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換看護人,孩子不適應怎么辦?
江蘇徐州市一家長來信咨詢:我孩子兩歲半,開始請的保姆很不錯,一直帶孩子到兩歲,后來因為家里有事不干了。現(xiàn)在接連換了兩三個保姆,都不滿意。關鍵是孩子不適應,吃喝拉撒睡都沒了規(guī)律。我該如何幫他適應?
答:1、更換看護人的頻率應當越小越好。從小到大孩子對看護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孩子還小,這時候看護人的作用主要是滿足他的生理需求,即讓孩子吃飽、喝足、睡好,要求比較簡單,經(jīng)常更換看護人對孩子影響不大。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心理需求越來越豐富,與看護人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深,生活照料、行為習慣等也會慢慢適應看護人的特定方式。這時候如果更換尤其是突然更換看護人,會給孩子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2、更換看護人時,父母可做的事情主要有:
①換人前要向孩子預告,讓他有心理準備,順便也好聽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到父母是尊重他的,這會有助于安撫孩子的情緒。
②多向新看護人交代孩子的生活細節(jié)和行為習慣,縮短兩人相處的磨合期。
③父母要多陪陪孩子,幫助孩子把情緒穩(wěn)定下來。如果孩子想念原來的看護人,可以安排他們通通電話,這是一種很好的安撫。
④可以組織一兩次全家活動(游戲),不但要讓新看護人和孩子都參與,而且要讓新看護人成為游戲主角并在孩子面前“露一手”,幫助新看護人樹立威信,同時,用游戲來吸引孩子,最容易培養(yǎng)彼此的感情、促進互相適應。
“放養(yǎng)”孩子,我錯了嗎?
山東濰坊市一家長來信咨詢:兒子今年6歲,在此之前想給他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所以一直沒讓他上什么興趣班、輔導班。寒假開始上了一個幼小銜接班,老師教字母和數(shù)字,問題立馬出來了:幼兒園沒教過,上課又沒好好聽,作業(yè)做得真是慘不忍睹……“放養(yǎng)”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對嗎?
答:1、所謂放養(yǎng)和圈養(yǎng)是相對的。放養(yǎng)的真諦是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這沒有疑義;但也不是讓他瘋玩,更不是放任不管。一般來說,任何放養(yǎng)中都能看到圈養(yǎng)的影子,任何圈養(yǎng)中也能找到放養(yǎng)的要素,兩個極端都不妥。
2、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任務是玩。總體來看,除了注重性格培養(yǎng)、行為規(guī)范、安全防范外,應當追求“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學要認認真真地學”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要提倡在紀律約束的范圍內放養(yǎng)。因為孩子將來必定要進入學校過集體生活,如果自由散漫慣了,到時候就可能會不適應;從你家孩子的情況看,因為以前沒學過這些東西,暫時“跟不上趟”很正常,不必過于在意,過段時間就好了。
3、你孩子離上學還有一個學期,從現(xiàn)在開始主要是做好幼小銜接,重點有:
①讓孩子擁有紀律觀念,即明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到什么尺度。
②注重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具有探索精神,既能讓孩子對知識記得更牢,又能減輕父母負擔。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特別關注孩子有哪些愛好,重在引導而不是硬要他學這學那。
③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而不是單純地認識多少字母會寫多少字。從小喜歡學習并從中得到快樂的孩子,將來上學后再怎么放養(yǎng),學習也不會差到哪里去;相反,如果誤以為一味讓孩子瘋玩就是放養(yǎng),將來是不是喜歡學習就很難說了。
(作者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出版《作業(yè)太多有妙計——高效作業(yè)的26個關鍵詞》等家教圖書二十多部。)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