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國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量表編制*

        2012-03-08 02:56:48王世華
        關鍵詞:校報工作者維度

        王世華,陳 紅

        (1.重慶工商大學 宣傳部,重慶 400067;2.西南大學 心理學院,重慶 400700)

        一、問題提出

        2010年7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公布了首次全國高校校報評估結果。這次評估歷時一年多,盡管重點評價的是“報紙”,但由此反映出來的關于辦報人員的問題,諸如人手短缺、角色沖突等問題引起了業(yè)界的廣泛關切[1]。正是基于這一背景,我們啟動了針對高校校報編輯[注]按照教育部文件和業(yè)界慣例,這里的“高校校報編輯”是高校校報一線從業(yè)人員的統(tǒng)稱,新聞采寫、編輯、校審是他們的主要職責。的首次全國抽樣調(diào)查,力圖透析這一群體的部分心理狀況,為進一步改進校報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

        (一)研究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的意義

        高校校報編輯作為高校新聞報刊的從業(yè)人員,既是新聞工作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具有顯著的雙重角色。

        就新聞工作者而言,傳播者的心理是傳播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之一,但相比受眾的心理,對傳播者心理的關照仍十分不足。Endres早在1988年就發(fā)現(xiàn)新聞室的工作壓力(Newsroom stress)對日報90%的新聞工作者造成影響[2]。近年來,國內(nèi)一些研究者(魯澤,2001;袁力等,2007;曹茹,2008;任敏卿,2009)通過調(diào)查或引用媒體或協(xié)會等機構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研究也顯示,新聞從業(yè)人員屬于高壓力群體。然而,與新聞工作者壓力巨大的現(xiàn)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nèi)研究者對新聞工作者壓力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研究文獻數(shù)量少,實證研究則更少;二是多以定性分析為主,研究者們都強調(diào)新聞工作者壓力巨大,但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很少;三是壓力量表已經(jīng)細分到多個特定的群體,但新聞工作者壓力測量工具僅見一例。盡管《壓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適用于不同的職業(yè),但其無法尋找不同職業(yè)群體的壓力源。編制高校校報編輯這一細分群體的壓力問卷,有利于完善和豐富新聞工作者的壓力研究。

        和新聞工作者一樣,盡管眾多學者(Dunham,1976;David和Eadion,1995;、徐志勤,2007;賴恒靜等,2010)的研究表明,教育工作者也是高壓力群體,但國內(nèi)的現(xiàn)有研究主要關注的是中小學教師,較少涉及高校教師,而以高校校報編輯為研究對象的則僅有1例,但也局限于很小范圍的抽樣,針對全國范圍內(nèi)的調(diào)查研究未見報告。

        顯而易見地,由于具有雙重角色,針對新聞工作者或高校教師的壓力測量工具,它們都不適用于高校校報編輯。還應該看到,高校校報編輯作為新聞工作者,在“高校校報是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機關報”的定位以及“黨委領導下的總編輯負責制”下,盡管他們也遵循新聞規(guī)律,但很難不站在校方立場說話,更難以針對校方開展批評報道,因此他們的新聞專業(yè)主義無疑是缺乏的。而作為教育工作者,他們的主要職責不是“教書育人”而是“辦報育人”。這種角色沖突使得這個群體逐漸被邊緣化,從而也使得他們被學界遺忘了。然而,有意義的是,“角色沖突”本身就是工作壓力(源)的一種[3],那么具有雙重角色的群體與單一角色群體相比,它們的壓力和壓力源又有著怎樣的不同?這是很有必要通過實證研究去嘗試解答的。

        基于上述認識,我們認為針對這一群體的工作壓力研究是必要的,這不僅能拓展、完善針對新聞工作者和高校教師的壓力研究,其結果也將為后續(xù)研究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定量研究提供參考工具。

        (二)工作壓力的定義

        壓力(Stress)的概念在20世紀30年代,由加拿大生理學家漢斯·塞爾耶(Hans Selye)首次提出。之后的幾十年間,關于壓力的研究備受各國學者的關注,工作壓力(Job Stress)也由壓力衍生而來。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領域對壓力和工作壓力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和觀點。西方早期文獻中有關壓力概念的研究大體有兩條主要線索:從主客觀角度和從客觀角度[4]。從主觀性出發(fā),壓力被定義為諸如壓力感受、壓力反應等[5]。例如被試回答:“巨大的壓力讓我身心疲憊?!睆目陀^性出發(fā),壓力被定義為壓力源——消極生活事件和日常煩擾等[6]。例如被試回答:“繁重的工作讓我感到壓力巨大?!眽毫ρ芯康暮诵膯栴}是壓力源的評定[7]。要測量高校校報編輯特有的壓力,首先要考慮壓力的客觀性問題,即尋找高校校報編輯的壓力源;但同時也要考慮壓力的主觀性問題,即測量高校校報編輯所感受到的壓力大小。基于此,本文采用現(xiàn)代比較公認的壓力概念,即Lazarus和Folkman(1991)關于壓力的定義。這個定義認為壓力是“刺激—反應”之間的作用[8]。即,個人感受到的壓力存在于主客觀的相互作用之中。在研究中,本文的具體操作是:設計的測量題目均為客觀性問題,問卷回答則是主觀性的。

        二、方法

        (一)被試

        1.訪談被試

        重慶市高校校報編輯18名(其中男性8名,女性10名;已婚13人,未婚5人;21~30歲7人,31~40歲5人,41~50歲3人,50歲以上3人;周報編輯0人,旬報編輯3人,半月報編輯12人,月報3人)。

        2.開放式問卷被試

        來自國內(nèi)部分地區(qū)的高校校報編輯80名(其中男性35名,女性45名;已婚58人,未婚22人;21~30歲30人,31~40歲25人,41~50歲17人,50歲以上8人;周報編輯15人,旬報編輯35人,半月報編輯16人,月報編輯14人)。

        3.預測和正式實測被試

        面向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329所高校發(fā)放問卷500份,測試時間為2010年7月至9月。其中,東部沿海地區(qū)[注]參照區(qū)域經(jīng)濟學劃分標準,本文認為東部沿海地區(qū)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西部地區(qū)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中部地區(qū)包括山西、內(nèi)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高校181所,占55%;中部地區(qū)高校56所,占17%;西部地區(qū)高校87所,占26.5%;未知地區(qū)高校5所,占1.5%;A類高校(985、211院校)49所,占14.9%;B類高校(一般本科院校)187所,占56.8%;C類高校(高職、??圃盒<蔼毩⒃盒?89所,占27.1%,未知類別高校4所,占1.2%。

        回收問卷420份,剔除無效問卷共得402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0.4%。將402份有效問卷按學校全稱命名(同一學校在校名后加上序號區(qū)分)、排序、編號,然后按編號的奇偶分為兩半,一半用來對作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半用來作信效度分析。

        402名被試的人口統(tǒng)計學指標見表1。

        表1 問卷調(diào)查對象人口學特征表

        續(xù)表

        (二)程序

        首先對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厘清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源的大致緯度。然后進行訪談和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是:“作為校報編輯,在工作中,如果您感覺到有壓力,請您說出至少5件最能讓您體驗到壓力的事(請排序)!”。經(jīng)過對訪談記錄和調(diào)查結果進行整理、編碼、統(tǒng)計、篩選,獲得31個語義重復頻率較高的關鍵詞。隨后根據(jù)建立項目庫的原則和方法,確定31個項目組成項目庫;內(nèi)容初步確定為6個維度:職業(yè)發(fā)展、工作特征、領導支持、工作負荷、生活保障、行業(yè)競爭;編制出包含32個項目的“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初始問卷”(問卷末加入了一道對壓力作整體評價的題項),采用四點計分(0、1、2、3)。接下來在初始量表的前面加入指導語和人口學變量資料,發(fā)放初始問卷500份,回收問卷并用SPSS15.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測驗的KMO值為0.848,Bartlett球度檢驗卡方值為1730.37,自由度為253,p<.001,因此,可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

        表2 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初始問卷因素負荷矩陣

        由表2可得知,該問卷經(jīng)分析后,剔除了9個題項,一共得到23個題項,每個題項的因子負荷在0.480~0.861之間,共同度在0.488~0.815之間,總貢獻率為62.77%。該問卷由6個因素構成,依據(jù)所包含項目的內(nèi)容,分別命名為職業(yè)發(fā)展、工作特征、領導支持、工作負荷、生活保障、行業(yè)競爭6個維度。

        “職業(yè)發(fā)展”由5個題項(S19、S21、S24、S26、S28)構成,其貢獻率為13.03%;“工作特征”由4個題項(S4、S12、S13、S20)構成,其高效率為12.93%;“領導支持”由6個題項(S3、S5、S9、S10、S16、S31)構成,其貢獻率為12.71%;“工作負荷”由3個題項(S1、S17、S18)構成,其貢獻率為8.90%;“生活保障”由2個題項(S25、S27)構成,其貢獻率為8.41%;“行業(yè)競爭”由3個題項(S7、S23、S30)構成,其貢獻率為6.79%。

        根據(jù)構想的理論維度以及初始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最后形成包括6個維度、23個題項的正式量表,下稱“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量表”。

        (二)信度檢驗

        本研究以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同質性信度,Cronbacha α系數(shù))來鑒定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量表的信度。結果見表3。

        表3 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

        由3可知,該問卷總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為0.885,除了“行業(yè)競爭”這個因素稍低外,其他因素均在0.7~0.9之間,表明該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比較高,作為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的測量工具是穩(wěn)定可信的。

        (三)效度檢驗

        本研究采用因素間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檢驗問卷的構想效度。

        1.因素間的相關系數(shù)

        根據(jù)心理測量理論,問卷的各個維度之間應該具有中等程度的相關,如果相關太高,說明維度之間有重合,有些維度可能并不必要;如果各維度之間的相關太低,說明測量的是一些完全不同的心理品質。心理學家Tuker指出,一個良好的問卷結構要求維度與測驗的相關在0.3~0.8之間,各維度之間的相關在0.1~0.6之間[9]。因此以各因素之間的相關、各因素與問卷總分間的相關來估計問卷的結構效度。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量表各因素與總分之間的相關

        由表4可得,“職業(yè)發(fā)展”與“工作特征”“領導支持”“工作負荷”“生活保障”呈中等相關,與“行業(yè)競爭”相關微弱;“工作特征”與“領導支持”“行業(yè)競爭”相關微弱,與“工作負荷”中等相關,與“生活保障”無關;“領導支持”與“工作負荷”“生活保障”微弱相關,與“行業(yè)競爭”中等相關;“工作負荷”與“生活保障”和“行業(yè)競爭”微弱相關;“生活保障”與“行業(yè)競爭”微弱相關;除“生活保障”與壓力總分中等相關外,其他的5各因素均與壓力總分呈高相關。各個因素與總分的相關均高于各個因素之間的相關,表明該問卷結構比較合理,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2.驗證性因素分析

        通過探索性因素得到的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模型,可以進一步通過驗證性因素分析確定模型與實際數(shù)據(jù)的擬合,從而檢驗理論模型的正確性。應用驗證性因素分析評價模型的適合性時,主要考慮以下檢驗標準:(1)χ2檢驗,以考察理論模型與觀察模型的擬合程度,適用于模型的解釋力。一般以χ2/df作為替代性檢驗指數(shù)。公用的模型與數(shù)據(jù)的擬合標準χ2/df的值小于2比較理想。(2)擬合指數(shù),常用的擬合指標有“擬合良好性指標GFI”“比較擬合指標CFI”等。GFI、CFI、IFI等擬合指標的數(shù)據(jù)值一般都局限于0~1之間,越接近1,表示理論模型越能說明原始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系,模型的擬合程度越好;GFI、CFI、IFI等指標>0.80,認為理論模型與數(shù)據(jù)擬合達到統(tǒng)計要求。此外,若RMSEA取值在0.05以下優(yōu)良,在0.05~0.08之間良好。

        以AMOS7.0做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各項擬合指標如表5所示:

        表5 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六因素模型的擬合指數(shù)

        從表5中可得知,χ2/df小于2,說明該模型擬合度理想,可以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GFI、IFI、CFI指標都在0.85以上,尤其是IFI與CFI,更是在0.9以上,RMSEA指標小于0.08,這說明該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結構效度較好。

        四、討論

        (一)關于編制過程

        通過訪談和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初步發(fā)現(xiàn)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的理論維度,并根據(jù)建立項目庫的原則和方法,最終確定31個項目組成項目庫。在此基礎上,經(jīng)征求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專家意見,并請重慶工商大學一名主任編輯審讀,編制出包含32個項目(問卷末加入1道整體評價題)的“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初始問卷”。發(fā)放問卷時,為確保問卷的有效回收率并降低未應答率,我們采取匿名調(diào)查,并通過電話和函件與被抽取的高校報社(校報編輯部)負責人取得了聯(lián)系,并獲得了廣泛的支持。測試結束后,經(jīng)探索性因素分析刪除了“S2:組稿存在困難”“S6:沒有時間進行科學研究”等9個不符合要求題項。結果表明,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源主要來自6個方面:職業(yè)發(fā)展、工作特征、領導支持、工作負荷、生活保障、行業(yè)競爭。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表明,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因素間的相關系數(shù)和驗證性因素分析表明,結構效度良好??傮w上看,心理測量學指標的結果值接近理想狀態(tài)。

        (二)關于量表結構

        因素分析結果表明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有6種來源,這與王馨竹等(2010)編制的“新聞工作者職業(yè)壓力問卷”的結構(由組織特征、工作特征、工作負荷、人際關系、個體因素、社會評價6個維度構成[注]王馨竹,常若松.新聞工作者職業(yè)壓力問卷的編制.心理學探新,2010(5):87。)基本一致,其中有2個維度完全重合(“工作特征”“工作負荷”),有3個維度所反映的本質內(nèi)容是一致的(“職業(yè)發(fā)展”與“組織特征”“生活保障”與“個體因素”,“領導支持”和“人際關系”)?!靶袠I(yè)競爭”沒有在后者的維度中出現(xiàn),這可能是因為在一個封閉而狹小的范圍內(nèi)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競爭十分明顯(高校校報受到校園新聞網(wǎng)的沖擊十分巨大[10]),同時校報編輯還面臨與教育工作者同行在晉升、職稱、考評等方面的競爭。6個維度中沒有后者的“社會評價”維度(這一維度在醫(yī)護、警察等行業(yè)人員工作壓力源中均有體現(xiàn)),可能是因為高校校報在相對封閉的范圍發(fā)行,受到社會的關注不大,同時校報工作比起教學、科研等高校其他工作相對弱勢,不太會引起師生的關注和詬病,自然其從業(yè)人員的壓力與社會評價關系不大。

        進一步與李虹(2005)編制的“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包含工作保障、教學保障、人際關系、工作負荷、工作樂趣5個維度[注]李虹.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編制及其信效度指標.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4):106。)進行了對比,也發(fā)現(xiàn)一些異同。表現(xiàn)在:依據(jù)反映的內(nèi)容,有3個維度重合(“工作保障”與“生活保障”,“人際關系”與“領導支持”,“工作負荷”與“工作負荷”),“教學保障”與“工作特征”盡管所反映的具體問題幾乎完全不同,但本質上都體現(xiàn)了本行業(yè)的特征。此外,都出現(xiàn)了看似與“工作”不相關的題項,比如前者“工作保障”中的“養(yǎng)老問題”“害怕生病”,本文“生活保障”中的“房貸壓力大”“住房緊張”,但這些問題都與工作的福利待遇有關,作為搞好工作的前提是很正常的。

        通過與“新聞工作者職業(yè)壓力問卷”和“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結構和題項對比,正好印證了我們的假設:針對新聞工作者或高校教師的壓力測量工具,它們都不適用于高校校報編輯,盡管有一些共性,但高校校報編輯顯然有著特殊的壓力。

        (三)關于壓力源

        盡管高校校報編輯既是新聞工作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具有顯著的雙重角色;盡管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量表的緯度與新聞工作者工作壓力量表、高校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緯度均有一定的共性,但研究顯示,這一群體壓力源的具體內(nèi)容并非兩個群體壓力源的簡單相加,而是具有自身的獨特性。

        (四)關于被試的代表性

        402份有效問卷覆蓋了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291所高校,地域分布廣泛。盡管樣本的絕對數(shù)量不算大,但相對數(shù)量卻是相當大的。在291家樣本高校校報中,具有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的高校校報有228家,占78.35%。最近兩年未見全國高校校報及從業(yè)人員總數(shù)的權威報告,參考2010年《中國高校校報史略》稱“據(jù)新聞出版總署統(tǒng)計,2008年,全國公開出版發(fā)行報紙1 943種,同時公開出版的有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的校報有799種”[11],同時鑒于“十一五”期間新聞出版總署明確限制發(fā)展高等學校校報類報紙,據(jù)此可以推測,最近6年具有國內(nèi)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的高校校報數(shù)量不會有明顯增加,因此本次調(diào)查涉及的具有統(tǒng)一刊號的228家報紙約占全國此類報紙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鑒于此,可以認為樣本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研究結果可以在全國范圍內(nèi)使用。

        五、結論

        本研究得到以下三點主要結論: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包括“職業(yè)發(fā)展”“工作特征”“領導支持”“工作負荷”“生活保障”“行業(yè)競爭”6個維度;本研究編制的“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夠作為測量高校校報編輯工作壓力的有效工具;作為具有雙重角色的特殊群體,高校校報編輯的工作壓力源并非新聞工作者工作壓力源和高校教師工作壓力源的簡單相加。

        [參考文獻]

        [1]王世華.我國高校校報及從業(yè)人員發(fā)展狀況調(diào)查[J].新聞界,2011(4):42.

        [2]Endres F F. Stress in the newsroom at Ohio dailies[J]. Newspaper Research Jouranl, 1998(10):1-14.

        [3]Caplan R D, Cobb S, French J R P Jr, Van harrison R, Pinneau S R Jr. Job demands and worker health:Main effects and occupational differences[M]. Washington, 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5.

        [4]李虹.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編制及其信效度指標[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4):106.

        [5]Pearlin L. Life strain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adults.In AMonat, RLazarus (eds.), Stress and Coping[M]. New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1982.

        [6]Kanner A, Goyne J, Schaefer C, Lazarus R. Comparison oftwo modes of stress measurement: Daily hassles and uplifts versus majorlife event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981(4): 1-39.

        [7]Anderzen I,Arnetz B B. The impact of a prospective survey-based workplace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employee health,biologic stressmarkers, and organizational productivity[J]. Jour-nalOccupation Environment, 2005(47):671-682.

        [8]Lazarus R S, Folkman S. The concept of coping. In Monat&Lazarus (eds.), Stress and Coping[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91.

        [9]戴忠恒.心理教育與測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10]王世華.高校新聞媒體融合路徑研究[J].新聞界,2010(4):45-46.

        [11]魏國英,方延明,湯繼強.中國高校校報史略[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校報工作者維度
        關愛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們
        ——致敬殯葬工作者
        黃河之聲(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融媒體背景下大學校報生存淺議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經(jīng)”
        近代《私立嶺南大學校報》足球報道內(nèi)容剖析
        運動(2016年6期)2016-12-01 06:34:04
        新形勢下高校校報輿論引導困境及解決策略初探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光的維度
        燈與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久久av不卡人妻出轨一区二区| 久久网视频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中文字幕精品人妻av在线| 亚洲女人的天堂网av| 国产伦人人人人人人性|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美女视频很黄很a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成人综合网|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看| 色视频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国产AV一区二区|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男女做爰猛烈啪啪吃奶动| 欧美亚州乳在线观看|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久久|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五月天丁香久久| 亚洲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麻豆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一级免费| 国产情侣自拍一区视频| 手机看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激情 小说 另类| 暴露的熟女好爽好爽好爽|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天天操夜夜操| 久久免费网站91色网站| 二区三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人妖系列视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狠狠久久久久综合网| 男女性搞视频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