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江 楊蓮花
腹膜透析(PD)是一種治療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主要的 腎臟替代治療法(RRT)[1-2],但由于費用高,并且是一種帶有創(chuàng)傷性的終身治療,患者容易出現悲觀、失望等心理問題[3],這不僅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還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我院從1991年開始行PD治療ESRD,筆者體會到術前對患者進行詳盡的評估是PD治療成功的關鍵。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07~2010年擬行PD的ESRD患者135例,其中男92例,女43例;年齡10~79歲,中位年齡61歲;原發(fā)病慢性腎小球腎炎63例,糖尿病腎病31例,高血壓腎病23例,梗阻性腎病11例,其他7例。
1.2 評估方法
1.2.1 一般狀況評估 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人口結構、家庭居住條件、醫(yī)療費用是否報銷及報銷的種類等。
1.2.2 心理狀況評估 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情緒[4],故了解有PD治療意愿的尿毒癥患者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十分必要。
1.2.3 身體狀況、PD可行性及獨立治療能力的評估
1.2.3.1 視力 ESRD患者常伴有視神經損害而導致的眼球震顫、瞳孔縮小、斜視等視力的障礙。這種視力的下降常導致患者自我操作能力的喪失或低下,對此類患者可在病情容許的情況下改行血液透析(HD)治療,對要求行PD治療的患者幫助其指定協(xié)助者。
1.2.3.2 靈活性 ESRD常伴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累,也可表現為周圍神經炎。有研究表明,隨著腎功能及某些生化指標如Bun、Scr、CO2CP、酸中毒惡化等,中樞及周圍神經受累的癥狀和體征發(fā)生率更高,腎衰竭患者可以在透析前、透析后不同時期出現種種神經系統(tǒng)的異常[5]。這些都對患者的反應動作、協(xié)調和靈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導致患者自理能力的低下或無能。
1.2.3.3 左/右手習慣、力氣及有無手部畸形 國人以右利手為多,但臨床也可見左利手患者,故我們在平時的操作和培訓中針對此類患者應充分尊重和順應患者的習慣。對有手畸形而影響操作的患者協(xié)助其指定協(xié)助者。
1.2.3.4 有無腹部手術史和腹部皮膚情況、個人衛(wèi)生情況 對有腹部手術史的患者行PD治療時應特別謹慎,避免因腹腔粘連而導致手術失敗或透析效果不佳,同時手術切口應避開皮膚皺褶和腹部瘢痕,了解患者的衛(wèi)生和衣著習慣,在不影響PD置管和操作的基礎上順應患者的衣著和衛(wèi)生習慣。
1.2.3.5 工作需要 了解患者的工作性質、職業(yè)需要和對PD時間的要求,制定有利于PD治療的作息時間和有利于工作的PD模式,以提高患者對PD的依從性讓患者早返社會。PD患者治療質量很大程度上受患者依從性的影響[6]。
1.2.3.6 協(xié)助者的指定 對于因身體特殊狀況、無自我操作能力者由PD護士協(xié)助其指導協(xié)助者。理想的協(xié)助者是與患者共同生活、感情深厚,有時間、精力和愛心照顧患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學習能力,經過培訓可以在短期內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及操作技巧。
1.2.3.7 綜合評估 除以上情況外,尚需根據體檢及試驗室檢查來評估患者各主要臟器的功能狀況——如心肺功能、肝功能、胃腸道的功能、貧血的嚴重程度、營養(yǎng)狀況、有無水潴留等這些都影響著患者自我照顧的能力。
1.2.3.8 經濟能力評估 在護理中尚需了解患者的醫(yī)療費用來源及家庭經濟條件,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和規(guī)劃患者的治療費用。
135例患者有117例適合行PD治療,最終102例成功實施了PD。18例不適合行PD的患者7例是因為有腹部手術史,6例因為經濟困難,5例因為身體狀況差,又無人照顧。15例放棄PD,其中6例是因為工作的性質不允許,9例是因為沒耐心,嫌麻煩。
PD護士通過以上詳盡的評估后,能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對確實不適合行PD的患者可反復向患者講明各種透析方式的利弊,勸導其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方式。對可以行PD的患者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計劃,使患者盡早了解和掌握PD的相關知識、家庭透析的用物準備、PD的操作技巧,PD中出現并發(fā)征的處理、合理的飲食及術后與PD中心有效的聯(lián)系方式等,是患者順利過渡和進行PD的必要準備。
[1]余學清.腹膜透析治療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4.
[2]林為民,袁莉,石鵬.改良慢性終末期腎衰CAPD18例[J].當代醫(yī)學,2009,14(30):93.
[3]蘇春燕,李歡,肖順貞,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照顧負擔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566-568.
[4]蘇春燕,鄭修霞,馬艷秋,等.自我管理教育對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8-11.
[5]董德長.實用腎臟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758.
[6]鄭淑萍,張亞慧.出院隨訪對腹膜透析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