時,手里又玩弄著鋼筆鉛筆等用品或用手敲打桌子,這樣會分散注意力,影響注意力的集中。④在閱讀過程中,很多學生為了幫助理解,習慣于逐字逐句的翻譯文章。這樣會降低閱讀的速度,更是一種錯誤的閱讀方式。閱讀中,將文章譯成母語,對于培養(yǎng)成英語的思考方式是不利的。
四、建議與策略
閱讀需要練習,但是方法技巧是前提。有必要在平時練習中,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①猜測詞義時,要注意上下文,周圍的連詞and, or和轉折詞however,構詞法、定語從句、同位語,都能給文中的關鍵詞下定義或解釋。另外所猜的詞位置,如句首主旨句。有時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及普通常識也能幫助。②主旨大意或最佳標題,要注意文章體裁,例如:新聞報道,則開頭為導語。做該類題型,常見的有總結每段開頭結尾的關鍵字或者是選好選項后,用逆向思維驗證正誤,即將該選項當作作文題目,判斷寫作思路是否與文章思路一致,檢驗出范圍過大或過小的問題。③主干法閱讀,閱讀時,以句為單位,著重看主謂賓,確定大意,不需要在不需做題處過度浪費時間,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
平時練習材料的選擇也很重要。要盡可能多地吸收原汁原味的語篇材料,重點培養(yǎng)適應高考題型的答題能力,高考題多是從外文原作上截取文章來出題。閱讀的體裁要多樣化,多熟練不同生活中常見話題的文章閱讀,以適應高考閱讀多變的特性。平時,可以讓學生精讀些寫的較好的有一定難度的文章,然后對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意圖進行總結歸納,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而把握文章主旨。精讀的同時可以有利于學生的詞匯積累,熟悉句型結構,對于今后的閱讀和寫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特別是臨近高考時,緊張情緒的增加,適當?shù)卦陂喿x中要給自己鼓勁,時而進行些趣味性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調節(jié)情緒。
答題技巧是考試的必備之物。要扎扎實實地按照科學的答題步驟做題,良好的答題習慣,可以避免許多閱讀上不利的問題,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度。開始對一篇文章閱讀,整體把握文章的語篇修辭特點和邏輯結構特點是解題的前提。所以需要對語篇的體裁特點明確,進而可以初步確定一下將要閱讀的重點。再先看題目,后看文章。瀏覽題目時,注意區(qū)分題型,先做細節(jié)題目,再做主旨和推斷題,記住一個題目,帶著問題閱讀,讀到哪里,做到哪里;碰到棘手的,則做上標記,回頭再看;不需要做題處,在粗略帶過。一般來說,記敘文里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結果等;議論文中能夠體現(xiàn)作者觀點、意圖的內容,作者論點和用于作為論據(jù)的事實;應用文、說明文以及科普短文等文體的主題句、邏輯和層次關系等;新聞報道的敘事說明和評論,時空布局、時間順序,當事人的觀感和評論,事件里面的人際關系等,都是要點,同時通常也是閱讀理解題目中要考查的內容。
五、結束語
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 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很容易挫傷學習積極性。教師也要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去發(fā)掘制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所在。只有夯實基礎,掌握技巧,加以適當題型練習,拿捏好閱讀的速度與質量,培養(yǎng)出時常閱讀的習慣,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是“水到渠成”的事。
參考文獻
[1] 秦嶺. 如何激發(fā)高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 教育閱讀網(wǎng)收錄期刊, 2008(3).
[2]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年安徽卷考試說明[M]. 合肥:黃山書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