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革命運動與法制——兼論董必武的法制建設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2012-03-19 23:26:33朱兵強
        關鍵詞:董必武法制革命

        朱兵強

        (武漢大學 法學院,湖北 武漢430072)

        一、引言

        建國初期我國先后通過一系列群眾運動完成革命的任務與目標,這些革命運動有時被片面地認為是無規(guī)制的群眾運動,實際上,這一系列運動中的革命與法制的關系是復雜與辯證的①關于革命與法治的辯證關系,參見強世功:革命與法治——中國道路的理解,文化縱橫,2011年第3期第36-42頁。,革命與法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倚托,法制在革命的基礎上建立,而革命后的政權也必須進行合法性建設。從某種程度上講,革命與法制正因此才體現(xiàn)其意義與價值??陀^地回顧與審視這段歷史及其系列歷史事件,并通過董必武來窺探、分析建國初期的群眾運動,目的絕非為群眾運動叫好②實際上,1980年8月21、23日,鄧小平在會見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時曾明確指出要盡量避免群眾運動,他說:“人民需要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對大規(guī)模的運動厭煩了。凡是這樣的運動都要傷害一批人,而且不是小量的。經常搞運動,實際上就安不下心來搞建設。”轉引自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69113/69684/69695/4949717.html.,而是為了從法制建設的角度還原該段歷史時期內的群眾運動,以便更為客觀全面地看待運動與法制的關系,從而為當代中國的法制建設提供有價值的經驗與教訓。

        董必武是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著名的法學家。豐富的革命經驗、高超的政治技藝與理性的法學思維,使得董老具有超越同時代諸多革命領導人和法學家的過人之處,他“實現(xiàn)了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馬克思主義法學家、法律家的完美結合”,并在其一生當中“絕大多數(shù)時間自覺地運用法律開展革命、推動建設”[1]。建國初期我國所發(fā)動的歷次重要的革命性、群眾性運動都與法制工作密切相連,對此董必武曾明確指出:“政法工作對抗美援朝、鎮(zhèn)壓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偉大的運動都有密切而不可分的關系,并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保?]125

        嚴格來講,革命與運動是有區(qū)別的。所謂革命是舊體制的摧毀與新體制的重建 ,包括舊有政權的顛覆,最根本的還在于對舊有的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核心的經濟制度的瓦解。近代以來,中國經歷了多次革命運動,總體上看建國之前我黨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主要采取的手段和方式是武裝的暴力革命,而本文所指的革命主要框限于建國初期,其形式則主要依靠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廣泛參與的群眾運動。建國初期的群眾運動與武裝的暴力革命存在一定的差異,群眾運動也屬于革命的范疇,但與暴力打碎一切的武裝革命相比,群眾運動的方式不再那么的惟一與單調??v觀建國初期中共發(fā)動的數(shù)次群眾運動,無論是土改也好,鎮(zhèn)反也罷,乃至“三反”、“五反”運動,其展現(xiàn)的還有另外一種成分,這就是法制的成分。因此,在進入建國后新的歷史時期,革命開始在一定程度上拋棄了強烈的暴力因素,而逐步借助于非暴力的群眾參與、檢舉揭發(fā)、聲討打擊乃至輿論譴責及一定程度和限度內的法律治理相結合的方式。

        之所以將本身具有內在區(qū)別的革命與運動結合使用,其意涵在于:在主旨上,即便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革命并未徹底完成。中國革命按毛澤東的規(guī)劃應分兩步走,即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無論是繼續(xù)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還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后尚需進一步推進的社會主義革命,均是在已經取得國家政權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樣就勢必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此后一段時期內,國家的主要目標之一仍然是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二是,繼續(xù)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在已有政權下進行的,因此,二者都帶有任務的雙重性,即在革命運動的同時必須不斷進行政權本身的建設與新政權下社會秩序的重建與維護,即還必須進行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與法律建設。

        二、革命運動與舊司法的改造:建國初期的司法改革運動

        1949年2月22日,中央發(fā)布《關于廢除國民黨〈六法全書〉與確定解放區(qū)司法原則的指示》指出:“國民黨全部法律只能是保護地主與買辦資產階級反動統(tǒng)治的工具,是鎮(zhèn)壓和束縛廣大人民群眾的武器?!瓏顸h《六法全書》應該廢除,人民的司法工作不能以國民黨的《六法全書》為依據(jù)?!毙轮袊鴮U除舊的偽法統(tǒng)作為司法改革運動的第一步或者前提,其第二步則是進行全國范圍內司法系統(tǒng)舊有司法人員的思想改造和人員清換,這是更為關鍵與主要的內容。對此,董必武認為:“舊人員不經改造就使用,對我們來說是等于自殺政策?!催^來,把武器交給不可信賴的人(不管他們有多大才能和學問),那是要犯錯誤的。”[4]117

        舊司法人員過多地集中于新中國的司法機關甚至擔任主要職務并占據(jù)骨干位置原因頗多,從歷史角度看,中共歷來注重通過黨的政策來進行社會治理,而司法的地位與作用一直未被合理提升,這導致中共取得全國政權后司法人員緊缺,有時不得不借助并倚重舊的司法人員。從現(xiàn)實角度看,主要在于當時基層領導對舊司法人員的反革命本質認識得不夠透徹。在當時的黨中央和董必武看來,為基層領導所忽視的舊體制下的司法人員至少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思想上抱持反革命反人民的法律觀;二是政治上將人民民主專政下的司法武器用來鎮(zhèn)壓人民大眾;三是這部分人本身目無法紀,甚至知法犯法、貪贓枉法等等。董必武指出:“同時,他們一般無經過徹底改造,還存有非常嚴重的舊法思想和舊司法作風,對我們的人民法院起著嚴重的侵蝕作用,以至有的法院整個爛掉?!保?]120

        建國初期的司法改革作為一場革命,從時間上看是典型運動式的,從發(fā)動到結束都比較迅速,自1952年6月始至1953年2月就基本結束;從空間上看,也是運動性的,它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規(guī)模浩大。然而即便如此,它仍然沒有完全脫離法律的軌道。首先,雖然作為一場運動展開,不少舊司法人員因為思想政治覺悟問題而被清除出司法隊伍,但是這些舊人員被清除的根本原因還是由于自身的違紀犯法,有的舊司法人員自身作奸犯科,甚至犯了嚴重罪行,有的舊司法人員包庇縱容犯罪分子,甚至有的舊司法人員完全目無法紀,無法無天、無惡不作[5]155-156。不僅在運動當中,即便在正常時期,這批人員也是必須被清除出司法隊伍的。董必武認為對于“揭發(fā)出來的這些人應當法辦的就法辦了”[5]156。可見當時對舊司法人員的改造還是有法可循的。其次,在大規(guī)模的司法改革運動中,一定程度的司法重建并未被拋棄。除了積極考慮新的司法人員補充問題外,對于新的司法人員教育與培訓工作,大到教育培訓機關的設立,小到師資力量的組織與配置及教材的選用,董必武都作了部署。對于舊司法人員清除后司法機關如何補充及訓練新的司法人員以保障國家法律和社會秩序的問題,董必武非常重視并從多個方面作了詳細探討與指示。按照董必武的意見,解決的途徑是選拔新的司法干部,加大對司法干部的培養(yǎng)力度[4]117。

        三、革命運動中的法制建設:鎮(zhèn)反、肅反及“三反”、“五反”運動

        鎮(zhèn)反、肅反與“三反”、“五反”運動是激烈的革命性群眾運動,革命運動與法制的關系在這些運動中得以體現(xiàn),革命運動一方面為法制建設掃除障礙、提供經驗,另一方面又受到法制的約束與規(guī)導,二者復雜的耦合關系與內在的矛盾張力在這些運動中得以突出展現(xiàn)。

        (一)鎮(zhèn)反、肅反中的法制建設

        建國初期的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開始于1950年。該年6月6日,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發(fā)布“必須肅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務、惡霸以及其他反革命分子”的號召,而后,又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鎮(zhèn)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遵照共同綱領的規(guī)定對一切反革命采取嚴厲的及時的鎮(zhèn)壓”。同年10月,中共中央又發(fā)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鎮(zhèn)反運動的指示[6]137-138。根據(jù)當時的統(tǒng)計,運動僅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各地捕獲的國民黨匪特分子就達到二萬八千余人,肅清土匪二十余萬人[7]155。

        董必武從運動一開始就非常注重革命秩序的建設。在1950年10月1日其為新中國成立一周年專門撰寫的紀念文章中曾以“鎮(zhèn)壓反革命,建立革命秩序”為題專節(jié)論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一年來公安、司法和法制部門均為鎮(zhèn)反運動行動起來,為打擊反革命分子貢獻良多,革命運動中也制定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和工會法等重要法典,并正擬定刑法大綱、人民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大綱和公司法等。他也強調,在鎮(zhèn)反運動中,人民公安、人民法院和人民司法工作責任重大,應當繼續(xù)發(fā)揮重要作用,以求進一步完成鞏固地建立革命秩序的任務[7]155-156。

        鎮(zhèn)壓反革命雖然以全國性的運動展開,但仍然是受到一定控制的,中央對反革命的鎮(zhèn)壓恐怕還不是無控制的推進模式,其政策也不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政治復仇。董必武多次明確強調要貫徹“鎮(zhèn)壓與寬大結合”、“教育與改造結合”的“兩結合”方針。在運動實踐中,甚至因此而出現(xiàn)“寬大無邊”的現(xiàn)象。有鑒于此,在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通過的《關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決議》第四項規(guī)定:“各級國家機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必須充分地提高革命的警惕性,肅清一切公開的和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粉碎國內外敵人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yè)的破壞活動。”同年夏天,在全國范圍內再次掀起肅反斗爭。決議既是進一步推進肅反的“激素”,又是在總結前期鎮(zhèn)反運動經驗基礎上制定的規(guī)導肅反運動進行的規(guī)范性文件。

        (1)依據(jù)高速公路的具體情況,在施工現(xiàn)場,制定相應的工序、要點,完成相應的觀測工作,并且每一項觀測任務都落實到個人。

        總的來說,鎮(zhèn)反、肅反運動在革命與法制關系的處理上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從運動的人民性來看,肅反斗爭充分發(fā)揮并依靠了人民群眾的運動力量。董必武對革命運動中群眾的作用和力量是十分重視的,他認為人民群眾是肅反斗爭能夠取得勝利的重要基礎和力量源泉。他曾指出:“群眾的社會覺悟和革命警惕性大大提高了,眼睛更亮了,并且進一步積累了辨別反革命分子和同反革命分子作斗爭的經驗。這就是完美肅清反革命分子的政策能夠貫徹執(zhí)行的基礎,這就是完美戰(zhàn)勝一切敵人的力量的源泉?!保?]其次,從法制角度看,一方面,黨和政府更加注重肅反中的法制建設,肅反運動基本上是依照《關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決議》和《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七年全國農業(yè)發(fā)展綱要(草案)》等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的;另一方面,有關執(zhí)法、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方面更為準確和全面地把握了“鎮(zhèn)壓與寬大結合”、“教育與改造結合”的法律原則。因此,這次肅反運動無論從革命性上看,還是從法制角度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革命和法制得到了較好的平衡與結合。

        當然,雖說打擊反革命運動并非純粹無法制的運動,然而在激烈的運動中,革命法制要完全建立起來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鎮(zhèn)反、肅反運動的推進采取的是人民革命與法制建設局部結合的折中道路。正如董必武所總結的那樣:“我們還只能根據(jù)需求和可能,總結已經成熟的經驗,制定一些單行法規(guī)、通則性的法律和法令,不可能也不應該主觀地、生硬地制定一套所謂完備的法律。”[9]

        (二)“三反”、“五反”中的法制建設

        “三反”、“五反”運動,是中共建國之初發(fā)動的兩場大規(guī)模的群眾性政治運動?!叭础?、“五反”運動源起于抗美援朝引發(fā)的財政危機,被定性為支援抗美援朝、進行增產節(jié)約的補充性政策。然而,隨著運動的進行,“三反”、“五反”在兩個方面逐步體現(xiàn)出革命運動的性質和特征:從“三反”整風的角度看,這是執(zhí)政的共產黨保持革命精神和維系革命道德從而有效抵御資本主義的必要舉措[10]。從“五反”中中共對待民族資產階級的態(tài)度上看,民族資產階級已開始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11]?!叭础迸c“五反”運動相結合,通過經濟領域的運動推進政治性、群眾性的階級斗爭,具有較濃厚的革命性質?!吨泄仓醒腙P于關于“三反”斗爭必須大張旗鼓進行的指示》要求應把“三反”看作如同鎮(zhèn)壓反革命斗爭一樣重要的運動,《中共中央中南局關于“五反”運動的指示》更是明確將“五反”運動定性為“一個巨大規(guī)模的階級斗爭”。

        董必武非常重視群眾運動對法制建立的重要作用,對于“三反”、“五反”運動中汲取群眾運動經驗從而為法制建設提供的素養(yǎng),他評價到:“過去我們?yōu)榱私夥派a力,就要搞群眾運動?!^去土改、鎮(zhèn)反、三反、五反,都是依靠群眾運動,不是先有了法律才搞起來的。我們的法律是從群眾運動中產生的,例如土地改革法、懲治反革命條例、懲治貪污條例,都是在群眾運動中總結了群眾斗爭的經驗才制定出來的。當時黨估計到不這樣搞,就不能解放全國生產力?!保?2]

        “三反”、“五反”運動無疑是激烈的群眾運動,但若將其簡單地視為無序、無法、無規(guī)制的“流氓式”運動則過于片面。實際上,在“三反”、“五反”運動中,既有一般性的法律規(guī)范作基礎,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等。在運動中成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對貪污犯罪的構成、情節(jié)和處罰作了比較精細的規(guī)定,尤其在從重與從輕處罰問題上作了十分詳細的區(qū)分,明確列出了11條從重處罰和4條從輕處罰條件的規(guī)定。其次,還有大批政策、指示作為機動性的對運動進行實時調控的手段,如《中共中央關于精兵簡政、增產節(jié)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斗爭的指示》、《中央節(jié)約檢查委員會關于處理貪污浪費及克服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規(guī)定》,另外,為了及時總結經驗,有序規(guī)導運動的進行,又有一些推廣經驗的文件出臺,如《中共中央批轉中共武漢市委關于開展“三反”斗爭的報告》、《中共中央批轉中南局組織部關于整黨報告改為“三反”報告的通知》、《中共中央中南局批轉中共湖北省委關于“三反”運動情況的報告》等等。這些都是中央在“三反”、“五反”運動中,及時總結群眾運動經驗從而加以一定規(guī)范化的體現(xiàn)。這有利于實現(xiàn)中央和地方對“三反”、“五反”運動的合理把握,也有利于全國范圍內對運動性質和要求的統(tǒng)一把握。在運動中建立規(guī)范、完善制度和政策的方式在“三反”、“五反”運動中多有體現(xiàn)。比如,針對縣、區(qū)、鄉(xiāng)等基層區(qū)域因發(fā)動“三反”而導致影響春耕及“五反”運動中所導致的經濟蕭條等現(xiàn)象,中央均及時作出了停止與限制運動等措施。

        四、革命運動對法制的消解及其矯正:黨員守法和新政權建設問題

        革命運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革命運動對法制意識與法律制度的消解。這些問題在革命勝利后的新政權下是必須加以解決的。

        (一)革命運動后黨員的守法問題

        黨員的法律意識和守法問題的提出與革命的群眾運動密切相關。建國初期,為了革命的徹底完成,國家又接二連三地推行大規(guī)模的群眾運動,廣大黨員干部也都積極參與并領導了系列的群眾運動。革命運動的不斷勝利使得一方面黨員干部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認為運動的方法是萬能的,而法律卻經??`人手腳。這部分人政治革命意識提高了,但法制意識卻退化了,法律虛無意識開始占據(jù)一部分人的頭腦。另一方面,這部分黨員干部自認為是革命運動勝利的領導者,居功自傲而認為自己應當獲取某些特權,片面地將法律的規(guī)制視為對自身的壓制。這是非常嚴重的反革命思想,對此,董必武嚴肅指出:“在黨員干部中,甚至在高級干部中,還有不少人守法的觀點不是那樣強的。在我們黨內,恰恰有這樣一些同志,他們認為:天下是他打下來的,國家是他創(chuàng)造的,國家的法律是管制人的,對他們沒有關系,他可以逍遙法外,不遵守法律?!保?3]197

        董必武對黨員的法制觀極為重視,他曾指出:“黨必須注重法制思想教育,使黨員知道國法和黨紀是必須遵守的,不可違反的。遵守國法是遵守黨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違反國法就是違反黨紀?!保?4]489他同時注重從黨內要求加強黨紀監(jiān)察,以固國法,他說:“黨的監(jiān)察委員會應關心法制工作,認真地對黨員遵守國家法制進行監(jiān)督?!保?4]490實際上,對于黨員的守法問題,董必武早在邊區(qū)政府時期即已察覺并提出來了,他在1940年8月20日召開的陜甘寧邊區(qū)中共縣委書記聯(lián)席會議上即指出:“黨員應當自覺地遵守黨所領導的政府的法令?!保?5]58他甚至認為:“黨員犯法,加等治罪。這不是表示我們黨的嚴酷,而是表示我們黨的大公無私?!保?5]59從法制角度看,董必武的這一論斷至少包含了兩個重要認識。其一,權利和義務應當統(tǒng)一。既然黨是國家的領導者,掌握著制定國家大政方針的權利,居于領導國家進行各項建設的地位,可謂位高權重,則其必然應當承擔更多的責任與義務,因此,黨員違法犯罪應當從嚴懲治是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的必然要求。其二,黨員干部被認為是社會中最先進的群體,是普通老百姓依法行事的楷模,黨員應當帶頭遵紀守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形成全體人民共同守法的良好秩序。因此,若黨員不僅不能模范守法反倒違法犯罪則勢必應當罪加一等加以懲處。

        (二)革命運動后新政權建設問題

        革命的主要目標在于奪取政權,但這顯然不是目的,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設一個新的政權。當然,這里所謂的革命是指武裝的暴力革命,董必武認為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運動是不可能依靠法律來實現(xiàn)的,革命的本質在于廢除舊的法律。

        但是,在革命取得政權之后,政權建設則必須依靠法律而不是單純的群眾運動。很顯然群眾運動有其局限性,不適合作為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董必武指出:“正規(guī)的政府,首先要建立一套正規(guī)的制度和辦法。過去好多事情不講手續(xù),正規(guī)化起來,手續(xù)很要緊。有人說這是形式。正規(guī)的政府辦事就要講一定的形式,不講形式,光講良心和記憶,會把事情辦壞的。”[16]又說:“建立新的政權,自然要創(chuàng)建法律、法令、規(guī)章、制度?!駝t就是無政府主義?!保?7]

        董必武的政權建設思想是統(tǒng)一而不是孤立的,他將民主政權的建設與法律建設、經濟建設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董必武認為,政法工作與政權建設是緊密相關的,他曾指出:“政法工作是什么?政法工作就是直接的、明顯的鞏固與發(fā)展人民民主專政。”[2]另一方面,董必武也強調,政法機關工作應當為經濟建設服務。他曾指出:“經濟建設已成為我們國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務。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必須有新民主主義的政權來領導和保障,沒有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就不能有新民主主義的經濟。”[18]

        毫無疑問,運動對法律意識和法律制度都帶來了消解,其矯正的途徑還在于法制,董必武將其歸結為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核心的依法辦事思想。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會議上,董必武將其法制思想高度凝練為“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即依法辦事,董必武認為,依法辦事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必須有法可依,這要求國家盡快將重要的法律完備起來;二是要有法必依,即要求按照規(guī)定辦事,司法機關嚴格遵守并適用法律。

        五、董必武關于革命運動與法制思想的啟示

        董必武關于革命運動與法制的思想可謂博大而精深,其啟示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兩點:

        首先,在法治國家建設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群眾運動的發(fā)動,應當盡量通過法律而不是運動來進行國家與社會的治理。正如董必武所指出的那樣,正規(guī)的政府,還是要正規(guī)的制度和辦法的,法治國家的建設更是如此。不僅不講形式,光講良心和記憶,會把事情辦壞,不講法治,光講群眾運動,更會把事情辦壞。即便我們在運動中不完全拋棄法制,即便我們在運動中也注重法制的建設,但革命運動終究多為激烈的風暴式的,來得快也去的快,運動不可避免地將帶來一定時間內與一定程度上的法律秩序的破壞,特別是法律程序的破壞,革命運動所導致的激情往往導致無辜者的獲罪,“三反”、“五反”與鎮(zhèn)反斗爭中均有人被冤枉,這是運動反法制本質的邏輯必然。不僅運動本身如此,更重要的是,運動中的法制建設也帶有明顯的“應景式”特征。根植于運動土壤,成為運動主要目標主導下的法制建設往往變得很短命。建國后我們也曾在疾風暴雨的運動中注意法制建設問題,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如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工會法、勞動保險條例、私營企業(yè)條例、懲治反革命條例和懲治貪污條例等。這些法令隨運動而來,也隨運動而去。早在1954年,土改法已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功用了,而懲治反革命條例和懲治貪污條例也需要修改和補充。根本的原因即在這些法令是為著適應當時的革命運動的任務而出臺的[13]196。

        其次,萬一迫不得已需要或者已經采取運動式的社會治理方式,則務必要合理地把控群眾運動的界限并要教育群眾自身守法。一方面,在董必武看來,政法工作與群眾運動不能絕對地割裂看待,群眾運動是政法工作展開并取得成效的有力支撐。他曾指出,政法工作“就是教育群眾、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為鞏固與發(fā)展人民民主政權而斗爭。……只要群眾組織起來,就可以依靠群眾解決任何問題”[2]239。同時,董必武也看到,革命的群眾運動對法制也帶來了“副產物”,也是一種副作用,其最大的影響即是消解了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制意識,特別是守法意識。董必武對此曾做過客觀分析,他認為:“全國解放初期,我們接連發(fā)動了幾次全國范圍內的群眾運動,都獲得了超過預期的成績。革命的群眾運動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這可能帶來一種副產物,助長人民輕視一切法制的心理,這也就增加了黨和國家克服這種心理的困難?!保?4]485-486

        法制對革命運動的重要作用十分明顯,對此,董必武也看得很清楚,他曾指出:“無可質疑的,我們人民民主法制在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斗爭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沒有地方各級黨委和黨員同志對法制的尊重和正確運用,法制的作用是顯現(xiàn)不出來的?!保?4]484然而,不幸的是,隨著建國初期革命運動的如火如荼,革命運動與法制的問題終究還是沒有處理好,革命運動與法制之間本質上的“冰火”關系的邏輯悖論最終使革命運動拋棄了法制[6]136-137。“反右”及文化大革命也給新中國、中國人民及中國的法制帶來了永難抹去的傷痛。

        改革開放之后,特殊年代的運動雖然褪去了革命的顏色,也弱化了群眾的色彩,但運動仍然間斷地繼續(xù)著。我國于1983年、1996年、2001年及2010年先后展開了多次全國性或較大區(qū)域范圍內的嚴打整治和“打黑”行動①比如近年重慶等地發(fā)起的“打黑”運動以及“打四黑、除四害”專項整治運動等。應當承認,基于目前我國的國情,運動式的社會治理方式在一定時間、一定區(qū)域內的存在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對于重慶的“打黑”運動,中央也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肯定。。這些運動有其必然性與必要性,犯罪率的持續(xù)攀高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的建設。但是,運動也有其底線,“打黑”必須依法進行、遵守程序,當“打黑”不再只是“黑打”,當“打黑”不再只是打掉規(guī)矩和制度的時候,運動或許才是可以有限度地容許的。

        2012年伊始,廣東也提出要“打黑”②廣東2012年2月9日召開“三打兩建”工作會議,提出要打出聲威,打出效果,做到“釜底抽薪”、“直搗黃龍”,破除一切障礙和阻力,打掉涉黑犯罪團伙背后的“關系網(wǎng)”、“保護傘”,徹底鏟除非法犯罪土壤。參見胡鍵、岳宗:《汪洋 朱小丹部署打擊欺行霸市:要打出聲威 打出效果》,南方日報,2012-02-10.。可以預料的是,通過運動的社會治理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還將存在,然而,邁向法理型統(tǒng)治③法理型統(tǒng)治是韋伯所提出的一種合法性理想類型,法理型統(tǒng)治的基礎是一套邏輯一致的法律規(guī)則以及得到法律授權的行政管理人員所發(fā)布的命令,它不依賴于與個人有關的身份或屬性,是一種非人格化的統(tǒng)治,它的典型代表是法治國(Rechtstaat)。、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是我國法治現(xiàn)代化的必然選擇。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筆者建議,第一,“打黑”必須依法進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我國建國初期的群眾運動雖說不是完全無規(guī)可循,但這些規(guī)范性文件基本上都不是專門的刑事法律法規(guī),主要是中央指示、“五年計劃決議”、“農業(yè)發(fā)展綱要”等,這顯然是不完備的,導致了運動的擴大化和一些冤假錯案。有鑒于此,一方面,我國應當為《律師法》的實施制定更為具體可行的保障措施,比如具體規(guī)定看守所和司法機關違反《律師法》的法律責任,以維護律師會見當事人、調查取證等權利。另一方面,應當盡快修改并出臺新的《刑事訴訟法》,這方面的工作我們正在做④2011年8月24-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初次審議了《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對犯罪嫌疑人和律師的權利都做了有益的改進,比如排除了“毒樹之果”,規(guī)定不得強迫犯罪嫌疑人自證其罪,等等。這些規(guī)定都將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冤假錯案。第二,應當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按蚝凇苯K究不是社會問題的治本之策,要避免打黑運動的發(fā)動還必須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按蚝凇钡谋举|就是要割斷權力與資本的勾結,鏟除了黑社會背后的保護傘。這就必然要求對政府權力進行法律規(guī)制,防止公權力的濫用。

        [1] 陳新.董必武:革命家與法學家的完美結合[M]//孫琬鐘,應勇.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347.

        [2] 董必武.關于改革司法機關及政法干部補充、訓練諸問題[M]//董必武法學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法學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 黃文藝.1952-1953司法改革運動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4(4):37.

        [4] 董必武.關于整頓和改造司法部門的一些意見[M]//董必武法學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法學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 董必武.論加強人民司法工作[M]//董必武法學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法學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 強世功.法制與治理——國家轉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7] 董必武.一年來中央人民政府在政治法律方面的幾項重要工作[M]//董必武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8] 董必武.關于肅清一切反革命分子問題[M]//董必武法學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法學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21.

        [9] 董必武.五年來政治法律工作中的幾個問題和加強守法教育問題[M]//董必武法學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法學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71.

        [10]張鳴.執(zhí)政的道德困境與突圍之道——“三反五反”運動解析[J].二十一世紀,2005(12):57.

        [11]劉德軍.“三反五反”運動再考察[J].天府新論,2009(3):131.

        [12]董必武.在軍事檢察長、軍事法院院長會議上的講話[M]//董必武法學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法學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97.

        [13]董必武.關于黨在政治法律方面的思想工作[M]//董必武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14]董必武.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法制,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M]//董必武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15]董必武.更好地領導政府工作[M]//董必武選集編輯組.董必武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董必武.建設華北,支援解放戰(zhàn)爭[M]//董必武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30.

        [17]董必武.論新民主主義政權問題[M]//董必武文集編輯組.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41.

        [18]董必武.論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8.

        猜你喜歡
        董必武法制革命
        董必武嚴律教子
        中外文摘(2022年20期)2022-12-17 13:01:44
        董必武清廉為政
        新長征(2019年10期)2019-09-10 07:22:44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法制報道“負效應”的規(guī)避與防范
        新聞傳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2
        關于法制新聞的幾點認識
        新聞傳播(2016年22期)2016-07-12 10:09:55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醫(yī)養(yǎng)結合亟須法制規(guī)范
        人生十六七(2015年7期)2015-02-28 13:08:46
        董必武視察時罷宴
        黨史縱覽(2013年8期)2013-04-29 15:40:10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小说|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精品三级精品av网址|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出来呀| 成人无码h真人在线网站|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 国产人妻熟女呻吟在线观看| 中国女人做爰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免费在线av一区二区| 手机看片自拍偷拍福利|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 女高中生自慰污免费网站| 国产自拍在线视频观看| 女人无遮挡裸交性做爰| 欧洲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黄片午夜免费观看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不卡|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观看|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产91| 亚洲av国产精品色a变脸| 久久黄色视频|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擦边 | 福利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