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菁 雋 永
(54)流言蜚語 散布流傳的沒有根據(jù)的話(多指誣蔑、誹謗、挑撥性的背后議論)。也說“蜚流之言”。(流言:到處流傳的無稽之談。蜚,《說文》:本指蚱蜢類昆蟲。段注:“蜚,古書多假為飛字?!保?/p>
流言飛語 同“流言蜚語”。語出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修鱗》:“流言飛語,何足憑信。”(飛,《說文》:“飛,鳥翥也?!币曛革w行、快速,再引申表意外的,憑空而來的。“流言”和“飛語”同義,此為同義復指構(gòu)詞)
(55)樂陶陶 形容非常快樂的樣子。(陶陶:快樂的樣子。如:“陶陶度浮世”)
樂淘淘 同“樂陶陶”。語出明·陳大聲《醉花陰·秦淮游賞》:“金縷又歌,象板又催,樂淘淘盡 沉醉歸。”盧摯《蕭娥》:“煬帝荒淫,樂淘淘鳳舞鸞歌。”(淘淘:和樂的樣子)
(56)齜牙咧嘴 露出牙,咧開嘴。形容①兇狠難看的樣子。②疼痛難受的樣子。(齜[音“資”]:露出牙。咧:口微張,唇角向兩邊伸展)
齜牙裂嘴 同“齜牙咧嘴”。語出楊朔《熔爐》:“吃飯一拿起飯碗,就齜牙裂嘴裝鬼臉……”(裂,音同“咧”;物件的兩部分向兩邊分開,如“裂著懷”)
牙裂嘴 同“齜牙咧嘴”。語出《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咱們內(nèi)廚房的老尤擦刀來著,手上拉了個大口子,~的嚷疼?!保?:又讀“資”。用同“齜”。注意,過去還有“呲牙咧嘴”寫法?!兜谝慌愺w字整理表》將“呲”讀“資”時歸為“齜”的異體字,已廢止。讀“疵”音,做“訓斥”解時為規(guī)范字)
(57)獨樹一幟 單獨地樹立起一面旗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或一派。(樹:樹立;豎,直豎。樹立:建立;建樹;直立,豎立)
獨豎一幟 同“獨樹一幟”。語出清·吳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文琴連忙在衣袋里掏出一個時表……雖不十分貴重,然而在燈謎贈彩中,也算得獨豎一幟的厚彩了?!鼻濉ぴ丁峨S園詩話》第三卷:“余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獨豎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保ㄘQ:直立;樹立)
(58)揚長而去 形容大模大樣地離去。(揚長:大模大樣的樣子,多用于對人表示不滿意而離開的場合。如“揚長抽身”“揚長過市”)
徉長而去 同“揚長而去”。也作“佯長而去”“佯常而去”。語出《紅樓夢》第十二回:“說畢,徉長而去?!薄缎咽酪鼍墶啡寤兀骸八狭四槪f了一聲多謝,拱了一拱手,佯長而去?!标P(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那大蝴蝶兩次三番只在花叢上飛,不救那小蝴蝶,佯常飛去了?!保ㄡ?,通“佯”。佯:裝模作樣或得意的樣子。佯長、徉長、佯常為全等異形詞)
三、已整理規(guī)范型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確定338 組全等異形詞(另含非規(guī)范異體字的異形詞44 組)的推薦詞形。其中包括全等異形成語、俗語、固定詞組等48 組。分列于次(其中括號內(nèi)字為不規(guī)范的)。
按捺(納)不住 百廢俱(具)興
畢(必)恭畢(必)敬 出謀劃(畫)策
氣喘吁吁(噓噓) 獨角(腳)戲
發(fā)人深?。ㄐ眩?豐富多彩(采)
骨瘦如柴(豺) 歸根結(jié)底(柢、蒂)
鬼哭狼嚎(嗥) 喝倒彩(采)
紅彤彤(通通) 恍恍惚惚(忽忽)
渾(混)水摸魚 驕奢淫逸(佚)
叫花(化)子 絡(luò)(落)腮胡子
披星戴(帶)月 熱乎乎(呼呼)
殺一儆(警)百 濕漉漉(淥淥)
死心塌(踏)地 鋌(挺)而走險
烏(污)七八糟 無動于衷(中)
五彩(采)繽紛 五勞(癆)七傷
小題大做(作) 信口開河(合、喝)
一錘(槌)定音 一股(古)腦兒
義無反(返)顧 原原(源源、元元)本本
再接再厲(礪) 直截(接、捷)了當
正經(jīng)八百(擺) 指手畫(劃)腳
那么,教學、出版系統(tǒng)的人員如何對待、使用上述推薦的異形詞呢?教育部、國家語委和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等六部委先后發(fā)文(教語信[2002]1 號、2 號),明文規(guī)定:
1.各級各類學校、各教育出版和教育影視部門,要保證此規(guī)范(指《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下同——筆者)在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貫徹執(zhí)行。
2.教材和教學輔導讀物(含電子出版物)、教育報刊應(yīng)執(zhí)行此規(guī)范。現(xiàn)行教材再版時,應(yīng)依據(jù)此規(guī)范做技術(shù)性修訂;必須忠于原文的,應(yīng)對其中的非推薦詞形加注說明其推薦詞形。
3. 全國統(tǒng)一考試和各種升學考試,出題時暫不涉及異形詞;考生答題中使用了非推薦詞形,不影響評定成績。
鑒此,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上述“已整理規(guī)范型”中非推薦詞形,教師應(yīng)告知其推薦詞形并使用之,但不應(yīng)視為錯別字而扣分。對下述“四、待整理的全等異形詞語”(見下期),告知學生盡量選用人們一般常寫的詞形。同理,學生寫了非一般詞形,也不應(yīng)以錯別字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