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量的課堂觀察看,作文教學(xué)指導(dǎo)課一般有三個“缺少”:一是缺少教師提煉整合的精致優(yōu)美的范文;二是缺少學(xué)生對范文的研讀感受;三是缺少教師的精要講析。
作文指導(dǎo)教學(xué)資源,主要是“范文”“范式”方面的資源。作文課一定要有合理數(shù)量的范文,沒有范文的作文指導(dǎo)課是務(wù)虛的課。這樣的課往往只是讓學(xué)生說一說,悟一悟,談?wù)剬ι畹母惺?,然后讓學(xué)生作文。在這樣的教學(xué)中,教師的作用只是“激趣”,教學(xué)的目的只是讓學(xué)生“進入情景”,而沒有“規(guī)矩”與“方圓”的指導(dǎo)。從本質(zhì)上來看,這樣的課是沒有運用語言訓(xùn)練教學(xué)資源的課,是一種好像很時髦、好像理念很新而實際上很偷懶的課。
似乎可以說,學(xué)生收獲是與教師勞動成正比的,教師只有“采得百花成蜜后”,才有可能讓學(xué)生真有收獲、大有收獲。一個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是:提煉的過程就是釀“蜜”的過程。
提煉作文教學(xué)指導(dǎo)的資源,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微型專項研究”的角度去進行觀察、搜集、整合、命名。這種微型專項的研究,視點小、角度細、開掘深,進行得越精致越好,越有指導(dǎo)性越好。
如關(guān)于作文開頭、結(jié)尾句的“范式”提煉,作文的開頭,可以多考慮寫這樣的句子:
直接入題句,如: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fēng)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直接人情句,如: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直接入景句,如:
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一來一回悠然攪動,倒映在水中的石橋、樓屋、樹影,還有天上的云彩和飛鳥,都被這不慌不忙的木櫓攪碎……
直接入境句,如: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直接入事句,如: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直接人物句,如: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直接入論句,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直接寫人句,如: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的結(jié)尾,可以多寫有這樣表達作用的句子:
有余味,如: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有情感,如:
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jīng)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有含義,如:
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有意境,如: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有理趣,如: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有哲理,如:
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文采,如:
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這同愛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嘆息,是思想天空的淚水,是心靈田野的微笑。
有照應(yīng),如: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這樣的提煉,從橫向聯(lián)系的角度,運用“輻集”的方法,將精致的寫作現(xiàn)象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于我們的面前。不讀大量的文章,不花大量的時間,難以有這樣的收獲。隨意地指點說教,不可能具有美感的示范力量。
如關(guān)于段落展開精美形式——“段式”的提煉: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一個最惡劣的天氣、,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fēng)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zhàn)車從天邊滾動過來,不一會,暴風(fēng)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風(fēng)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fēng)撅斷的咔嚓聲。
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fēng)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fēng)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fēng)和飄動的云;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云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fēng)景。
上面段落所描寫的內(nèi)容各各不同,但它們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方式是一樣的,表現(xiàn)出來的筆法也是一樣的,都是先“概寫一筆”,然后“細寫幾筆”;它們所顯現(xiàn)的,就是構(gòu)思與表達的規(guī)律之一。不僅“寫作”如此,“說話”也是如此。以它們?yōu)槔?,指?dǎo)學(xué)生進行片段寫作的實踐,可謂準確高效,同樣富有美感與力量。
再如整篇文章展開形式——“篇式”的提煉: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只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方飛來飛去,騷擾著我。趁它停下的時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有一次,我用醫(y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zé)。
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于我們自己掌握。
從那一刻起,我應(yīng)許自己,絕不辜負生命,絕不讓它從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論未來的命運如何,遇福遇禍,或喜或憂,我都愿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這篇美文,從整體來看,運用了“三層結(jié)構(gòu)”式的構(gòu)思方法,從局部(第2、3、4段)來看,則運用了“敘議結(jié)合、疊加反復(fù)”的表達形式。這是一種小巧、嚴整的表達形式,是一種精致、生動、角度豐富的章法模式,它表現(xiàn)出一種將短話寫長、將文面寫美、將情意寫深、將主旨寫亮的構(gòu)思方法。非常有利于對學(xué)生進行規(guī)范的構(gòu)思與表達的訓(xùn)練。
再看下文:
懷念母親
季羨林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到德國留學(xué),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通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為了說明當時的感情,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中摘抄幾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jié)u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xiāng),故鄉(xiāng)里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卻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1月18日
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向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從學(xué)?;丶襾?,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她的兒子一直沒有回來,她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來的。看到他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長眠在故鄉(xiāng)地下的母親,我真想哭!我現(xiàn)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1月20日
我現(xiàn)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里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發(fā)上,聽風(fēng)聲在窗外過路。風(fēng)里夾著雨,天色陰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
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里,引用了這幾段,實際上,類似的地方還有很多,從這幾段中也可見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翻涌,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
我在國內(nèi)的時候,只懷念,也只有可能懷念一個母親,到國外以后,在我的懷念中增添了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后也沒有斷過,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這篇美文,從整體來看,同樣運用了“三層結(jié)構(gòu)”式的構(gòu)思方法,從局部(4篇日記)來看,則同樣運用了“敘議結(jié)合、疊加反復(fù)”的表達形式。
《生命 生命》與《懷念母親》,作者不同,內(nèi)容不同,語言風(fēng)格不同,在表達形式上,它們沒有一點相同的地方,但構(gòu)思的規(guī)律卻是相近相同的,運用這樣的表達形式,可以記事抒情、詠物抒情、寫入抒情,可以讓文章立意明確、情味深長。它們是極好的范文。
不進行文章研讀,不進行寫法提煉,它們美妙的規(guī)律永遠不會呈現(xiàn)于我們的面前。
我們還可以用很多例子,來說明用“微型專項研究”的方法對寫作現(xiàn)象進行提煉的好處與收獲。這種收獲不僅僅只是讓我們驚喜地觀察到了表達的奧妙,重要的是活躍了我們的思維,銳利了我們的眼光,提高了我們作文教學(xué)的水平;更加重要的是,學(xué)生們享受到了美好的作文教學(xu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