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
淄博市周村區(qū)王村中學 山東淄博 255311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各級教育領域的廣泛推廣,各級教育教學也終于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多媒體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每一名教師都想嘗試這一新型的教學武器,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一名學生都愛上自己的課。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確可以充實課堂內容,豐富教學形式,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也能夠發(fā)揮集體優(yōu)勢,集體備課,將這種教學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教師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得以解脫出來,以便集中更多的精力進行新型課件的開發(fā),從而使教學達到良性循環(huán)。
每一名學生都是具有豐富情感的獨立個體,他們向往樂趣,向往激情,向往被他人看重。只要是他們認為有趣味、有價值的事,他們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其中,就算是有些難度,他們也會不在乎。受這種天性的驅使,他們本能地逃避枯燥乏味、不感興趣的事情,而去追逐那些本身帶有趣味的東西。傳統(tǒng)教學形式單調,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厭倦疲勞,致使他們成績難于提高,甚至厭學。再加上英語使用的環(huán)境僅限于課堂,學生無法在其他方面彌補課堂上所欠缺的訓練,致使課堂上所記憶的內容很快被遺忘,學生學習效果也會隨之下降。因此說,教師務必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創(chuàng)設有興趣的教學環(huán)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多媒體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能力,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以精美的畫面,準確的語言,動聽的背景音樂,啟迪學生的智慧。它能讓學生懷著極大的熱情去感受教學情境,感悟教學內容,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內心的激情,讓他們從心底感觸英語這種交際性語言的動人之處,培養(yǎng)英語思維,訓練英語語感。
教師采用多媒體制成的課件,能夠極大地擴充教學內容,使課堂內容得以充分展現(xiàn)。教師由于預先將教學內容編寫入課件之中,不用再去頻繁地板書,或者去查找課本和練習冊,這樣一來,教師只需點幾下鼠標,就可以輕松流暢地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轉換,因此說,課堂教學節(jié)奏明顯加快了。節(jié)奏加快之后,教師可以更快捷地建立知識結構,學生也可以更快捷地把握教學內容,思維活躍,環(huán)節(jié)順暢,使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地鍛煉,其思維能力也就會更強。
例如,教師在講授功能句型的轉換時,可以事先讓學生觀察不同句型間的差別,讓學生自己初步總結特點,教師進行總結。之后,教師從不同側面進行轉換練習,培養(yǎng)他們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生見識多了,自然就會強化他們的記憶能力,實踐能力也會增強。
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教師大量地在黑板上板書,學生盲目地記筆記,致使學生對重點知識記憶不強,難于及時在課上消化教學要點,這無疑又加大了課下學生復習的負擔。對于那些不習慣于復習的學生,重點知識就會淹沒在文字間,從而失去最佳的學習機會。大量的筆記會使教學目標分散,學生不易把握重難點知識。多媒體教學能夠使這一現(xiàn)象得以改觀。教師可以事先將教學重難點編入課件之中,并且提供多方位的展示。這樣學生只要記錄一些學習要點,而在課堂大部分時間里讓自己的思緒隨著教學的流程行走,就容易對所學知識形成清晰的表象。如此一來,就會有助于構建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教師可以將重點知識分解成一個個圖示或者制作成一個個動畫演示,讓學生比較直觀地觀察到知識系統(tǒng)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充分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
例如,在初中階段,時態(tài)教學是重點知識,同時也是難點知識,學生如果不會區(qū)分使用,就會連簡單的句子也說不清楚。時態(tài)的使用關鍵在于對典型性時間狀語和謂語結構的識別,這些都極具規(guī)律性。教師可以先用圖示勾勒出關鍵部位,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義,讓學生進行替換練習,讓學生通過對知識點的強化訓練,達到對時態(tài)的較好把握。當然,教師也要注重及時復習,以便使學生形成長時記憶。
英語是一種以聽說讀寫為教學目標的綜合應用學科,教師教學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都是本著這些目標進行的。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過程,因此說,教師必須隨時隨地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這些能力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以通過在課上大量地播放原聲多媒體視頻,讓學生廣泛地接觸英語使用的環(huán)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通過只言片語的掌握,直至發(fā)展到對整篇作品的認知。在課間,用錄音機播放一些英美流行歌曲或英語笑話。自習課上,學生寫完作業(yè)之后,播放英語動畫片或英文電影,使學生通過字幕和配音學習英文單詞和句子。在課上新課引入部分,盡可能采用情境教學,讓學生沉浸在英語交際的氛圍之中,通過聽說練習培養(yǎng)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課堂練習的時候,廣泛搜集一些有趣的英語笑話的小短文,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想去閱讀,以體驗生活中的點滴樂趣,讓學生愛上閱讀。學生閱讀量增加了,單詞的復現(xiàn)率也就會提高,句式的把握也會更精確。學生通過廣泛地閱讀,就會在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英語短語、句式,那么學生在上寫作課的時候,就會靈活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寫作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多媒體的音視頻效果刺激學生使用英語的熱情,使學生變得愛聽英語,愛說英語,閱讀成為樂趣,寫作不再發(fā)愁。
對于那些渴望更多地學習英語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英語角的建設。英語角的建設要廣泛發(fā)動學生,讓他們出謀劃策,時時更新內容,以提起學生的興致。比如說,教師可以播放交際場景的錄像,之后讓學生分角色模仿表演,舉行一些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熱情。將表演出色的小組的活動,尤其是他們自編自導的生活故事錄成影像材料,放到課上展示,以便激起更多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能夠使英語角活動更加活躍。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出一定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在這個環(huán)境中自然地產生想說的欲望。讓學生給動畫場景配音,培養(yǎng)他們說的能力;讓學生學唱英文歌曲,準確地把握英語的發(fā)音,感受英語的表現(xiàn)力和語感。總之,多媒體技術可以在英語角活動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讓學生英語實踐能力變得更強。
多媒體技術要想使用熟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不僅要從自己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時間學習常用多媒體軟件,而且要做好反復嘗試錯誤的準備。因為任何軟件的學習通常需要幾個月的不懈努力,怕繁瑣、怕失敗就會難于成事。持之以恒,苦學苦練,鍥而不舍,才會有所成就。另外,對一種軟件的把握,是一個深入的過程,不能滿足于點滴所得就止步不前,每一款軟件都是發(fā)展的,要敢于嘗試它們的新功能,直至得心應手。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每當一個課件制作好之后,要多與同行們交流意見,找出課件中存在的不足;上完課之后,傾聽學生的反饋,看看教學節(jié)奏、教學內容、教學容量、教學方式等是不是都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時刻要懷著謙虛的態(tài)度對待事業(yè),廣泛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努力查找自身的弱點,讓自己的課件變得更具有實用性。教師在嘗試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也不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因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實踐總結,其應用已經(jīng)相當成熟。教師不能顧此失彼,要努力找好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契合點,讓二者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