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華
惡性淋巴瘤是目前發(fā)病率增長最快的腫瘤之一,每年增長率為7.5%,聯(lián)合化療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主要治療手段[1]。目前采用CHOP方案或CHOP方案為主的綜合治療。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CHOP方案聯(lián)合依托泊苷治療NHL 28例,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7歲;結(jié)內(nèi)淋巴瘤10例,肺淋巴瘤2例,眶內(nèi)淋巴瘤2例,睪丸淋巴瘤2例,皮膚惡性淋巴瘤4例,脾惡性淋巴瘤2例,軟組織惡性淋巴瘤2例,扁桃體惡性淋巴瘤2例,食道惡性淋巴瘤2例;病理類型B細胞型14例,T細胞型10例,淋巴母細胞型4例;臨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6例,Ⅲ期8例,Ⅳ期4例。28例患者均為初治karnofgky評分≥70分,心、肝、腎功能正常,近期無感染,血常規(guī)正常,預計生存期≥10個月。
1.2 治療方法 環(huán)磷酰胺750mg/m2,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d1,表阿霉素50 mg/m2靜脈沖入d1,長春新堿1.4 mg/m2靜脈沖入d1,潑尼松100 mg/m2d1~5。聯(lián)合依托泊苷60 mg/m2,加0.9%氯化鈉溶液500 ml靜脈滴注d1~5,28 d重復,6個周期后評價療效,共用84周期。應用藥物前半小時給予地塞米松10 mg入壺,昂丹司瓊8 mg,西米替丁400 mg靜脈滴注,苯海拉明40 mg,胃復安10 mg肌內(nèi)注射,嚴格監(jiān)測生命體征。
1.3 評定標準 療效評價按UICC統(tǒng)計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有效率(RR)為CR+PR。按WHO抗癌藥物毒性反應分度0~Ⅳ進行毒性評價,評價時間在療程內(nèi)1~6周期任何時間發(fā)生均可,但必須是最重的一次,如毒性反應呈進展性則以第6周期為準。
2.1 臨床療效 全組28例患者在進行了6周期化療后均可評價療效,CR 16例,PR 8例,SD 2例,PD 2例。
2.2 不良反應 全組病例毒性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脫發(fā)和外周神經(jīng)毒性。白細胞減少 24例(85.7%),脫發(fā) 22例(78.6%),外周神經(jīng)毒性6 例(2.1%)。
CHOP方案作為化療藥物治療NHL的經(jīng)典組合,被臨床廣泛采納,50% ~60%的患者可獲完全緩解[2],其機制為:環(huán)磷酰胺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在體內(nèi)產(chǎn)生具有烷化活性的磷酰胺藥物,發(fā)揮抗癌作用。俵阿霉素可使DNA鏈裂解,阻障DNA及RNA的合成,對S期最敏感。長春新堿主要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使有絲分裂停止于中期。大劑量潑尼松可抑制細胞有絲分裂,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此方案效果頗為顯著,但大約在完全緩解半年之內(nèi)有一半患者復發(fā),成為了NHL治療的一個難題。既往在此方案基礎(chǔ)上派生出多種方案,經(jīng)過多中心的隨機臨床研究,這些方案并不優(yōu)于CHOP方案。故將CHOP方案聯(lián)合依托泊苷應用于臨床,其抗癌機理干擾了DNA拓普異構(gòu)酶Ⅱ使DNA斷裂,抑制有絲分裂。有效率達86%,優(yōu)于CHOP方案的71%[3]。在毒性作用上CHOP方案聯(lián)合依托泊苷骨髓抑制有疊加之虞,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明顯高于CHOP方案,但患者尚能耐受,在G-CSF的輔助下,能實現(xiàn)28 d重復給藥。28例患者均化療6周期,著眼有效率和耐受性方面,值得臨床采納推廣。
1 侯蕓,王華慶,付凱,等.CTVP與CTOP方案治療28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臨床療效分析.中國腫瘤臨床,2010,37:1065-1067.
2 錢均強,劉賢明.GOX方案與DICE方案二線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對比研究.中國腫瘤臨床,2010,37:760-762.
3 周際昌主編.實用腫瘤內(nèi)科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8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