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英麗 吳心力 宋彩紅
(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哈爾濱 150036)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是指腫瘤細胞起源于支氣管黏膜或腺體,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肺部原發(fā)性惡性腫瘤[1]。由于肺癌的早期臨床癥狀復雜多樣,使得臨床上70%~80%肺癌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失去了早期手術根治切除的機會。對中、晚期肺癌患者多運用綜合治療,包括放療、化療、生物免疫治療、中醫(yī)藥治療及支持治療等[2]。綜合治療模式是肺癌治療的趨勢,中醫(yī)藥是肺癌綜合治療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療效優(yōu)勢。筆者在臨床上應用益氣活血法為主,以白金消積方為基本方治療氣虛血瘀證肺癌,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肺癌屬于中醫(yī)學“肺積”病范疇,病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
肺癌的發(fā)病與正氣虧虛密切相關?!端貑枴吩唬骸罢龤獯鎯?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肺積病位在于肺,肺氣虛損是肺癌發(fā)病的關鍵。脾胃是人體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氣的盛衰是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言:“脾胃弱則百病即生,脾胃足則萬邪皆息”。脾傷則聚濕生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痰瘀互結(jié),漸生肺積。
肺癌的病位在肺,中醫(yī)認為,肺為嬌臟,易受外邪,肺氣不足,則邪氣乘虛而入。邪留于肺,肺氣壅滯,氣滯日久必致血瘀,瘀積日久則成塊(癌塊),故古人有血瘀而成癥”的理論。臨床實踐證明,肺癌患者均見有不同程度的舌黯、瘀斑、舌下靜脈延伸擴張,其周圍呈粟狀增生以及其它“血瘀”征象和癥狀,由此可見,“血瘀”為肺癌的基本病理。
肺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機體內(nèi)正虛邪實貫穿于腫瘤發(fā)病的全過程。中醫(yī)經(jīng)典《黃帝內(nèi)經(jīng)》指出∶“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說明治療腫瘤疾病要始終保護正氣,攻伐不宜過度,正衰邪積應扶正達邪。在肺癌發(fā)生之初,疾病以邪實為主,治則重在祛邪,兼以扶正,即在活血解毒的同時,佐以健脾益氣,固護正氣。病至中晚期,正氣漸虛,脾胃之氣漸弱,不堪攻伐,治療則重在扶正,佐以祛邪之品,宜健脾益氣為主,活血解毒為輔。對于已接受手術或放化療的患者,盡管腫瘤已被切除或控制,但人體正氣亦已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傷,且邪毒未凈,腫瘤往往易于發(fā)生復發(fā)轉(zhuǎn)移[3],此時,治療上可予益氣健脾為主,輔以活血解毒以祛邪。
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對肺癌的證治規(guī)律和辨證論治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確立以健脾益氣、活血化瘀解毒為主的治療方法。吳心力主任醫(yī)師總結(jié)多年臨床經(jīng)驗,擬白金消積方為基本方,方藥組成為:白術15g,金蕎麥15g,柴胡6g,桔梗6g,桃仁10g,紅花10g,貓爪草10g,牛膝10g,白花蛇舌草15g,蜈蚣5g。方中白術有補氣健脾之效;本草匯言:“白術乃扶植脾胃,消食除痞之要藥。脾虛不健,術能補之;胃虛不納,術能助之。”金蕎麥清熱解毒消腫;二者益氣扶正,攻毒散結(jié),共為主藥;桃仁、紅花活血祛瘀,通調(diào)經(jīng)脈;白花蛇舌草有清熱解毒、利濕抗癌之功,與蜈蚣配伍能通絡止痛抗癌,共為輔藥;佐藥牛膝引血下行,活血化瘀;貓爪草解毒散結(jié)。使藥柴胡輕揚升散,條達肝氣,并長于升舉脾胃清陽之氣;桔梗宣開肺氣,與柴胡共用舒暢胸中氣滯,使氣行血行;既可加強補藥之效,引藥入經(jīng),載藥上行,直達病所,又可使補而不滯而為使,助主、輔佐藥以消除腫瘤,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活血化瘀解毒之功。
隨癥加減:憂思郁怒者,酌加柴胡、佛手、百合等;大便干者,酌加火麻仁、郁李仁等;疼痛明顯者,酌加元胡、郁金;夜寐欠佳者,酌加夜交藤、遠志、酸棗仁等。另須注意的是,脾胃為人體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必須時時注意顧護脾胃,故常需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健脾消食藥如雞內(nèi)金、麥芽等。
患者,男,干部,65歲,2011年01月15日初診?;颊?010年9月出現(xiàn)胸痛,咳嗽,遂至當?shù)蒯t(yī)院行支氣管鏡活檢病理示:鱗癌。行胸部CT檢查提示:右肺中心型肺癌,縱隔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同年10月05日行肺癌局部姑息性放療,來診時已完成16次放療。現(xiàn)癥見:胸痛,納少,神疲乏力,大便干,小便調(diào),夜寐欠佳。舌質(zhì)淡紫,舌邊有瘀點,苔薄白,脈沉澀。西醫(yī)診斷:肺癌放療后,縱隔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病理為鱗癌;中醫(yī)診斷:肺積,證屬氣虛血瘀。治以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方藥:白術15g,黨參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5g,金蕎麥12g,蜈蚣5g,火麻仁、郁李仁各10g,雞內(nèi)金15g,柴胡6g,桔梗6g,桃仁10g,紅花10g,貓爪草10g,牛膝10g,延胡索15g,陳皮10g,夜交藤15g。水煎服,每日1劑。患者放療配合服用上方湯藥,放療副反應少,諸癥明顯減輕?;颊叻暖熃Y(jié)束后二次來診,癥見食納尚可,二便調(diào),睡眠可。舌質(zhì)淡紫,苔白膩,脈沉。仍遵前法。處方:白術15g,黨參15g,茯苓15g,陳皮6g,白花蛇舌草15g,金蕎麥15g,蜈蚣5g,雞內(nèi)金15g,柴胡6g,桔梗6g,桃仁10g,紅花10g,貓爪草10g,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劑。服用30劑后,全面復查病灶穩(wěn)定,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精神狀態(tài)佳,體重增加。藥證相符,繼遵益氣活血法,在上方基礎上辨證加減服用至2011年3月,患者病情穩(wěn)定,目前仍堅持門診中藥治療。
按:該患者初診癥見納少、神疲乏力、大便干,表現(xiàn)為脾胃虛弱之象,但有胸痛、舌質(zhì)淡紫、舌邊有瘀點,脈沉弦,說明有瘀血內(nèi)阻,故以黨參、白術、茯苓、陳皮等健脾益氣,扶助正氣為主,同時予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止痛。因患者處于放療期間,放療采用的射線屬于中醫(yī)“火毒”性質(zhì),故予以白花蛇舌草、金蕎麥清熱解毒,防止放射性肺炎。
諸藥合用,達到了益氣活血解毒之功效。二診時因患者放療后恢復良好,且放療已結(jié)束,故在健脾益氣扶正的基礎上加強了活血化瘀等祛邪的力量,切合了本虛標實之病機,把握了扶正與祛邪的應用時機。中醫(yī)治病主要手段是“辨證論治”,所以“證”是中醫(yī)精華所在。中晚期肺癌患者辨證為氣虛血瘀者,運用益氣活血法,以白金消積方加減服用收到了較好的療效。
[1] 王吉耀.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12
[2] 任連軍.中醫(yī)藥治療肺癌研究近況[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 ,2009,24(2)∶90.
[3] 李叢煌花寶金.益氣化痰活血法治療食管癌探討[J].北京中醫(yī)藥2010,29(1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