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紅,劉 洋,韓麗穎,張少俠
Li Lihong,Liu Yang,Han Liying,et al
(Affiliated Secon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 150080China)
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開展腎移植手術以來,在該領域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進展。隨著新型免疫抑制劑的廣泛應用,免疫排斥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腎移植已經(jīng)成為治療終末期腎病最有效的方法,移植后病人的護理研究成為臨床護理研究的熱點之一,病人配偶學習相關護理知識,術后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護理干預可減輕病人焦慮狀況,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病人術后生活質量?,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接受腎移植手術的病人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平均年齡42.3歲。將90例病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兩組病人術前、術后的相關醫(yī)療護理操作均由相同的醫(yī)護小組完成,病人麻醉及手術過程均順利,術中病人意識清醒。兩組病人在年齡、職業(yè)、性別等一般情況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護理干預 對兩組病人進行常規(guī)術前、術后訪視,實驗組增加配偶護理干預,手術后即在隔離病房執(zhí)行,術后24h陪護,穿隔離衣。6h進行1次相關指標監(jiān)測,常規(guī)選擇08:00、16:00、18:00及24:00監(jiān)測,共觀察7d。
1.2.1.1 床旁陪護 配偶在病人實施腎移植手術后陪護在病人床旁,同時進行語言或者非語言的溝通;對病人身體進行輕輕撫摸和必要、適當?shù)陌茨?,解釋術后身體一些部位出現(xiàn)不適或疼痛是正常現(xiàn)象,不必焦慮、緊張。配合臨床護理工作,向病人解釋一些操作可能會存在不適,增加病人與醫(yī)護人員配合治療的默契程度,利于醫(yī)護人員更加準確地了解和判斷病人的一般情況,進一步促進病人的康復。術后前2d,配偶在病人意識清醒的情況下,讓其在病床上保持正確的體位,限制病人的某些不當身體活動,以利于術后的傷口愈合。
1.2.1.2 足底按摩 腎移植術后,配偶可在病人睡前用熱水(溫度約40℃)為其泡腳,并進行足底反射區(qū)按摩40min~50 min。
1.2.1.3 術后早期的正性暗示 配偶在病人術后早期應用一些正性暗示,調動病人的內(nèi)在潛能,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幫助病人建立康復信心,穩(wěn)定病情,促進身體康復,提高治療效果。
1.2.1.4 心理護理 病人術后與外界接觸較少,需要忍受術后各種不適和服用大量免疫抑制劑所帶來的各種不良反應,易出現(xiàn)孤獨、不安、焦慮等負性情緒。通過配偶陪護,與病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及時緩解情緒波動及不良因素影響,使病人保持積極、平穩(wěn)的心態(tài)。
1.2.2 術后生活質量評估 對病人腎移植術后生活質量的評估主要依據(jù)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客觀檢測包括量表評測、生理指標監(jiān)測等;主觀評估包括術后病人對術后生活的滿意程度等。1.2.2.1 客觀檢測 借鑒焦慮自評量表的相關指標評價病人焦慮狀態(tài)進而判斷病人術后的生活質量。將額頭冷汗、呻吟、感覺疼痛、面色以及手抓握緊張度等作為病人術后焦慮水平的主要檢測方面。依照這些癥狀的嚴重程度用1、2、3、4等級計分,以標準分進行比較。
1.2.2.2 生理指標檢測 監(jiān)測腎移植術后病人的血壓與心率變化,計算平均值作為術后生活質量評價的客觀方面參考因素。
1.2.2.3 主觀生活滿意度評估 采用生活滿意度量表進行評測,包括3個相對獨立的分量表,1個他評生活滿意度量表(LSR);2個自評量表,生活滿意度指數(shù)A(LSIA)及生活滿意指數(shù)B(LSIB)。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術后焦慮狀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術后焦慮狀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病人術后焦慮狀況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疼痛敏感度 術后睡間盜汗 面色 額頭、手心冷汗 手握緊張度實驗組 45 1.08±0.15 1.01±0.12 1.19±0.31 1.02±0.22 1.05±0.12對照組 45 2.11±0.11 1.10±0.14 1.16±0.30 1.05±0.18 2.17±0.13 P<0.05 >0.05 >0.05 >0.05 <0.01
2.2 兩組干預前后主觀生活滿意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主觀生活滿意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主觀生活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LSR干預前 干預后LSIA干預前 干預后LSIB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5 15.46±0.81 17.55±0.92 13.88±0.91 15.77±0.81 14.53±0.93 17.44±0.91實驗組 45 13.86±0.93 21.89±0.73 16.55±0.58 24.51± 0.77 13.98±0.87 24.15±0.82 P>0.05 <0.01 >0.05 <0.01 >0.05 <0.01
2.3 兩組術后收縮壓、心率與基礎值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血壓、心率與基礎值比較(±s)
表3 兩組術后血壓、心率與基礎值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mmHg)基礎值 術后值 P心率(/min)基礎值 術后值 P實驗組 45 123.79±17.12 127.77±14.13 >0.05 75.09±5.32 76.44±6.17 >0.05對照組 45 120.98±19.22 138.13±17.14 <0.05 75.89±6.12 81.22±7.08 <0.05
腎移植術后病人由于各方面的影響,對于身體康復情況的關注度和緊張感逐漸加劇[1],術后焦慮癥發(fā)病率高達66.7%[2],表現(xiàn)為疼痛敏感程度升高、手抓握緊張度增加、脈搏過快、血壓升高。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經(jīng)驗、工作時間等方面因素,難以在病人接受腎移植手術后短期內(nèi)獲得病人的充分信任;一般親屬護理病人時間較短,與病人的溝通有限,不可能全面、細致地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給護理工作以及病人術后生活質量的提高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谏鲜鲈颍诓∪私邮苣I移植后對其配偶進行相關護理方面知識的培訓與指導,利用配偶護理干預的方式來提高腎移植術后病人的生活質量是有必要的,畢竟相對于其他親屬和一般護理人員而言,配偶與病人的關系最為親近,更容易實施一些護理干預,而且護理干預的效果也相對較好。在腎移植術前或術后都可以用一些天然的香薰草之類的植物油加入到到病人睡前泡腳的熱水中,泡腳后進行足底按摩。足底按摩對病人的肌肉、血液、淋巴等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對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恢復體力、穩(wěn)定情緒、緩解術后的疼痛感等都有一定的作用。腎移植術后由病人的配偶實施足底按摩簡便易行而且經(jīng)濟、無副反應[3]。配偶的陪護以及與病人的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消除了病人的孤獨感,轉移其注意力,改善精神狀態(tài),減少不良反應。術后病人受到各種并發(fā)癥的威脅,對生理、心理方面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負性影響[4],配偶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病人術后恢復階段的生活質量,縮短康復周期,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利于病人對醫(yī)護工作的支持、配合,同時可以降低一部分醫(yī)療、護理費用,減輕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
[1] 張惠娟,薛桂娥,朱江霞.社區(qū)腎移植病人心理社會狀況的質性研究[J].全科護理,2010,8(10B):2718-2719.
[2] 王海燕,王梅,左力,等.慢性腎臟病及透析的臨床實踐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36.
[3] 楊越明,黃小琴.家庭護理干預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3):236-237.
[4] Chrisensen AJ,Wiebe JS,Smith TW.Predictors of survival among hemodialysis patients:Effect of perceived family support[J].Health Psychol,1994,13:5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