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中心醫(yī)院 (渭南714000) 吳 琳
宮腔粘連是由于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使子宮肌層相互粘連。臨床表現閉經、經量減少、繼發(fā)性痛經、不孕、反復流產等。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在宮腔鏡直觀下行宮腔粘連分離術,術后予以宮內置節(jié)育器及人工周期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研究對象 本組宮腔粘連患者45例,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8歲。其中中央型粘連18例,周圍型粘連17例,混合型粘連10例。根據宮腔鏡粘連累計宮腔范圍大?。?],分為輕度(宮腔粘連范圍小于1/4),中度(1/4~3/4)和重度(大于3/4)。本研究對象均為中重度粘連患者,其中中度粘連25例,重度粘連20例。
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宮腔鏡檢查后確診為宮腔粘連,并在宮腔鏡下行宮腔粘連分離術。手術結束后在宮腔內放置含銅的金屬圓環(huán)1枚。檢查和手術都選用奧林巴斯宮腔鏡器械,膨宮介質選用5%甘露醇?;颊咝g后第2天開始每天口服補佳樂2mg,共計21d,最后7d加用安宮黃體酮4mg,2次/d,序貫治療,進行3個周期。
3 隨 訪 患者均嚴密隨訪,無失訪病例。隨訪內容:有無激素使用的不良反應;每個周期停藥后陰道流血量;每個周期檢查肝腎功能1次;3個周期后,月經干凈后3~7d,再次行宮腔鏡檢查,了解有無再次出現宮腔粘連,取出已痊愈患者的宮內節(jié)育器。
1 手術并發(fā)癥 5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其中稀釋性低鈉血癥3例(中度粘連1例,重度粘連2例),子宮穿孔2例(中度粘連和重度粘連各1例),經利尿補鈉、術中縫合修補子宮等治療后均痊愈出院。
2 不良反應 患者隨訪結束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偶有惡心等胃腸道反應。出現6例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經過內分泌保守治療后完全恢復。未發(fā)現肝腎功能損害情況。
3 療效情況 與宮腔粘連時的經量相比,所有患者停藥后陰道流血量均顯著增加。與沒有宮腔粘連時的經量相比,相似的,感覺滿意的有35例;稍少但仍認為效果滿意有6例;出血量較少,不滿意的有4例。術后再次宮腔鏡檢查,出現4例復發(fā),中度粘連有1例,重度有3例,但宮腔形態(tài)及空間較術前有改善,有效率為91.11%。
宮腔粘連又稱Asherman綜合征。其臨床癥狀與粘連的部位及程度有關,臨床表現主要為閉經、經量減少、繼發(fā)性痛經、不孕、反復流產等。因為部分患者無自覺癥狀,所以具體的發(fā)病率尚不清楚。在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有自我更新功能層的能力。但有些因素可以影響子宮內膜從基底層向功能層再生,導致不能修復功能層,而導致宮腔組織粘連。這些因素有:醫(yī)源性損傷如人工流產、手剝胎盤、清宮、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肌瘤剔除、子宮動脈栓塞等。子宮內膜疾病如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結核、感染性流產。大約90%的病例發(fā)生于刮宮之后?,F在普遍認為手術治療是Asherman綜合征的標準治療方法,藥物只是術后輔助治療。但對于何種是最佳的分離粘連方法也沒有定論。既往曾經采用診斷性刮宮的方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效果不好。由于內窺鏡技術的進步,宮腔鏡可以在直視下進行檢查和分離粘連,已經成為標準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為此本研究中均使用宮腔鏡進行診斷和治療,手術有效率達91.11%,效果明顯。出現4例復發(fā),但宮腔形態(tài)及空間較術前有改善,似乎提示了再次手術可能該病的有性。只出現了5例并發(fā)癥,而且經過相應對癥處理后,均痊愈出院。為了盡量避免子宮穿孔,粘連嚴重的手術應在B超或腹腔鏡監(jiān)視下進行。同時為了盡可能地降低稀釋性低鈉血癥的發(fā)生,應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最好在30min內[3]。
手術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恢復宮腔的形態(tài)及容積,第二是處理相關癥狀及防止粘連復發(fā)。宮腔粘連術后的復發(fā)率為3.1% ~23.5%[3]。因此宮腔粘連的本研究中術后再次宮腔鏡檢查,除去4例復發(fā)病例,有效率為91.11%。術后如何防止新的粘連形成并促進內膜的覆蓋顯得尤為重要。采用術后宮腔放置水囊防止術后粘連,有感染的風險,而感染是粘連的原因之一,而且住院時間較長。以往多采用單純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的方法來避免粘連復發(fā),但可能因為面積太小不足以防止粘連,僅依靠節(jié)育器往往不能夠有效預防粘連。亦有人在術后在宮腔放置水囊及透明質酸鈉以防止術后粘連,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組[4]。但術后內膜的生長可能并不理想。這可能是由于缺乏功能性的內膜組織,或由于子宮肌層纖維化影響性激素到內膜組織轉運。由于雌激素可以加速子宮內膜的修復,所以術后多加用雌激素[1]。有人曾報道補佳樂是防止術后再次宮腔粘連的有效藥物[5]。也有報道[6],宮腔鏡術后口服戊酸雌二醇配合中藥灌腸治療取得好療效。同時Akihisa等[7]的研究發(fā)現,內膜薄的患者在使用VitE或精氨酸或西地那非后,內膜厚度子宮基地動脈血流阻力指數(RA-RI)較空白對照組提高,而內膜厚度和RA-RI成反比。故可認為補充雌激素和改善內膜血流同樣重要。
[1] 夏恩蘭.宮腔鏡學及圖譜[M].第2版.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67-169.
[2] 左文莉.宮腔鏡手術并發(fā)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2:759-761.
[3] Kodaman PH,Arici A.Intra-uterine adhesions and fertility outcome:how to optimize success?[J].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07,19(3):207-214.
[4] 陸冬芳.應用綜合方法預防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的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0):4487-4488.
[5] 張 莘,張丙忠,馮淑英,等.補佳樂用于防止再次宮腔粘連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4(25):559-560.
[6] 范鵬鶯.宮腔鏡手術配合中藥灌腸治療宮腔粘連70例[J].陜西中醫(yī),2010,31(2):780-781.
[7] Akihisa T,Hiroshi T,Ichiro M,et al.Endometrial growth and uterine blood flow:apilot study for improving endometrial thickness in the patients with a thin endometrium[J].Fertil Steril,2010,93(6):1851-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