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佩 軋春妹
(天津市傳染病醫(yī)院,天津 300192)
合同護士是隨著醫(yī)療改革產生的特殊群體,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合同護士已成為各大中型醫(yī)院護理隊伍的主力軍。在實際工作中,合同制護士與正式在編護士有所不同,其中凸現(xiàn)出如工作滿意度、職業(yè)壓力等各種問題給醫(yī)院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1]。近年來,國內有很多學者針對合同護士的工作現(xiàn)狀、職業(yè)壓力、生活質量等各方面進行了調研,本文就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對合同護士的生存狀況的各方面歸納總結,綜述如下。
1.1 年齡狀況 選取了北京、天津、貴州、山東、廣東、沈陽6個城市的14所三級甲等醫(yī)院中的合同護士的調查研究[2]顯示合同護士的年齡在22~48歲,平均26.2歲。多數(shù)學者的調查結果相近[3-4],在編護士年齡為21~55歲,平均36.0歲,合同護士年齡為19~41歲,平均26.0歲,且年齡在25歲以下的人數(shù)占60%以上,說明合同護士普遍比在編護士年輕。
1.2 學歷、職稱構成比狀況 有學者經調查得出36.3%的合同護士為本科以上學歷,73.7%為護師或以上職稱[2];北京市某二級甲等醫(yī)院[4]的合同護士中:中專學歷占41.59%,大專及以上占58.41%;護士職稱占60.40%,護師及以上占39.60%。烏魯木齊市某三級綜合醫(yī)院[5]臨床合同護士中,中專學歷者占17.7%,大專占71.5%,本科占10.8%;護士職稱者占86.7%,護師占11.7%,主管護師占0.5%。
1.3 戶籍狀況 有關戶籍地調查較少,一項多地多家醫(yī)院的調查[2]顯示,戶籍在工作所在地的占48.8%,外地占51.2%。
1.4 合同護士在全部護士中比重狀況 據2006年統(tǒng)計,在我國部分省市醫(yī)院,合同護士已占護士總量的1/3左右。廣州市某三甲醫(yī)院[6]的全體護士中,合同占46.54%,有的醫(yī)院近兩年來新入職的護士全部為合同護士,這提示合同制護士將是各級醫(yī)院尤其是大型綜合醫(yī)院以后護士的主要用工形式。
合同護士由于身份問題,她們總認為自己是臨時工,隨時都有被解聘的可能,時常有失業(yè)的危機感,沒有歸屬感和成就感,自卑感較強,思想不穩(wěn)定,對未來沒有信心,不能安心工作,有的甚至得過且過,從而使之心理失衡。張金蓮[7]對某醫(yī)院的合同護士和正式護士應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調查,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合同護士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心理問題各因子分高于正式護士,高于國內常模,提示合同護士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正式護士,也低于普通國人;究其原因,認為工資及福利待遇低,同工不同酬是影響合同護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1 工作滿意度構成狀況 唐湘鏵[8]對435名合同護士進行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愿調查分析后得出,其中滿意度最低的條目依次為:應該提高合同護士的收入(94.3%)、收入增長率不令人滿意(74.4%)、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70.8%)、希望醫(yī)生能更加尊重護士的知識和技術(66.2%)、有足夠的機會參與醫(yī)院的管理決策(65%)、有充分發(fā)展的機會,如晉升、繼續(xù)深造(60%),與期望的收入相比,合同護士得到的收入還算合理(54.3%)。而滿意度最高的條目依次為:認為從事護理工作確實需要較多的工作技能或專業(yè)知識(78.8%)、認為工作中所做的事情真的都很重要(61.4%)、工作中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57.4%)、在工作繁忙的時候,科室的護士都能互相幫助,并且全力以赴(52.7%)、本科室“等級觀念”不很強,能與經驗少或不同教育層次的人交往(52.3%)。一項對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的50名合同制護士現(xiàn)狀進行問卷調查,顯示90%的合同護士認為自己的收入與付出不相符[9],與正式護士待遇差別較大,主要是基本工資、房補及公積金和獎金上的差別,65%的合同護士護士認為白班的工作量相對較大,每天工作量超標,53.1%的合同制護士認為夜班的工作量較大,收入待遇與工作量之間的巨大落差是她們最不滿意的地方。
3.2 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愿相關性 唐湘鏵[8]將工作滿意度總得分與離職意愿總得分采用直線相關分析,結果表明該調查對象的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愿呈顯著負相關,說明工作滿意度越高的合同護士其離職意愿越低。調查還發(fā)現(xiàn)年齡、不同婚姻狀態(tài)、不同學歷、不同職稱、不同工作年限間工作滿意度和離職意愿無明顯差異。合同護士的不穩(wěn)定性是擺在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護理人員的離職是一個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它是造成護理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0]。北京的幾所醫(yī)院僅在2009至2010年護士流失占護士總數(shù)的8.4%左右。大部分學者[9-12]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即合同護士總收入普遍偏低,在離職原因選項中,薪酬因素(85.3%)和工作壓力大(83.3%)成為護士離職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他離職因素依次為工作環(huán)境因素(56.4%),晉職晉升空間因素(48.7%),人際關系因素(14.1%)等。隨著各項政策的不斷完善,合同護士的醫(yī)療保險和養(yǎng)老保險基本可以保障,但仍有部分醫(yī)院沒有為合同護士繳納失業(yè)保險,生育險及住房公積金。
4.1 合同護士工作壓力源[4]合同護士主要壓力源是護理專業(yè)及工作方面的問題,其中,工資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社會地位低,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少,晉升的機會少為排在首位的壓力源。工作的無規(guī)律性、頻繁更換班次不僅易引起身心疾病,同時還對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動產生不良影響。另外,護士數(shù)量少,工作量大等也是重要壓力源。收入與正式職工存在較大的差距是目前合同護士迫于壓力而離職的一個主要因素。
4.2 合同護士職業(yè)壓力的影響因素 有調查顯示,79.5%合同護士表示沒有足夠精力照顧家庭,90%以上被調查護士認為日常休假基本可以調整疲勞狀態(tài),但沒有時間和精力參加娛樂活動以放松身體和心情緩解壓力[2]。影響合同護士職業(yè)壓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3-15]。不同等級醫(yī)院合同護士的職業(yè)壓力存在著差異,二級醫(yī)院合同護士的職業(yè)壓力高于三級醫(yī)院,另外,有調查[4]顯示,不同工作年限、婚姻、學歷對合同護士壓力的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職稱合同護士工作壓力源在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上,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師及以上人員壓力明顯高于護士,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面臨的壓力源不同,護師及以上職稱人員是病房和科室的業(yè)務骨干,不僅要對病房的護理質量負責,而且要承擔護理教學和科研任務,工作繁重,其壓力明顯高于低職稱的合同護士。
4.3 合同護士職業(yè)壓力與疲勞的關系 陳妙虹[6]等以疲勞評定量表、護士工作壓力量表調查廣州市某三甲醫(yī)院的235名合同護士,結果98.25%的合同護士符合慢性疲勞診斷標準,高于國內學者對社會人群的研究(22.9%)。隨著職業(yè)壓力水平的增加,個體疲勞得分增加,工作量太大是個體疲勞最強的工作壓力源關聯(lián)因素。護士超時工作現(xiàn)象嚴重,平均每班次超時1小時,且超時工作導致護士疲勞感增加[16]。
工作倦怠是一種與工作情境有關的心理上的綜合征,是個體無法應對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時,所產生的生理、情緒、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狀態(tài),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方面。李小妹等研究表明,護士工作壓力大,工作倦怠呈中高度水平。合同護士作為臨床護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承擔的工作負荷與工作壓力日益增大。聘用制護士的工作壓力呈中等水平[17],其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的發(fā)生率較高。情感衰竭、去人性化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國內護士(均P<0.01),而個人成就感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國內護士(P<0.01)[5];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合同護士年齡較小,工齡短,其基礎知識與專業(yè)技能掌握程度難以滿足臨床工作的需要,在高工作強度和高心理壓力的作用下,易使她們產生身心疲憊感。另一方面合同護士收入仍然低于正式護士,缺乏歸屬感與安全感、低自尊以及前途渺茫等負性心理體驗,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易導致合同護士產生工作冷漠感和低個人成就感。
6.1 合同護士社會支持現(xiàn)狀 社會支持是個體面對應激性事件時從外部獲得的物質和精神支持,主要是指來自家庭、親友和社會各方面在情緒上和物質上的幫助和援助。情緒性社會支持包括談話、傾聽以及表達關心和同情[18]。有學者[19]研究發(fā)現(xiàn),合同護士的主、客觀支持及社會支持總分得分均低于正式護士,但對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比正式護士高,這說明合同護士雖然多數(shù)背井離鄉(xiāng),獲得的社會支持不夠多,與正式護士相比人際關系方面處于劣勢,但卻能充分利用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態(tài)度非常積極。
6.2 社會支持與職業(yè)壓力的關系 社會支持對護士工作倦怠有重要影響作用[20],護士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越能耐受壓力,可減輕職業(yè)倦怠。只有體驗的或主觀感知到的支持才會對個體產生積極的影響。
生活質量是一個有文化依賴性的多維的概念,生活質量是指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與他們的目標、期望、標準以及所關心的事情有關的生存狀況的體驗。合同護士收入低,與正式護士同工不同酬,且健康狀況差,半數(shù)以上(占58.70%)的合同護士處于亞健康或經常生小病的狀態(tài)[21]。雖然合同護士相對正式護士較年輕,身體機能較好,且多數(shù)仍未結婚,沒有家庭的壓力有關系,但與國內普通人群生活質量比較,合同護士除生理機能外,總分和各維度的得分均低于普通人群,說明合同護士的生活質量值得關注。
隨著醫(yī)療系統(tǒng)“減員增效,定崗定編”的制度改革和緩解醫(yī)院臨床護士緊缺,合同護士成為護理隊伍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群體[22],且人數(shù)有不斷增長的趨勢。合同護士與正式護士這兩種不同編制的護士若在相同的工作環(huán)境下,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獲得的報酬不同,她們所承受的職業(yè)壓力不同,相應的就出現(xiàn)了諸如心理、社會支持、生活質量等各方面的不同。加強合同護士管理,提高合同護士待遇,實行同工同酬,同時注重人文關懷和情感教育,特別是精神心理、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輔導和幫助。有關部門應關注合同護士的發(fā)展,重視合同護士的作用,維護合同護士的合法權益,以促進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更加長遠的發(fā)展。
〔1〕章飛雪,王蓮月,陳春棉.民營醫(yī)院護理人員流失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7,14(1):43
〔2〕陳曉燕,鎖偉靜,韓繼紅.合同護士工作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1,25(11):3041-3042
〔3〕黃惠根,符霞,徐加加,等.廣東省三級醫(yī)院合同護士與在編護士的生活質量調查比較[J].護理學報,2011,18(11A):15-19
〔4〕向艷君,賽冬紅,馬偉光,等.合同護士工作壓力源及應對方式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9,9(3):13-15
〔5〕王理瑛,侯燕,顏萍.合同護士工作倦怠影響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8,23(18):49-51
〔6〕陳妙虹,程舒媛,林靜君,等.廣州市某三甲醫(yī)院合同護士疲勞與職業(yè)壓力的調查報告[J].衛(wèi)生研究,2011,40(4):535-537
〔7〕張金蓮.合同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對策[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6,38(11):1072-1073
〔8〕唐湘鏵.合同護士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愿調查分析及管理對策[J].當代護士,2007,(6):108-110
〔9〕林嘉麟,徐聘.對醫(yī)院合同制護士的狀況調查與思考[J].天津護理,2007,15(1):29-30
〔10〕鄭春芳,朱海利.515名臨床護士離職意愿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7(4):29-31
〔11〕李永鑫,李藝敏.護士倦怠與自尊、健康和離職意向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7,42(5):392-395
〔12〕萬筱玲.合同制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8,8(7):60-62
〔13〕Karahan A,Kav S,Abbasoqlu A,et al.Low back pain: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hospital staff[J].J Adv Nurs,2009,65(3):516-524
〔14〕Vanden Tooren M,Jonqe J.Managing job stress in nursing:what kind of resources do we need?[J].J Adv Nurs,2008,63(1):75-84
〔15〕Casado A,Castell anos A,Lopez-Fernandez Me.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oxidative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aging in nurses of an intensive care unit[J].Age(Dorder),2008,34(4):229-236
〔16〕徐朝艷,成守珍,陳妙虹,等.超時工作對護士疲勞感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0):41-43
〔17〕楊瀅,丁冬琴,阮小毛.聘用護士職業(yè)壓力與工作業(yè)績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8,23(2):4-6
〔18〕李紅.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研究進展[J].天津護理,2010,18(2):117-119
〔19〕陳妙虹,徐朝艷,成守珍.某三甲醫(yī)院合同護士社會支持及職業(yè)壓力的相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9):6-7
〔20〕李藝敏,李永鑫.護士工作倦怠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7,19(4):364-367
〔21〕遲春霞.6所大型醫(yī)院合同制護士維權情況調研報告[J].中國醫(yī)院管理,2007,27(6):12-14
〔22〕尹紅.護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研究現(xiàn)狀[J].天津護理,2011,19(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