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晉忠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新鄉(xiāng)453002)
目前腎結石手術治療方式已經由開放手術逐漸進入了微創(chuàng)的腔內泌尿外科技術時代,經皮腎鏡取石術已成為治療腎結石的一種有效手段。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我們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0例腎結石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2~78歲,平均 (50.49±6.12)歲。結石部位:左腎結石20例,右腎結石18例,雙腎結石2例。結石長徑2.5~7.5cm,平均 (3.48±0.63)cm。25例腎積水。實驗室檢查:血尿素氮 (5.73±1.22)mmol/L,血肌酐 (98.45±12.37)μmol/L?;颊呔哂忻鞔_的手術指征,排除腎腫瘤,以及合并腎結核、腎積膿患者。
1.2 治療方法 術前準備:積極完善術前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凝血四項、肝腎功能、胸片及心電圖等檢查。手術方法:采用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于患側逆行插入輸尿管導管,并逆行注入生理鹽水造成人工腎盂積水狀態(tài)。然后改俯臥位,穿刺部位一般選擇腋后線與肩胛線之間第11肋或12肋緣下,超聲引導定位確定進針位置、角度以及深度。用18G穿刺針進行目標腎盞穿刺,進入到集合系統(tǒng),置入特制彎頭導絲退出穿刺針,置入F24腎鏡鏡鞘建立經皮腎通道,置入腎鏡,接通冷光源、顯像成像系統(tǒng)等滲鹽水沖洗液[1]。建立經皮-腎通道超聲粉碎結石,結石難以一次取完的于術后1周行Ⅱ期碎石。術后留置F6~7雙 “J”管,并留置F16腎造瘺管。術后3~5天復查腹平片,無結石殘留即夾閉腎造瘺管1天后拔除,若有小結石殘留可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①手術基本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地活動時間和腸功能恢復時間。②治療效果:術后住院時間、一期碎石成功率和腎積水好轉率。③并發(fā)癥:術后出血、術后發(fā)熱、術后感染和尿外滲。
2.1 患者手術基本情況 患者手術時間 (69.12±11.45)min,術中出血量 (52.48±10.12)ml,下地活動時間(2.10±0.54)d和腸功能恢復時間 (6.97±0.51)h。
2.2 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患者術后住院時間(8.72±0.62)d,一期碎石成功率90.00%和腎積水好轉率88.00%。
2.3 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00%,分別為術后發(fā)熱1例、術后感染2例和尿外滲1例,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
一般來說如果上尿路結石直徑超過2cm,多以手術為主。上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影像學等技術不斷進步,腔內設備器械不斷改進,逐漸出現(xiàn)了氣壓彈道碎石、超聲碎石、氣壓彈道聯(lián)合超聲碎石、鈥激光碎石等技術的應用,使得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及上尿路結石的手術指征及范圍不斷擴大。
通過對本組患者資料分析,發(fā)現(xiàn)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可縮短手術時間,創(chuàng)傷小且取石自由。隨著微創(chuàng)及影像技術的發(fā)展,經皮腎鏡取石術也成為臨床醫(yī)師治療腎結石的主要方法[2]。手術治療時還應注意以下事項:①術中應常規(guī)輸尿管逆行插管,先注入造影劑了解腎盂腎盞與結石的關系,有利于穿刺成功。②盡量用單通道取石,可減少腎單位的丟失,切忌盲目操作造成腎實質及集合系統(tǒng)損傷,必要時行Ⅱ期碎石。③穿刺路徑的選擇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對于形成的皮腎通道應著重考慮最接近腎臟及結石[3]。
綜上所述,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時間短、出血少的優(yōu)點,而且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孫富國,張愛群,王昭英,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探討[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0,8(2):110-111.
[2]蔡世昌,譚德炎,曹述鐵,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手術入路的應用解剖學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8,6(10):1174-1175.
[3]谷志余.超聲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