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明
淄博市周村區(qū)城北中學 山東省淄博 255300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社會上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提出挑戰(zhàn)。如何讓培訓出來的學生更富有社會競爭力,更符合社會對于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道路??萍嫉牟粩噙M步為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作為信息技術成功體現的多媒體技術正悄然走進各級教育的課堂。對于這一新生事物,年輕教師紛紛嘗試體驗,從中獲得很多的成功經驗。
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入門階段,非常的關鍵。然而化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很多地方需要有空間想象能力和數理分析能力,不能僅憑死記硬背。因此說,化學是一門難以入門,難以深入的學科。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它的圖文聲像對這些抽象的內容用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易于理解和記憶,對化學的教學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專長。多媒體教學聲情并茂,形象生動,教學能力之強、效果之好是任何單一化教學技術所不能比擬的。它能夠創(chuàng)設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很快進入化學教學情境之中,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如在化學教學中,有許多概念和原理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單靠語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但通過多媒體的教學就能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動態(tài)化,從而大大加強學生對于化學概念認識的深刻性。
隨著三維動畫技術和電子虛擬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一些難于理解的知識也變得具體可感可知,易于接受了。比如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是化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模擬,使學生比較直觀地從電子層深入認識,親眼目睹微觀形態(tài)下的電子的變化,便于他們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有很多教師演示實驗由于反應容器太小、速度難以控制等諸多原因,致使學生無法清晰地觀察到,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對實驗現象的理解程度。而應用多媒體技術就不同了,它能增強化學實驗的可見性,強化化學實驗的演示效果。
例如,教師在演示金屬鈉和水的反應的演示實驗中,過去一直是把鈉與水放在大燒杯中反應,而現在改用多媒體展示臺中的投影儀,把實驗改在方型投影試管中進行,教師向盛有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屬鈉,學生就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實驗效果明顯增強,教師也能夠方便地講解實驗原理,作出實驗結論。
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有些危險性比較大又很重要的實驗,教師通過動畫模擬實驗過程同樣可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瘜W實驗操作中有很多容易出現的錯誤的地方,教師不宜把錯誤操作直接演示給學生看,因為這樣做會非常的危險。而通過計算機模擬錯誤實驗過程,就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學生同樣印象深刻,也能達到言傳身教的教學目的。
教師采用計算機動畫模擬這些錯誤實驗操作,通過放慢動作,分步驟講解,就可以不僅把造成錯誤的原因展示清晰,而且可以渲染出一種濃重的氣氛,讓學生觀察后產生深刻印象,從而加深對錯誤實驗原因的理解。
化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果學生了解這些應用,就會感到化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從而激發(fā)出他們對化學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化學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變被動為主動,使他們的化學學習更富積極性和探索性。而多數學生對一些化工生產過程,如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從未見識過,因而缺乏感性認識,教師改用多媒體計算機就可以形象逼真地再現出每一步生產過程。對于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反復演示或局部放大,加強學生對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感知,強化記憶化學反應過程。
學生之所以感到化學難學,其原因之一就是化學所展示的知識領域太微觀,學生無法用眼睛直接觀察到,從而妨礙了學生對于這些知識領域的理解和交流。而教師一旦能夠把這些領域反復地展示給學生,勢必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利用多媒體動畫模擬無機或有機化學反應過程,讓學生直接看到化學分子、原子的分離和重新組合的動態(tài)過程。
例如,在化學平衡一節(jié),教師采用三維動畫模擬制作氮分子、氫分子、氨分子達到平衡的動畫過程,通過動畫畫面動靜結合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分析達到化學平衡的過程和規(guī)律,把較為抽象的概念變得讓學生容易理解,便于記憶。
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yōu)化處理,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利用文字閃動、圖像演示及CAI的聲、光、電等多媒體軟件信息,改變傳統(tǒng)教學以“嘴巴和粉筆”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編輯的網上教育資源,可以最大限度增強學生視、聽、讀、寫功能,學生的思維由模仿思維到程序思維再發(fā)展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能開拓學生視野,提高教學效率,體現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卓越功能。
教學過程中,教師經?;ㄝ^多時間板書,特別是寫例題、畫圖例及進行總結性歸納和物質與物質的性質對比等,用時比較多。教師可以用PowerPoint這一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軟件把畫圖和練習題做成一些簡單的課件,上課要用時只需點一下鼠標就可以把畫圖和練習題及答案依次呈現出來。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這樣教師就有時間講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和現實的應用,引導他們理論聯系實際,豐富課堂內容,而且從根本上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學弊端,給學生較多自由時間復習鞏固,優(yōu)化課堂教學,增加課堂的信息量。
教師在講授物質的結構和化學反應的原理時,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多媒體教學能很好地解決這種問題。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的表現力把學生平時無法觀察的、難以理解的化學現象、化學過程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為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最充分的認知環(huán)境。比如學生在學習“原子”時,對原子是怎么形成分子的很難理解出來,通過多媒體技術,應用三維動畫,生動、形象地模擬演示氧化汞分子分開形成氧原子和汞原子,隨后每兩個氧原子再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氧分子,多個汞原子直接形成汞單質。學生通過觀察分子分裂、新物質的形成,很容易掌握原子與分子的關系。
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使教師與學生擁有更多知識與情感交流,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以操作、講解,組織教學,及時分析教學效果,及時反饋,使教學的調控合理化,調整教學的節(jié)奏和進程。尤其是知識的豐富性,利用網上資源進行相關知識的搜索,補充課本中沒有的資料。還可以進行網上演示實驗,使實驗過程更具直觀性。而學生參與課前準備資料,更促進學生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