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偉
在一次對學科教學情況做調(diào)查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高年級學生開始抱怨作文課讓他們頭疼。有學生居然說:“‘榨文課‘榨文課,把我油都要榨干了?!边€有學生坦言:“作文之難,難于上青天啊?!比绱宋窇肿魑?,患上“作文課恐懼癥”的學生絕非個別。要讓學生趕走恐懼而愛上作文課,絕不能一蹴而就,在學生身處低年級時就得巧妙引領,夯實基礎。
教育也應“無痕”。當受教育者感覺到是在受教育時,教育的效果已經(jīng)減半。所以我們在有目的地進行作文訓練時,最好也能“潤物細無聲”。例如,我在讓一年級的學生用“有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時,這樣引導:“天上的白云總喜歡和小朋友們玩‘魔法變變變的游戲,你能用上‘有的……有的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說給大家聽嗎?比比誰說得最美?!币粫海N豐富比喻色彩的句子層出不窮。如:白云在天上飄呀飄,有的像芭比公主的紗裙,有的像小天使的翅膀,好美呀;白云有的像柔軟的絲綢,有時候像溫暖的小棉毯,我好喜歡啊……然后,我又問學生:“夏天到了,荷花池里會是什么樣呢?”有個學生說“荷花開了,小動物們都來慶祝,有的彈琴,有的敲鼓,有的高歌,真熱鬧啊?!绷硪粋€學生說:“荷花仙子們有的在低頭擺弄裙子,有的在翩翩起舞,可美了?!睂W生們的原創(chuàng)發(fā)言,真是精彩至極。并不是到此為止,接著我則讓學生們自創(chuàng)場景進行描述。學生們有的用該句式形容午休時同伴表現(xiàn),有的形容春天美景,各不相同的內(nèi)容,人人說得興高采烈。但是如果換成我直截了當?shù)卣垖W生造句,他們的熱情定然大打折扣,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
再如,我在對學生進行“怎樣描寫才具體”的訓練時,我先出示一句話:夏天真熱啊。然后用幾句不帶“熱”字的話進行渲染:“驕陽似火,氣溫越來越高,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火辣辣的太陽灼烤著大地,水泥地都要冒煙了。母雞耷拉著翅膀,小狗不停地吐舌頭,蟬不知如何是好,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就連往日里生機勃勃的狗尾巴草也無精打采地低下了頭。平時熱鬧非凡的籃球場連一個人影也見不著。”學生們認真地傾聽、檢查后,頓時把我佩服得不得了。而后我激他們也嘗試練習,我要求學生們把“冬天真冷啊”這句話說具體,只許說冷的現(xiàn)象,不許說出“冷”字。我先開個頭:“冬天真冷啊!”有學生馬上接口:“西北風呼呼地吹著,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起來?!蔽伊⒓催M行表揚,鼓勵他們繼續(xù)可以說冷景。于是又有學生說道:“河里凍上了厚厚的冰,玻璃窗上結滿了美麗的冰花?!闭f了寫景的,又有學生說人的穿著打扮了:“同學們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絨服,戴上了羊毛帽子和手套,我還圍上了柔軟的圍脖?!边€有學生站起來說:“我的臉蛋凍得像個紅蘋果,小明的手凍得像個胡蘿卜,我們一邊往手上呵熱氣,一邊使勁地跺著腳?!边€有補充道:“風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難受。”也沒帶“冷”字!這樣的練習,學生們都覺得很有趣,也很有意思,練習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們后來說的“爸爸真高啊”的具體句子可一點兒也不比我說的遜色。這樣的練習,我們是經(jīng)常性地進行的,大部分由我起個頭,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豐富內(nèi)容。
另外,給空間就是給發(fā)展。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需要,并多給他們創(chuàng)建自主活動的舞臺,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我不由想起那則耳熟能詳?shù)奶障壬岆u吃米的故事。1938年,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演講時,抱去一只公雞,又從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按著雞頭逼著它吃米,雞只是啼叫不吃。他把掰開雞的嘴,把米硬塞進去,雞掙扎著還是不吃。后來,他把手松開,把雞和米都放在講臺上,不一會雞就開始吃米了。陶先生以此批評了“強迫學生去學習”的做法,強調(diào)要啟發(fā)學生“自覺地學習”。教學就如喂雞吃米一般,只有在寬松的氛圍中,當學習成為自身的需要時,學生才會沒有恐懼,學習才能產(chǎn)生效果。例如,繪本課《我爸爸》的教學,學生們都感覺輕松愉快,在課堂上即興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讓學生們意猶未盡。于是,我趁勝出擊,設計了寫作教學訓練課。我找到了與《我爸爸》風格論調(diào)一致的繪本《我媽媽》,欣賞完畢,在學生們激情四溢、口欲言筆欲書之際,發(fā)給他們事先準備好的圖畫本,告訴他們可以仿照兩本繪本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圖畫書,當一回小畫家、小作家。學生們對于這樣的作業(yè),沒有丁點的排斥、恐懼,個個非常喜歡。學生們創(chuàng)作出了詼諧有趣的《我爺爺》,和藹可親的《我奶奶》,高大勇猛的《我哥哥》,溫柔可人的《我老師》、《我姐姐》等。家長會上,我把學生們的原創(chuàng)作品拿出來請大家欣賞,大人們都激動不已,都說想不到學生的想象力會那么多姿多彩。
尤其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把課堂教學看作是一個句號,而應給學生一個充滿遐想的省略號,應留給學生一片未曾開發(fā)的灘涂,讓學生自由去耕耘。學習《蘑菇該獎給誰》這篇童話時,當讀到“清晨,兔媽媽出門采蘑菇,臨走時囑咐兩個學生要好好練習跑步”時,我請學生看著書上插圖1、2想想兔媽媽走了以后,小黑兔與小白兔是怎樣做的。學生們通過觀察、想象,編出的故事合理動聽,為課文學習厘清了頭緒。學完《蘑菇該獎給誰》,我再請學生續(xù)編故事:“懂得了道理以后的小黑兔會怎樣做呢?”隨即在班上開展了“想象的天空——故事秀”,學生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編出的故事令到場的家長為之興奮,看著那些神采飛揚的學生,誰能說這里沒有明天的王剛、楊瀾呢?
教師在起步作文教學中善于做到無痕引領,對夯實學生作文基礎將會起很大作用,愿我們用心呵護好那一顆顆幼小心靈,做好他們基礎作文的保駕護航者。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北興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