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李劍 特約報道】提起澳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葡萄牙人以“租借”名義統(tǒng)治了四百多年的屈辱歷史,再有的恐怕就是那里形形色色的娛樂場了。和大家一樣,“澳門教育”也從未引起過我的注意。一個偶然的機遇為我開啟了一扇了解澳門教育的大門——赴作為“內(nèi)地優(yōu)秀教師赴澳交流計劃”中的一份子赴澳門學習。
走近澳門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學校形式多樣,有公立、私立的;有教會學校、紅色學校、國際學校等,不一而足,充分體現(xiàn)了澳門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澳門很多學校都是“一條龍”的形式,即從幼稚園可以一直上到小學、中學;如果按每一所學校所在的地方來算,則有121所學校。不同學校的運作方式也千差萬別:公立學校是由學校做出預算后上報政府,由政府拔款;而私立學校則分為兩種,一種是參加免費教育網(wǎng)的私立學校,他們每開一班政府撥給每學年幼兒園和小學54萬、初中73萬、高中84萬元;另一種是不參加免費教育網(wǎng)的私立學校,以國際為主,他們采取雙語教學,可以收取高額學費。到底澳門教育是什么樣?作為一名內(nèi)地教師,我能為澳門教育做些什么?抱著一絲不安、一絲期待、一絲希望,我走進了澳門的學?!?/p>
自由自在的玩耍
我所在的一所學校是公立學校,由于有政府的支持與投入,其校舍和設施都是一流的。它的幼稚園部只有幼兒教育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相當于內(nèi)地幼兒園的小班、中班、大班。)各一個班,卻有來自葡萄牙、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巴西、內(nèi)地等多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孩子。所以如果你想在這里當老師,只會講廣東話是遠遠不行的,至少要掌握普通話、英語、葡文等幾種不同的語言才可以??梢韵胂?,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孩子們的交流也是五花八門的。不過他們總有方法在游戲中快樂地溝通、交往。瞧!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不同膚色的孩子們在場地上盡情地跑著、跳著、喊著……
鏡頭一:幾個幼兒教育二年級的孩子正在一起玩著開汽車的游戲。唉呀!這是誰開的“瘋狂賽車”,使得一連串汽車發(fā)生了“追尾事件”。不過這并不影響他們游戲的興致,在大聲喊了幾句不知是什么國的“語言”后,繼續(xù)開始了后面的游戲,仍然是那么地開心、投入與“瘋狂”。
鏡頭二:這真是一群活躍的女孩子,她們玩的恰恰是我小時候也非常喜歡玩的一個的游戲一~抓人。規(guī)則很簡單:大家聽到指揮者發(fā)出的口令后,就開始了對某個人的追逐,直到把她抓住為止。當然這少不了竭盡全力的奔跑與叫喊,“撲通”一下跌倒了沒有關系,爬起來繼續(xù)“瘋跑”。看著她們那一張張因為興奮而漲紅了的小臉,感染得我這個旁觀者也想加入她們的奔跑。
鏡頭三:在這樣的活動時間里,共有一位老師和三位阿姨共同照看孩子的活動。不過她們對這樣的情況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了,只是站在一邊靜靜地觀看。時不時有孩子跑過來不知是告狀還是什么,老師只是面帶微笑地看著他,幫他拿出小毛巾擦擦汗,讓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不過孩子們經(jīng)常是話還沒有說完就跑走了,又繼續(xù)地“瘋”呀、喊呀。老師們依然耐心地充當著觀察者與聆聽者的角色……
一個也不能少
本以為這所公立學校只有小學部和幼稚園部,當我走近孩子們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里還有一個在我們看來特別的群體——“特殊教育”的孩子。在澳門,家長和老師都是不回避這個話題的,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異于其他孩子時,就會及時溝通,然后帶孩子到教育暨青年局轄下的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進行評核,如果證明他們確實在某些方面發(fā)育遲緩,不適合與正常孩子一起活動時,教育暨青年局的特教老師就會與家長協(xié)商,根據(jù)孩子的評核成績送到相應的學校。如果孩子的年齡小于六歲,問題不嚴重的,稱之為“融合生”,會請他們和正常孩子在一起活動,當然每班只能有一兩個“融合生”;如果孩子經(jīng)過測評問題比較嚴重就會送到特殊班進行專門的教育,而孩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如果情況好轉,也會轉到專門的小班學習。
這樣的班級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比如說“真班”、“善班”,我想這大概也包含有大家美好的希望在里面吧。每個班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6至10歲的孩子,第二階段是10至15歲的孩子。一般來說每個班有10名左右的孩子,配有一名老師、一名助教和一個阿姨,他們要為每一個孩子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簡稱為IEP)。雖然他們是特殊生,但學校里組織的旅行、運動會、外出參觀,甚至圣誕節(jié)的表演上都有他們的身影。……作為一名老師,我知道這樣一個在我們常人看來沒有任何難度的演奏要付出多少艱辛才能完成!一一正是因為這樣的堅持與不放棄,才使得很多孩子逐漸好轉。
潛移默化的愛國教育
作為一個1999年才回歸祖國懷抱的地區(qū)來說,愛國主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澳門的愛國教育滲透在日?;顒拥狞c點滴滴當中。例如有的學校除了每周一早晨的升國旗儀式外,還會每天召開簡短的晨會;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fā)射成功,很多學校在第二天的晨會中及時和學生分享了成功的喜悅;再比如說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紀念日,也是澳門的公眾假期,這一天的早晨,很多學校都會舉行升國旗儀式,學生和老師全是自愿參加。可以說,95%的學生和老師都按時到校參加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
應有盡有的教具制作區(qū)
因為即將開展對全澳幼稚園老師的公開講座,我來到了位于教育資源中心的二樓教具制作區(qū)。一出電梯就立刻被這里豐富多樣的工具所吸引了:只見各種不同材質的紙張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大小不同的尺子、剪刀有序地掛在墻上;形態(tài)各異的打孔機、尺寸齊全的裁紙機錯落有致地擺放在桌上……可以說各種制作教具需要用到的工具這里全都有!澳門老師和師范生只需憑教師證登記后就可以免費使用這里的材料和工具進行教具制作。在緊張忙碌地工作過后,還可以和同事們到五樓的“聞逸軒”小憩,吃些簡單的茶點,聊聊天放松一下。
以香港教材為主,老師期待技能支持
在這樣一個辦學主體多元化的地方,幼稚園所選用的教材也是多種多樣的,這其中以香港幼兒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創(chuàng)意學習套》為主。這套教材分為幼兒班、低班、高班,以主題的形式進行設計,每一個主題都包含了五大領域的內(nèi)容。配套的教學光盤、圖片、電子用書、幼兒用書一應俱全,不得不說從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老師。老師們根據(jù)澳門孩子特點,分析主題套中所涵蓋的領域傾向,設想孩子可以從該領域中獲得哪些具體的知識技能,設計適合本園孩子特點的課程。
澳門幼稚園的老師大多畢業(yè)于澳門大學的學前教育系的本科學士師范課程。這里非常重視理論的學習,技能方面的要求和教授相對較少。但由于幼兒教育特殊的工作性質,使得老師對于技能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一點從我對全澳門幼稚園老師進行的講座中就可以看出來。2011年12月我進行了一次關于舞蹈的專題講座,向澳門幼稚園老師介紹了有關幼稚園幼兒舞蹈教學的多種形式與實踐案例,受到了老師的空前喜愛。主持人幾次宣布:“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眳s沒有一個人離開,大家不停地問這問那,許多老師要求進行第二次講座,這一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班的老師說針對大班開展專題講座,小班的老師說小班孩子無論在幼兒舞蹈的教學和編排上更有難度,因此應該針對小班幼兒特點進行講座……其實,從這里不難看出,澳門老師真的需要這樣實用的資源來充實、豐富一日活動的內(nèi)容。
作為一個能夠有幸走入澳門教育的人,每一天都在不斷的了解中開闊眼界;每一天,都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中活躍思維。也許等到離別時也不能用文字完全呈現(xiàn)澳門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我仍要感謝澳門教育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這多姿多彩、富有個性的教育。在不斷的比較、反思中更深層次地感悟教育、理解教育,做好自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