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騰
由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市中學語文教育研究會、上海語文學會、上海市寫作學會、上海市楊浦區(qū)教師進修學院、上海市語文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語文學習》雜志社、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等九個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黃玉峰語文教育’研討會”于2011年12月23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及上海市50多所學校的教師代表200多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著名教育家呂型偉先生,全國首屆教書育人楷模、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全國人大教科文衛(wèi)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金炳華,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等發(fā)來賀信。
研討會上,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鄧正來、上海作協(xié)副主席趙長天、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王德峰、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原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上海市教委巡視員尹后慶、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張民生、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等領導與嘉賓致辭。黃玉峰老師致答謝詞,并接受青年教師代表與學生代表的獻花。上海師大附中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余黨緒,復旦附中2000屆畢業(yè)生、《第一財經》《頭腦風暴》執(zhí)行制片人、總導演茹晨,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尚文上臺進行了主題發(fā)言。研討會分別由蘭生復旦中學副校長李海靜與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特級教師黃榮華主持。
各位嘉賓的致辭與發(fā)言都高度肯定了黃玉峰語文教育思考與實踐的意義。黃玉峰老師從事中學語文教育已45年。幾十年來,黃玉峰老師的名字和他的“大語文”教育觀一直與中國基礎語文教育改革聯(lián)系在一起。從1980年代的“還我瑯瑯書聲”,到1990年代的“文化學旅”,到2000年代的“教學生活得像個‘人’”,黃老師始終將“讀書做人”放在語文教育的中心。讀怎樣的書?怎樣讀書?做怎樣的人?怎樣做人?這些問題是黃玉峰老師“大語文”教育關注的核心所在。幾十年間,黃玉峰老師以他的“大語文”教育視野迎來了一批批稚嫩的學生娃,以他的“大語文”教育藝術培育了一批批有文化、有思想、有性靈的現(xiàn)代公民。
在下午的觀摩課與評課上,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特級教師黃榮華老師執(zhí)教《中國新詩的審美范式與民族心理》,特級教師黃玉峰老師執(zhí)教《我所認識的蔡孑民先生》。課后,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紹振、上海師大教育學院教授王榮生進行了評課,他們都高度肯定了兩位老師的語文教學理念與課堂實踐。原楊浦區(qū)教師進修學院院長、特級教師楊先國,浙江省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胡勤等與會老師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與體會。
本次研討會歷時一天,各方對“黃玉峰語文教育”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相信其中所獲得的有關語文教育的啟示,定將助推中國基礎語文教育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