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華 (武漢市漢口醫(yī)院內科,湖北 武漢 430012)
蛛網膜下腔出血22例護理
靳玉華 (武漢市漢口醫(yī)院內科,湖北 武漢 430012)
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預防再出血的護理,使病人真正懂得臥床休息的意義,避免再出血的誘發(fā)因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再出血的發(fā)生,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蛛網膜下腔出血;再出血; 護理
顱內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者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SAH)[1]。臨床上將SAH分為兩類: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由腦底部或腦表面的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者,稱為原發(fā)性SAH。如系腦實質出血,血液穿破腦組織而進入腦室和蛛網膜下腔者,稱為繼發(fā)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本組病例均為原發(fā)性SAH。SAH的并發(fā)癥為再出血、腦血管痙攣、腦積水[2]。再出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率為50%,因此,做好SAH的護理,防止再出血的發(fā)生非常重要。
自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SAH病人22例,男8例,女14例,年齡19~72歲,意識清楚20例,再出血后昏迷2例。本組病例能按護士要求配合治療護理的16位患者中,發(fā)生再出血的2例,占12.5%,不配合護士治療的4名患者,發(fā)生再出血3例,占75.0%。
2.1病情觀察
2.1.1 一般觀察 護士除觀察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外,還應特別注意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況、瞳孔大小、形態(tài)、對光反射等,觀察頭痛的性質、時間、程度,是否伴有嘔吐、抽搐等,并做好詳細的記錄。
2.1.2 顱內壓增高及腦疝的觀察 昏迷病人要觀察意識障礙的程度,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壓眶反射消失、昏迷程度加重、瞳孔不等大、伴有嘔吐、血壓升高、脈搏變慢、呼吸變慢等情況時,有顱內壓增高、腦疝形成的可能。
2.1.3 再出血的觀察 再出血是SAH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病在24h內的再出血風險最大,累計再出血率病后14d為20%~25%,1個月為30%,6個月為40%,以后每年為2%~4%。 引起再出血的誘因為:情緒激動、用力大便、咳嗽等腹壓增高的因素。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發(fā)現(xiàn)病人在病情穩(wěn)定和好轉的情況下,突然發(fā)生劇烈的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加重、抽搐,原有癥狀加重或重新出現(xiàn),說明有再出血的發(fā)生,應及時報告醫(yī)生。本組病倒22例,其中2例病人轉外科手術痊愈,2例病人因過于激動導致再出血后,出現(xiàn)昏迷、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3例病人因過早下床活動,用力咳嗽、大便誘發(fā)再出血,經治療和護理后康復出院。其他15例病人,能嚴格按照護士要求臥床休息,減少出血的誘發(fā)因素,均無再出血的發(fā)生。
2.2一般護理
1)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4~6周,特別是1個月內的第5~9天,再出血發(fā)生率較高,應高度警惕,盡量少搬動病人(CT檢查除外),避免下床活動,避免引起血壓及顱內壓增高的因素。飲食應清淡,多吃青菜水果,學會在床上大小便,必要時給予導尿和低壓灌腸。
2)保持室內外環(huán)境安靜,避免各種刺激,病人如有劇烈頭痛,煩躁或各種精神癥狀時,遵醫(yī)囑給予強痛定、異丙嗪等肌肉注射,禁用影響呼吸的藥物如嗎啡、杜冷丁等。
3)護士應經常巡視輸液情況,觀察注射部位有無紅腫、滲漏等,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并向病人及家屬說明保持一定輸液速度的重要性,嚴禁病人及家屬擅自調節(jié)滴數(shù)。
2.3再出血的預防
1)除按照一般護理外,護士要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變化,維持血壓在150~160/90~100mmHg,血壓不宜降得過低,以維持腦的灌注。重癥昏迷或顱內壓增高者,給予20%甘露醇、甘油果糖降低顱內壓。靜脈注射甘露醇時,應快速滴入,250ml甘露醇應在20~30min內滴完,使血漿滲透壓升高,導致腦組織及腦脊液的水分進入血管內,減輕腦組織水腫,降低顱內壓。同時,在輸液的過程中,切勿將液體漏入組織中,以防組織壞死。如發(fā)生滲漏,應立即更換輸液部位,局部用50%硫酸鎂濕敷,促進液體的吸收。
2) 防治腦血管痙攣。遵醫(yī)囑給予尼莫地平口服21d,靜脈滴注擴管藥時,速度要慢,每分鐘40滴左右,防止輸液過快導致血管擴張引起的血壓下降[3]。
3)為防止動脈瘤周圍的血塊溶解引起再出血,可給予抗纖溶藥物6-氨基已酸,在治療中,護士應開通兩組靜脈通道,一組輸入各種藥物,另一組靜脈滴入6-氨基已酸,速度宜慢,維持24h以上。
4)外科手術治療。切除動脈瘤是預防再出血的最好辦法,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在72h內完成腦血管的造影,探明病變的性質及部位,動員病人早期手術。手術時間應選在發(fā)病后的3d或病情穩(wěn)定后進行,可選用手術夾閉動脈瘤[4]或介入栓塞動脈瘤。
2.4心理護理
護士應經常與病人交流溝通,了解病人的思想動態(tài),根據不同的群體及思維做好心理護理。①SAH的病人意識清楚,肢體活動自如,認為臥床休息的意義不大,經常產生下床活動的想法。護士要向病人耐心解釋,說明臥床休息的意義及過早活動的危害,使病人理解配合治療與休息。②SAH的病人因劇烈頭痛,常輾轉不安,加之再出血后頭痛癥狀加重,使病人產生恐懼及焦慮情緒,護士應同情與安慰病人,告訴病人疼痛只是一個過程,經休息和治療后會減輕、消失,且不會留有任何后遺癥,讓病人放下包袱,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SAH病人大部分不習慣于床上大小便,或用力才能排出大便,護士要告訴病人用力大便后會使腹壓增高,造成血管破裂出現(xiàn)再出血的后果。因此,護士應指導病人合理飲食,教會病人預防便秘的方法,如早晚喝蜂蜜水、腹部按摩、清淡飲食等,消除再出血的誘發(fā)因素。
2.5對癥護理
對于出血量大且伴有意識障礙的重癥SAH患者,應將頭部抬高15~30°,以利于減輕顱內壓力,昏迷病人應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保持呼吸道通暢,根據病情,給予氧氣吸入,禁食,補液,鼻飼飲食。同時做好口腔護理,定時更換體位,防止褥瘡的發(fā)生。
2.6出院指導
告訴病人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睡眠充足,保持情緒穩(wěn)定,多食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減少刺激性的食物,禁煙限灑,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劇烈活動及從事重體力的勞動,體育鍛煉時,從筒單的活動開始,逐漸增加運動量。按醫(yī)囑定時服藥,每周至少測血壓一次,保持血壓的穩(wěn)定,如發(fā)現(xiàn)血壓異常及頭痛時,要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女性患者1~2年內避免妊娠和分娩[5]。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435-2437.
[2]吳江.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75-179.
[3]張春銀.尼莫地平對腦出血后繼發(fā)腦損害保護作用臨床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2007,14(1):16-18.
[4]姚文英.23例顱內動脈瘤顯微夾閉術的術中配合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2):169-171.
[5]姚景鵬.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14-517.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7.015
R473.5
A
1673-1409(2012)07-R031-02
2012-04-19
靳玉華(1958-),女,湖北武漢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社區(qū)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
[編輯] 一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