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后想當(dāng)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當(dāng)飛機(jī)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jī)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jī)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降落傘,先跳下去?!碑?dāng)現(xiàn)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xù)注視著這孩子,沒想到,孩子兩行熱淚奪眶而出。于是林克萊特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小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這個故事給人以深刻的啟示:童心,需要傾聽。主持人林克萊特始終保持著傾聽者應(yīng)該有的一份親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這份親切、平和、耐心,讓觀眾聽到了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純真、最清澈的心語。
傾聽是教育的一種手段和藝術(shù)。每個孩子擺脫幼稚、告別無知需要一個過程,而充滿愛意的傾聽,寄托著憧憬,傾注著期望,滿懷著向往,這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溫情的傾聽,滿足孩子的欲望
前些天青青身體不舒服,晨間戶外活動時為了照顧她,我特意給她搬來了一張椅子,讓她坐在旁邊看其他幼兒游戲。無意間,我看到了青青眼中流露出渴望,慢慢地向我走來,站在我身后,不停地擺弄我的衣角。我不由心中一緊,蹲下身來問:“青青,你也想玩嗎?”青青輕聲說:“我也想玩?!薄班?,好啊!”青青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孩子們中間,這時幾個女孩叫起來:“青青不會玩的!”“她還不會拉手?!薄八龝?/p>
摔跤的。”我大聲說:“青青,老師和你拉手?!薄皩殞殏?,我們?yōu)榍嗲嗉佑秃脝??”“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道。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加油聲中,青青開心地和大家一起玩游戲。
孩子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可能是在表達(dá)心中的欲望,因此,傾聽時我們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察其色,即聽清楚孩子說的每句話,看仔細(xì)孩子的行為和神情,準(zhǔn)確理解孩子說話的本質(zhì)意義,善于揣摩話外之言,傾聽千萬不能戴“有色眼鏡”。
智慧的傾聽,捕捉教育的契機(jī)
最近幾天,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洗手時常用手指堵塞水龍頭,讓水濺得很高,往往弄濕了衣服,搞濕了地板。我提醒了他們幾次還是沒用。
這天,天天又用手指堵塞水龍頭,我問他為什么要用手指堵水龍頭,他說:“我想知道為什么手堵了,水不是流出來,而是射出來?”噢,原來是在求知呢。我讓孩子們都回水池邊,告訴孩子們:“當(dāng)小朋友用手指堵塞水龍頭時,水流動的空間變小了,水受到擠壓,就產(chǎn)生了壓力,壓力會讓水噴射出來。小朋友,平時還在哪里看到水是噴射出來的?”“我看到消防隊(duì)叔叔在救火時,水也是噴射出來的。”不知道誰叫了一聲。“對,救火用的的大水管里也有加壓器,可以讓水從地面噴射到幾層樓高。消防員叔叔要救火,你們堵塞水龍頭,也是要救火嗎?”孩子們聽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接著,我又讓孩子們討論該怎樣正確洗手,又將洗手的方法及注意事項(xiàng)貼在水池旁,從此以后,孩子們再也不玩水了。
童心是豐富與細(xì)膩的,每一顆童心都是獨(dú)特而又敏感的,需要我們智慧地閱讀,智慧地傾聽。事實(shí)證明,老師充滿智慧的傾聽,為幼兒的思維飛躍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從而激起更多思維的火花,從而鑄就教育的精彩。
冷靜的傾聽,觸摸孩子的思想
美工區(qū)的孩子們圍繞著“音樂會”的主題開展活動。晨晨和欣欣用彩色筆畫了一個站立式話筒,準(zhǔn)備在話筒前剪貼長勁鹿。旁邊的宇宇看到了,連忙說:“你們怎么請長頸鹿來唱歌?長頸鹿是啞巴,應(yīng)該讓鳥媽媽來唱歌才對啊!”聽了宇宇的話,晨晨和欣欣轉(zhuǎn)頭看著我,我微笑不語。過了一會兒,晨晨說:“今天鳥媽媽生病了,不來了!我們就是要請長頸鹿來唱歌!”
區(qū)域活動評價時,我對“長頸鹿獨(dú)唱音樂會”的評價是:這幅畫真有趣,獨(dú)唱演員好可愛。同時,把畫展覽出來,讓孩子們彼此欣賞,共享創(chuàng)作的歡樂。
一個具有傾聽意識的老師不會滿足于僅僅傾聽幼兒的言行,還要善于傾聽聲音背后的某種思想的萌芽,并盡量認(rèn)可它們的價值和意義。晨晨的想法并不科學(xué),但這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意、一種童真,長大后,他通過學(xué)習(xí),會知道長頸鹿沒有聲帶、不能發(fā)聲的知識的。老師要認(rèn)真讀童心,仔細(xì)傾聽童聲,才能欣賞童趣,維護(hù)童真。
傾聽,有利于拉近教師與幼兒的距離,使教師了解并走進(jìn)幼兒的世界。也許,我們只需要一分鐘的等待;也許,我們只需要一種姿態(tài)……讓我們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