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力 馬璐 張燁 郭亞峰
(大慶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黑龍江大慶 163316)
正常人咬合力通過健全的牙周組織傳到牙槽骨上,產生調節(jié)牙槽骨吸收與再生平衡動力的生理性刺激。牙列缺失后,此刺激消失,再加之某些全身因素,如老年人鈣、磷、維生素D的缺乏以及某些激素如甲狀旁腺素、降鈣素、前列腺素等異常,均促使牙槽骨吸收萎縮。在上頜,牙槽突向上、向內吸收,結果是上頜牙槽弓逐漸縮小。在下頜,牙槽突向下、向外吸收,結果是下頜牙槽弓逐漸變大。由于上下頜牙槽突吸收方向相反最終形成下大上小的形態(tài)且每年以0.5mm的速度持續(xù)吸收,這就給傳統(tǒng)全口義齒固位的穩(wěn)定性帶來困難。此外,失牙后,口腔黏膜的硬組織支持力下降,進而使軟組織失去正常彈性和張力,出現黏膜組織萎縮,變干變薄,失去光澤,且敏感度增加,易壓痛的情況,這又給全口義齒的治療帶來不利。
口腔種植技術是近幾十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門修復口腔缺失牙的新興技術,它為口腔修復缺失牙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種植技術不僅解決了傳統(tǒng)義齒固位和穩(wěn)定較差,咀嚼效率、美觀、發(fā)音功能不理想等問題,而且在自身不斷完善和更新過程中也表現出日新月異,方興未艾的特征?,F將幾個特征闡述如下。
種植體早期應用大多為固定式種植義齒,其應用條件對骨量要求較高,種植體數目較多以及費用較昂貴,導致種植修復治療只能少數人接受。然而種植覆蓋義齒的出現,降低了對骨質、骨量的要求,減少了種植體的數量以及費用,同時使上、下頜骨受力更均勻、合理,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是種植技術走向合理化的表現。
由于種植體種類繁多,其組合方式也趨于多樣化、個性化。于書娟等將前端種植固定橋和后端附著體義齒聯(lián)合應用于上頜無牙頜的修復,特別是聯(lián)合彈性附著體的應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從單個牙缺失的種植修復到多個牙缺失以及全口牙列缺失的種植修復,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在臨床應用方面都不斷深入和拓展,例如種植體在頜骨中受力的三維有限元分析,探討種植體植入的方向、角度、深度以及各種植體之間的跨度和數量,還有各種類型種植體在臨床應用中的比較性分析等,這所有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無不滲透著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術,所以現代種植修復理論的研究和進展是以多學科為基礎,應用大量現代新型技術和手段對口腔頜面部進行最優(yōu)化設計和最適合修復的一門交叉學科。正因為此特點,種植修復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種植修復治療技術在修復全口無牙頜的快速發(fā)展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也遇到了許多問題。他們有的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有的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有的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種植修復治療的常見問題就是骨量不足?,F代口腔種植技術可有多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隨著種植外科技術的規(guī)范化和種植體表面處理技術的進展,早期和即刻負載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目前,對于種植體的位置和數量研究尚未有達成共識。實際應用當中由于上頜竇的存在,可能發(fā)生上頜骨骨量不足,骨質不佳或是竇底穿通的情況致使上頜骨種植體成功率較下頜骨低。故此傳統(tǒng)觀點認為上頜骨種植有利區(qū)不超過上頜竇。所以認為下頜骨種植有利區(qū)在兩頦孔之間。但是,隨著臨床應用的推移,無論是上頜還是下頜只在前牙區(qū)植入種植體以支持義齒的修復方法受到了挑戰(zhàn),如后部游離端長度受到限制,種植義齒受力不均勻導致使用壽命降低等等。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眾多無牙頜老年人的治療是一個巨大的缺口,這為種植修復治療開辟了廣闊的應用空間。如何恰當掌握老年人種植修復治療的適應證與禁忌證仍是當前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生物醫(yī)學模式的變化,即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形成,種植修復治療在考慮滿足患者生理需要的同時,心理需要也不能忽視。尤其是老年患者,對種植修復治療存在心理抵觸情緒,故在治療前后介紹種植義齒的使用、維護知識,保持其心理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是一個關鍵性問題。由于種植修復治療在我國起步較晚,大多數患者對此不太了解,加之種植材料、器械大部分從國外進口,所以治療費用比較昂貴,經濟承受能力的局限阻礙了種植修復治療的推廣。為此,我國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種植系統(tǒng)的研發(fā)和生產,使種植材料和器械、種植系統(tǒng)真正國產化,提高種植修復的性價比,是使種植修復治療在我國快速發(fā)展所邁出的重要一步。綜上所述,全口無牙頜的修復治療在傳統(tǒng)全口義齒修復中是一個難點,由于牙齒缺失后牙槽骨吸收,導致頜弓縮小,支持組織減少,固位、穩(wěn)定、支持作用差往往難以達到滿意的修復效果。而種植修復技術在全口無牙頜修復的臨床應用中,提供了良好的固位、穩(wěn)定和支持作用,增強了義齒的咀嚼效率,提高了無牙頜患者使用義齒的滿意度。從這個角度來看,種植義齒確實可以看做是人類的第三副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