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郭風先 耿小平
婦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
李靖 郭風先 耿小平
目的 探討婦科手術患者手術期心理護理對患者身心康復的影響。方法 對婦科86例患者進行術前、術后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實施相應心理護理。結果 經(jīng)過制定并實施心理護理措施,大多數(shù)患者順利通過手術,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結論 為使婦科患者術后順利康復,心理護理尤為重要。
婦科手術; 心理護理; 康復
手術本身是對機體的一大刺激,而且對患者還是一個較為強烈的心理刺激,幾乎所有的患者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手術治療時,都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1]。婦科手術患者由于女性的解剖生理特點,除具有一般手術患者共同的心理特征外,還具有女性特有的心理反應。手術作為刺激源,能影響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反過來可影響手術的效果,特別是手術后的康復。因此,做好婦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是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F(xiàn)將筆者所在科室2009年11月~2010年12月86例婦科手術患者心理護理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86例患者,其中卵巢囊腫37例,子宮肌瘤2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13例,宮頸癌10例,卵巢癌6例,年齡18~75歲。
1.2 心理反應
1.2.1 恐懼心理 恐懼是患者最易出現(xiàn)的心理反應,也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應重點解除的心理問題。86例患者均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失眠、納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害怕手術危險、麻醉意外、術后疼痛及手術室的陌生環(huán)境。
1.2.2 焦慮心理 青中年患者在子宮、卵巢等器官切除手術后,常出現(xiàn)自身臟器的損失感以及手術后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家庭生活等的失落感和孤獨感,特別擔心手術后失去女性特征,減少了吸引力,致夫妻感情破裂,感到精神壓力很大。因患者的家屬及周圍人的影響,90%的患者產(chǎn)生悲觀失望心理。據(jù)調(diào)查,85%患者的丈夫認為女性切除子宮、卵巢后會降低性欲,失去女性特征,他們對妻子做生殖器官手術憂心忡忡;患者的朋友、同事也普遍認為,女性生殖器官手術切除會改變女性形象,因此更加重了患者的精神負擔,使其喪失了自信心,特別是年輕未生育患者[2],這種情況尤為突出。
1.2.3 抑郁心理 婦科疾病與其他疾病相比,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愿在眾人面前暴露及訴說,害怕別人譏笑、議論,因此刻意隱瞞,甚至連家屬也極力遮掩。性病患者更加諱疾忌醫(yī),故而情緒低落壓抑,以至于有的患者出現(xiàn)強烈的身心癥狀及神經(jīng)官能癥癥狀,甚至出現(xiàn)自殺的念頭。
1.3 心理護理措施
1.3.1 術前心理護理
1.3.1.1 幫助患者適應新的環(huán)境 護理人員舉止端莊,衣冠整潔,態(tài)度和藹,熱情接待,介紹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護士,消除患者緊張、陌生感。向患者介紹手術前各項檢查、準備目的、手術安全性與必要性、手術醫(yī)生的技術水平、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及處理方法、如何克服傷口疼痛、早期下床活動的意義,幫助患者正確對待手術,積極配合治療。
1.3.1.2 調(diào)節(jié)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注意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有關疾病的發(fā)病原因、體征,并適當提供婦女生殖系統(tǒng)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的圖片、多媒體及相關健康教育的小冊子。實施術后健康教育,做好認真的解釋工作,尊重知情權,幫助患者糾正錯誤觀點,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
1.3.1.3 尊重人格 為他人保密,盡量幫助患者減少心理壓力,消除憂慮,特別是對某些患者,注意保密病情、生理缺陷、個人隱私。對有因治療需要破壞生育功能及使用內(nèi)分泌制劑時,需警惕副作用,并耐心地向患者及患者的配偶說明情況,以防產(chǎn)生不良心理,防止造成夫妻感情惡化的后果。
1.3.1.4 從理解和認知做起 冷靜善待、理解患者,予以同情、諒解,體諒患者因病情產(chǎn)生的不正常心理,使之在精神上得到安慰,針對患者心理、社會應激能力進行康復護理。1.3.2 術后心理護理
1.3.2.1 術后隨訪 手術室護士應于術后1~3 d對手術患者進行隨訪,以便幫助評估術中護理效果,不斷改進護理措施。同時,患者得知手術室護士仍然關注患者的術后恢復時會很愉快,這種愉快的心情能促進其早日康復。
1.3.2.2 針對性心理護理 術后除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床旁監(jiān)測外,還要對出現(xiàn)的癥狀進行耐心地解釋及相關處理,經(jīng)常巡視患者,了解情況,詢問患者的感受,使患者從心理上得到安慰。
切口疼痛是術后患者普遍存在的不適癥狀,有的患者誤認為這是手術不順利或不成功的預兆,顯得很煩躁,有的大聲呻吟或吵鬧。此時,護士應耐心詢問患者疼痛的部位、范圍、程度等,認真解釋出現(xiàn)疼痛的原因,增強患者的耐受力,并檢查患者體位是否合適,有無腹脹,大小便是否正常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使患者得到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支持。如疼痛確實不能忍受,應報告醫(yī)生,給予恰當?shù)闹雇磩┮詼p輕患者痛苦。
術后應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情況、病理報告情況以及愈后情況,讓患者放下包袱,并取得家屬的配合,使患者得到親情安慰。給患者講解術后注意事項,鼓勵早翻身、早期床上活動,注意飲食合理搭配。
1.3.3 出院宣教 出院時要進行有關性方面的健康宣教,性生活是人類無法回避的隱私活動,和諧的性生活有助于夫妻感情交流,增加婚姻關系密切性和滿意度,因此,出院健康宣教中,應加強指導。由于子宮全切術后,骨盆內(nèi)組織損傷較大,陰道殘端的愈合牢固度較差,過早的性生活潛在很大的危險,要向患者說明術后2~3個月內(nèi)禁止性生活,禁盆浴,半年內(nèi)避免重體力勞動。
通過對86例婦科手術患者實施術前、術后的心理護理,僅有3例患者仍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其他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正確對待手術,身心狀態(tài)恢復良好。
較理想的護理目的,是要幫助患者在自身的條件下保持最佳身心狀態(tài)。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如果忽視心理護理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會給患者造成不應有的痛苦和損失。
個人對己、對人、對事的看法及觀念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情緒和行為,其常常是由于不正確或扭曲的認知產(chǎn)生的,如果糾正這些不正確或扭曲的認知,則可改善其心理和行為[3]。筆者對所研究的幾例患者仍出現(xiàn)焦慮、抑郁狀態(tài)分析如下。
3.1 尊重、關心患者 渴望得到尊重是馬斯洛心理需要理論中處于較高一層的個體需要。當患者患病時,更希望周圍的親友、同事、醫(yī)護人員能像對待正常健康人一樣充分地尊重自己,不愿意看到歧視和冷漠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對患者必須尊重和關心,注意禮貌和態(tài)度。
3.2 滿足患者對有關醫(yī)療保健知識的需求 患者渴望獲得有關的醫(yī)療保健知識,希望了解自身的病情,盼望早日康復并且關注生活能力的恢復以及日后的保健。因此,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有關醫(yī)療知識宣教和保健指導,通過出板報、發(fā)保健手冊等對患者進行宣教和保健指導,滿足患者對知識的渴望。
3.3 善于穩(wěn)定患者的負性情緒 負性情緒(如焦慮、緊張、悲觀、憂郁等)所導致的后果往往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善于在實踐中穩(wěn)定患者的負性情緒。在護理過程中要察言觀色,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況、心理狀態(tài)及情緒變化,盡量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對其合理要求應滿足,不合理要求給予疏導,解除陌生感和恐懼感,使其心理上產(chǎn)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3.4 主動給予生活上的幫助 由于患者的依賴心理較強,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更渴望自己有困難和不便時,能得到必要的幫助和體貼。這時,護理人員更需獻出一份愛心,幫助、照料患者,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生活上得到幫助,增加一份心理的滿足,也增加一份對護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3.5 護理人員要具備精湛的技術 護理技術水平作為衡量醫(yī)療單位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影響到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但要有踏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精湛的護理操作技術,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術,在進行操作時動作要輕、快、穩(wěn)、準,爭取提高操作成功率。只有這樣才能減輕患者痛苦,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威信。
綜上所述,應多與患者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消除患者壓抑情緒,指導患者積極尋求恰當?shù)膸椭椭С?,主動參與護理活動和社會活動,自覺調(diào)整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同時,加強對患者家屬的指導,使患者得到家屬和社會的關心、理解和尊重,有助于減輕其焦慮水平,緩解壓力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的減少,同時亦強化了護理人員心理護理的意識,調(diào)動了學習業(yè)務的能動性,促進整體護理水平的提高。
[1]曹月霞.婦科手術病人的心理問題及心理護理[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4,22(17):66.
[2]周昌菊.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護理模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338.
[3]易法建.心理醫(yī)生[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6:28.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6.033
47100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李靖
2011-11-07)
(本文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