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誼
(中共江蘇省委黨校 廉政教育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4)
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研究述評
王世誼
(中共江蘇省委黨校 廉政教育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4)
目前理論界對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主要涵蓋了黨的純潔性的內涵界定、重要性、實現機制與路徑、蘇東共產黨喪失執(zhí)政地位教訓與保持純潔性等幾個方面。但是對這一新領域新變化的把握仍不夠全面準確,一些研究缺乏針對性,許多研究難點問題至今沒有突破。繼續(xù)深化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研究,必須立足世情、國情和黨情的深刻變化,從更具綜合性的視野審視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重點對黨的純潔性的內涵、構建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長效機制、黨的純潔性與思想道德教育相關性、西方政黨純潔性問題等進行研究。
黨的純潔性;研究綜述;努力方向
中國共產黨誕生90多年來一直重視并致力于保持黨的純潔性。保持黨的純潔性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常講常新的問題,黨的純潔性體現在黨的思想、政治、組織、作風等各個方面。國內理論界和學術界早在20世紀80、90年代就有關于共產黨的純潔性的研究,但是數量較少,從中國期刊網可檢索到20余篇論文。2012年1月9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了“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各項工作,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講話,講話發(fā)表半年后,研究熱度不斷上升,公開發(fā)表的文章有100多篇。總體而言,提出“黨的純潔性”命題的是黨的領導人,對這一命題進行解讀的既有黨內的高級領導,也有各級黨校系統的專家、學者,而普通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者研究成果則所見不多。理論界和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從黨的純潔性的內涵及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重要意義、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機制和實現路徑、黨內斗爭及其對保持黨的純潔性的作用、蘇共喪失執(zhí)政地位的教訓與保持純潔性等幾個方面對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展開研究?,F將相關研究成果作一述評。
構建一套科學的理論話語體系,必須首先厘清基本概念與范疇。科學界定黨的純潔性內涵,是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概念基石與邏輯前提。其實,馬克思主義本身就蘊含著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思想火花,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比較重視純潔性建設。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黨員思想純潔、組織純潔的要求。例如他們在《共產主義者同盟》中提出,要求盟員“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進行宣傳工作”、“承認共產主義”等;列寧明確提出并高度重視黨的純潔性問題,他提出必須把欺騙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誠分子和不堅定的共產黨員從黨內清除出去,“我們的任務是要維護我們黨的堅定性、徹底性和純潔性。我們應當努力把黨員的稱號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1]349中國共產黨人一貫重視并致力于保持黨的純潔性。如毛澤東不僅在理論上重視黨的純潔性,更是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把支部建在連上”、“整黨整風”、“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以及“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等思想和方法,以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來保持黨的純潔性。鄧小平提出要從制度建設上保持黨的純潔性,提出了通過嚴格入黨條件、加強黨內監(jiān)督、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等保持黨的純潔性。江澤民提出以“三個代表”來檢驗黨員是否合格、黨的隊伍是否純潔,通過黨的先進性建設來保持黨的純潔性。
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第一次專門性、系統性提出了黨的純潔性問題的是胡錦濤。2012年1月9日,胡錦濤提出:“全黨都要從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高度,從應對新形勢下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zhàn)出發(fā),充分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保?]以胡錦濤重要講話為界,對于黨的純潔性內涵的科學界定,可以分為兩個發(fā)展階段。講話之前,對黨的純潔性內涵的理解散見于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yōu)越性和合格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員要求之中,主要從黨員的質量、革命的堅定性與徹底性、對黨的忠誠、對腐朽思想的自覺抵制等角度對“純潔性”概念進行經驗性描述。講話之后,學界對黨的純潔性內涵的闡發(fā)逐步展開,形成了一些理論成果,但還沒有達成高度的理論共識,也沒有給出十分規(guī)范的、言簡意賅的定義。
有些論者認為,黨的純潔性體現在黨的思想、政治、組織和作風四大建設中,應該從黨的四大建設維度來理解與闡釋黨的純潔性內涵。習近平明確提出黨的純潔性應該體現在黨的思想、政治、組織和作風等各個方面。體現在思想上,就是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作為指導思想,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體現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堅決執(zhí)行黨的綱領、章程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和基本路線;體現在組織上,就是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堅持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遵守黨的組織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體現在作風上,就是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堅持發(fā)揚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等優(yōu)良作風。[3]從而指明了這一重大問題的研究方向。有些論者從黨的宗旨、本質屬性、奮斗目標等角度闡解黨的純潔性。張惠新認為:保持黨的純潔性,就是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始終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思想,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始終做到信仰堅定、忠誠可靠,艱苦奮斗、拒腐防變,克己奉公、服務人民。[4]具體來說,包括著“黨員干部思想純潔、隊伍純潔、作風純潔、清正廉潔”。[5]有些論者則從黨的先進性與黨的純潔性相互依存關系的角度來闡釋黨的先進性。趙緒生認為,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先進性決定著純潔性的價值取向,是判斷黨是否純潔的重要標準;另一方面,純潔性是先進性的組成部分和重要基礎,沒有黨的純潔性,就談不上黨的先進性。保持黨的純潔性,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也是體現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標志。[6]有些學者如任建明則認為,對黨的純潔性內涵的理解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角度。一是從黨的純潔性工作的角度來講,主要涵蓋思想純潔、隊伍純潔、作風純潔、清正廉潔以及監(jiān)督和紀律等方面。二是從黨的純潔性標準的角度來看,可能包括三個方面,即理想信仰、道德作風以及貪腐還是廉潔。他特別指出,隊伍純潔以及監(jiān)督和紀律不是黨的純潔性的標準,而是黨的純潔性不足的結果和手段。[7]
概念的界定與理論的研究總是要指向一定的價值目標與實際訴求。同樣,保持黨的純潔性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F有的理論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保持黨的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需要。中央紀委常委王偉認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個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始終高度重視自身的純潔性,純潔性本身就是內涵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之中。馬克思恩格斯在創(chuàng)建共產主義同盟時,就要求盟員必須承認共產主義、服從同盟決議。列寧在創(chuàng)建俄國工人階級政黨時也十分重視黨的純潔性。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就高度重視保持黨的純潔性,無論是黨章中對入黨條件、黨員義務和黨的紀律的嚴格規(guī)定,還是毛澤東提出思想建黨原則,都指向黨的純潔性這一目標??梢?,保持黨的純潔性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8],也是黨的建設的內在需求。
第二,保持黨的純潔性,有利于鞏固執(zhí)政基礎、提升應對風險挑戰(zhàn)能力。胡錦濤指出:只有不斷保持純潔性,才能提高黨在群眾中的威信,黨才能贏得人民信賴和擁護,才能不斷鞏固執(zhí)政基礎,才能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習近平指出:什么時候黨的純潔性保持得好,黨就更加堅強有力,黨的事業(yè)就能健康發(fā)展;什么時候黨的純潔性受到影響和削弱,黨的戰(zhàn)斗力就會下降,黨的事業(yè)就會遭受損失;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應對和經受住各種考驗、化解和戰(zhàn)勝各種危險的重要法寶。[2]劉云山認為: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是黨中央著眼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建設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而提出的重大政治要求,是立足黨的建設實際、更好應對風險挑戰(zhàn)提出的重要緊迫任務。他認為“保持黨的純潔性越來越成為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化解風險挑戰(zhàn)的關鍵所在”。[9]趙士紅認為,黨的純潔性是鞏固我們黨執(zhí)政地位的客觀需要,要經受住“四種考驗”、化解“四種危險”,就必須做到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10]
第三,保持黨的純潔性,有利于黨的先進性建設。趙士紅認為,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是判斷一個組織先進與否的重要標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必須通過全體黨員高度純潔的思想覺悟和奉獻精神來體現。[10]戴焰軍認為,我們黨作為一個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其先進性通過黨的理論、綱領、根本宗旨、路線、方針、政策、階級基礎、隊伍構成、執(zhí)政績效等方面呈現出來。其中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黨性純潔與否,直接影響到黨的先進性。[11]
第四,保持黨的純潔性,有利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的純潔性是黨風廉政建設好與壞的基礎,黨的純潔性建設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抓手。曾金冬認為,應對考驗,化解危險,最根本的就是要進一步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始終保持高度的純潔性。保持黨的純潔性對指導當前和今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12]張惠新指出,保持黨的純潔性,既要堅決懲治腐敗,又要標本兼治預防腐敗,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清除黨內消極腐敗現象,更好地保持清正廉潔。[5]
厘清黨的純潔性的內涵是前提,認清黨的純潔性建設的意義是方向,實現黨的純潔性的路徑與機制是關鍵。對于如何保持黨的純潔性,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都十分豐富。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創(chuàng)立的過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始終強調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非無產階級的人入黨時,必須要求他們無條件地拋棄舊的世界觀,在黨內決不允許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存在,不允許派別或集團的存在;他們強調在無產階級執(zhí)政后,要防止黨和國家的工作人員由“社會公仆”變成“社會主人”,防止黨的蛻化變質,要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列寧始終強調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不斷加強同人民的密切聯系是保持純潔性的基本條件;他還要求注意黨員的質量,“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不追求黨員數量的增加,而注意黨員質量的提高和清洗‘混進黨里來的人’”,“只讓有黨悟的真正忠于共產主義的人留在黨內”。[13]215
中國共產黨人更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方式方法。伍小濤等認為,在黨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們先后采取了保持黨的獨立性、教育整風、黨內斗爭、思想一致、鐵的紀律、黨性修養(yǎng)、黨員的作風純潔、利益抉擇、整黨、先進性建設等形式來保持黨的純潔性。[14]張希賢總結道:“從井岡山時追求黨的組織純潔,到江西瑞金時期追求黨的思想純潔,再到延安時期追求黨性純潔、思想純潔、組織純潔和作風純潔;從建國初期追求干部清正廉潔,到改革開放初期的撥亂反正,再到今天的純潔性建設。”[15]上世紀50年代《人民日報》發(fā)表的系列社論實際上也勾勒了我黨采用過的保持純潔性的運行機制:動員全黨同壞人壞事作斗爭、嚴格地遵守集體領導的原則、加強黨的紀律性、認真處理人民群眾來信、不容許以官僚主義態(tài)度對待群眾的控告、堅決反對命令主義、必須向壓制批評的行為作堅決斗爭、把隱藏在革命隊伍中的壞分子清除出去;等等。
新時期要實現保持黨的純潔性的任務,必須創(chuàng)新觀念、構建有效的運行機制、尋求更加適合形勢的實現路徑。一是加強黨的理論建設。何虎生基于中共純潔肌體的歷史借鑒提出:為了防止各種消極思想侵蝕黨的肌體,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必須常抓不懈。[16]
二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動搖了,黨的純潔性也就無從談起。吳曉敏認為,必須通過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保持黨員、干部思想純潔。[17]梁妍慧認為,思想是政黨的指南,是行動的先導。思想純潔是組織、作風純潔的前提,組織、作風純潔是思想純潔的展現,因此,應加強思想教育,以思想純潔保證黨的純潔性。[18]
三是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制度具有規(guī)范性、長期性、權威性特征,保持黨的純潔性要在建立和完善制度上下工夫。楊沛源指出,制度建設是黨建之重,必須通過構建內容協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以黨的各項制度的完善、遵守和執(zhí)行來保持和維護黨的純潔性。[19]王愛平認為,必須建立和健全“他律機制”,完善廉潔從政制度、黨員干部教育、黨性修養(yǎng)制度和權力監(jiān)督制度,以制度建設來保持黨的純潔性。[20]劉淇認為,新形勢下保持黨的純潔性,加強制度建設尤為重要,為此,要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健全和落實黨務公開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1]
四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黨的作風建設是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基礎工程。戴焰軍認為:作風建設對純潔黨員黨性具有特殊意義,作為一個先進的政治組織,黨的作風建設就是在整體上對組織內部每一個成員的行為提出合乎黨的性質和世界觀的總體要求。黨員在落實這些作風要求的實踐中,本身所經受的就是一種黨性鍛煉。我們黨歷史上著名的延安整風,正是從整頓黨風入手增強全體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干部黨性觀念,從而成就了黨的空前團結的一次非常成功的范例。[11]學風是黨的作風建設重要一環(huán),加強學風建設有利于黨的純潔性建設。鄭東升認為,黨風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學風問題也是黨風問題。學風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搞好黨的純潔性的重要抓手。[22]
五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先進性與純潔性都是共產黨的屬性。張寶春認為,先進性是黨的質的規(guī)定性,純潔性反映了黨的量的規(guī)定性。純潔性是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我們所講的先進性,是以黨的純潔性來保證的,離開了純潔性,先進性就會失去載體,就會發(fā)生質變,先進性也就變成了空談或謊言。先進性是純潔性的判斷標準,離開了先進性,純潔性就沒有判斷的依據和衡量的尺度。[23]
六是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额I導決策信息》首席時政觀察員認為,自身肌體的純潔,反映了一個政黨光明磊落的底氣,決定著一個政黨堅不可摧的力量。要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來確保黨的純潔性。[24]王偉認為,黨的紀律檢查機關作為專門的黨內監(jiān)督機關,在保持黨的純潔性、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方面擔負著重要責任。[8]山東省紀委書記李法泉認為,保持黨的純潔性,紀律檢查機關肩負重大責任。必須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堅持維護黨的純潔性。[25]任建明認為,必須建立起類似于外部清潔者那樣的,毫不留情甚至有些殘酷的內部監(jiān)督體系,即建立起新型的內部權力配置體系以取代權力過分集中。同時,在黨內體制實質變革之后,可以通過開門整頓,即讓群眾充分參與進來的方式提高黨的純潔性。[7]
七是黨內民主與保持黨的純潔性。民主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追求,也是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純潔性的有效武器。常欣欣、毛德儒認為,民主是最好的“保潔劑”,是防止和抵制各種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的重要屏障。通過扎實的黨內民主改革,切實踐行黨的民主原則和人民主權的政治理念,實現黨內民主、社會民主與人民民主的良性互動,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yōu)越性,以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26]梁妍慧認為,保持黨的純潔性,必須強化黨內民主監(jiān)督,對主要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進行制約與監(jiān)督;推進黨務公開,確保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作用,創(chuàng)造自下而上的群眾民主監(jiān)督的多種形式,培植反腐敗斗爭的深厚民眾基礎。[18]
八是嚴格黨員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組織建設的基礎,黨員個人素質會直接影響到黨的純潔性。劉宏偉、滕麗娟認為,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五條措施,即創(chuàng)新黨員隊伍結構;控制黨員隊伍規(guī)模;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嚴格入黨條件,把好“入口”關;適當敞開出口,清理不合格黨員。[27]趙緒生在總結黨的歷史的基礎上提出,增強黨的純潔性,關鍵在于能否在組織上建立和完善自我更新機制,即堅持黨員標準,嚴格控制入口關;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暢通出口;探索黨員過程管理有效機制,加強對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日常監(jiān)督和管理。[6]
九是以民主制度制約與監(jiān)督公權力來保證黨的純潔性。執(zhí)政黨是執(zhí)掌公權力的政黨,黨的純潔性與公權力使用的純潔性是內在關聯的。竹立家認為,在當今文明世界,純潔性既是執(zhí)政黨、也是公權力的基本品質。維護純潔性說到底是個實踐問題,最基本的是要靠民主制度對公共權力進行制約與監(jiān)督,做到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28]
十是通過整風運動保持黨的純潔性??v觀我黨90多年的歷史,整黨整風是黨保持純潔性的偉大創(chuàng)舉,是“我們黨的建設上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是我們黨成熟的標志。”[29]525桑學成認為:“實踐證明,用整風精神或者整黨方法,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統一思想,保證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完成革命和建設任務的重要保證,也是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不能因為黨的歷史上整黨整風中曾經出現過一些不健康的情況,就否定用整風精神或者整黨辦法加強黨的建設的現實意義?!保?0]王明高認為整黨整風是一種集中解決黨在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綜合黨力的有效建黨方式。并指出:“應當承認,中國共產黨歷次整黨整風中存在過或大或小、或這或那的失誤或偏差,但這些失誤或偏差決不是整黨整風這一有效的黨建模式的必然產物?!保?1]王禹軍從整黨整風與中國現代化之間的關系視角指出,建國以來進行的一系列整黨整風活動,從總體上推動了黨的自身現代化建設,保證了黨的中心任務的完成。[32]
目前學界關于蘇東劇變和蘇共亡黨教訓方面的研究成果很豐富,概括起來,主要有經濟滯后論、上層自決論、改革失敗論、政黨轉型論、民眾拋棄論等代表性的觀點。雖然一些學者討論了黨的蛻化變質問題,但很少有人明確提出蘇聯東歐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純潔性問題,更沒有專門探討蘇聯東歐馬克思主義政黨如何保持純潔性的著作。這方面的最新成果是李永忠、董瑛的《蘇共的“純潔性”是怎么步步喪失的》一文。他們認為蘇共建黨、執(zhí)政以來的歷程中,“其純潔性則呈現出重力加速度下降的現象,執(zhí)政時間越長純潔性流失越明顯,越是到執(zhí)政后期純潔性流失越急劇”,“蘇共的純潔性不斷喪失的過程,既是蘇共蛻化變質、脫離群眾的過程,也是蘇共執(zhí)政危機積累、加劇到爆發(fā)的過程”。[33]較早的研究成果有英國學者戈登·懷特曼的《七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黨員隊伍》,該文指出:“從70年代初以后,(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黨員人數增加的原因很可能是人們發(fā)現入黨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以及黨的官員施加壓力和進行勸說的結果,而不是公民對現政權的支持增加了”。[34]于洪君的《三十年來蘇聯共產黨的變化》一文,以非常翔實的歷史資料和數據闡述了蘇共自1952年舉行斯大林時代的最后一次代表大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以來三十年間蘇共的各方面變化,指出“蘇聯共產黨人數的激增是它三十年來最大的變化”。[35]穆愛光、任秀煜認為,蘇東各國之所以發(fā)生劇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蘇東各國黨一直忽視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黨的隊伍建設,導致各種思想、派別滋生,分裂了黨,葬送了社會主義制度。[36]
理論界已有的研究在下列問題上仍顯不足甚至存在空白,亟待解決。第一,關于如何言簡意賅地明確純潔性的內涵問題。盡管胡錦濤、習近平的有關講話對“純潔性”的內容作了重要闡述,但是學術界對“純潔性”還沒有形成一個嚴謹的概念,需要理論界和學術界深入研究。第二,關于如何將保持黨純潔性的方式方法和實現路徑系統化,從而構建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長效機制問題。建黨90多年來及前溯至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探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需要作進一步系統的梳理,并將成功經驗轉化為保持黨的純潔性的現實“生產力”。第三,現有研究成果沒有將黨的純潔性問題提升到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層面,要結合當前我國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工作契機,加強黨的純潔性與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和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相關性研究。第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現有理論成果對國外政黨的純潔性研究不足,對西方學者關于政黨純潔性的相關研究成果關注和總結不夠,需要理論界和學界引起重視,進一步予以加強。
從更具綜合性的視野多維度地審視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要挖掘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的深層理論,構建保持黨的純潔性理論研究的分析框架。要真正使理論研究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而不能僅僅停留于書齋案頭做純學術研究。深入分析現實生活中阻礙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各種社會矛盾,探討其政策取向。還要借鑒、融合各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嘗試從文化學、政治學、歷史學、倫理學等學科中汲取營養(yǎng),多角度地進行論證,開拓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研究的新視野。
理論指導實踐是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研究的最終目的。在國際形勢發(fā)生深刻變化和國內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的今天,我們必須站在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戰(zhàn)略高度,進一步揭示新形勢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新要求與新走向,從而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奠定堅實基礎。與其他領域研究相比,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還有許多亟待破解的課題。這就需要了解廣大黨員的真實思想動態(tài),為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建言獻策。把握好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科學定位,必須要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作具體的科學分析,辯證地看待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只有在科學分析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現狀基礎上,才能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新趨向有個全面的把握。這是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研究需要厘清的基本問題。
由于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還在深入進行,目前人們對這一新領域的新變化把握仍不精準,研究中淺表性與空泛性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一些理論研究缺乏針對性,許多難點問題至今沒有突破,對如何通過體制改革加強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理論界還處于亟需深化的階段。從總體上看,要進一步深化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研究:
第一,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具有方法論的意義,例如要從社會存在中尋找黨員理想信念產生動搖的根源,而不僅僅是從黨員的思想中深挖;要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而不能以偏概全,既要看到黨的純潔性的主流是好的,也要看到黨的純潔性受到的嚴峻挑戰(zhàn)甚至“危機”;要堅信人民群眾的力量,既要充分發(fā)揮黨員和黨員干部的“自律”和模范帶頭作用,更要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他律”和監(jiān)督作用。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中關于黨的純潔性的思想可以直接運用,例如列寧強調的“不追求黨員數量的增加”、“極其嚴格地把‘混進來的人’清除出我們的黨”、“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等等。
第二,必須以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實踐為前提。研究如何保持黨的純潔性和探尋其實現路徑,一是可以充分汲取我黨歷史上保持純潔性的經驗教訓,二是要厘清保持黨的純潔性與新時期黨建總體布局特別是與先進性建設之間的關系。如何構建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長效機制?建黨90多年來甚至前溯至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探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需要作進一步系統的梳理。
第三,必須立足于當今時代世情、國情和黨情的深刻變化。一個政黨過去純潔不等于現在純潔,現在純潔不等于永遠純潔。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就是由于世情的“復雜詭異”、國情的“世所罕見”、黨情的“危機重重”使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更加嚴峻、“四大危險”更加凸顯,脫離當今時代世情、國情和黨情的特點來研究保持黨的純潔性,無異于紙上談兵。
第四,深入探討有利于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政黨文化和廉政文化的建設。保持黨的純潔性,必須建立在厚實的廉政文化基礎之上。在改良制度的同時,要致力于用健康的理論或道德信念去涵養(yǎng)人們的心靈。保持黨的純潔性,有賴于在整個社會中形成一種文化氛圍,為制度建設提供更為豐富的人文資源支持與延綿的持續(xù)。對各級黨政干部而言,需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政治倫理,需要提升自律精神和道德自覺。探討如何打破“官本位”和投機入黨心理,研究黨內“潛規(guī)則”和非規(guī)則文化,以公平正義為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的價值取向,以合乎道德規(guī)范的顯規(guī)則為參照系,對黨內潛規(guī)則進行批判性的揚棄,揚其善,棄其惡,從而構建科學的政黨文化理論。
總之,我們應當認真總結中國共產黨和國外政黨保持純潔性的經驗教訓,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闡明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構建純潔性的理論體系,探究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運行機制和實現路徑,探討用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切實可行的路徑來凈化黨員思想、檢驗黨的干部、錘煉黨的組織,從而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1]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胡錦濤.胡錦濤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N].人民日報,2012-01-10.
[3]習近平.扎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J].求是,2012(6).
[4]張惠新.深刻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重大意義[J].秘書工作,2012(3).
[5]張惠新.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必須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J].中國監(jiān)察,2012(4).
[6]趙緒生.論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建設[J].求知,2006(1).
[7]任建明.政黨純潔性的衡量[J].人民論壇,2012(4).
[8]王偉.保持黨的純潔性建設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J].求是,2012(7).
[9]劉云山.增強黨的觀念 加強黨性修養(yǎng) 以高度政治自覺維護黨的純潔性[J].黨建,2012(3).
[10]趙士紅.新形勢下保持黨的純潔性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學習論壇,2012(4).
[11]戴焰軍.先進性對純潔性的關聯與依賴[J].人民論壇,2012(4).
[12]曾金冬.胡錦濤總書記為何要強調黨的純潔性[J].理論導報,2012(2).
[13]列寧全集:第37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伍小濤,黃化.中國共產黨保持純潔性思想的沿革[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2(2).
[15]張希賢.思想純潔是黨性純潔的重要基礎[J].中國監(jiān)察,2012(3).
[16]何虎生.中共純潔肌體的歷史借鑒[J].傳承,2012(3).
[17]吳曉敏.堅定理想信念 永葆黨的純潔性[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12(4).
[18]梁妍慧.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純潔性的根本保證[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2(4).
[19]楊沛源.保持和維護黨的純潔性 必須大力加強制度建設——新時期加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制度研究[J].理論與當代,2012(4).
[20]王愛平.保持黨的純潔性需要完善四項制度[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2(2).
[21]劉淇.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 不斷推動首都科學發(fā)展[J].求是,2012(8).
[22]鄭東升.學風建設: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基礎性工程[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2(2).
[23]張寶春.永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J].新長征,2004(21).
[24]本刊首席時政觀察員.黨的十八大,黨的純潔性[J].領導決策信息,2012(3).
[25]李法泉.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堅決維護黨的純潔性[J].求是,2012(5).
[26]常欣欣,毛德儒.黨內民主與保持黨的純潔性[J].科學社會主義,2012(2).
[27]劉宏偉,滕麗娟.努力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J].求實,2005(4).
[28]竹立家.用民主制度遏制“不純潔”[J].人民論壇,2012(4).
[29]李維漢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0]桑學成.整黨整風的歷史經驗[J].黨建,1999(12).
[31]王明高.中國共產黨整黨整風的歷史經驗及其當代啟示[J].湖南社會科學,2002(4).
[32]王禹軍.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整黨整風與自身現代化建設[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3).
[33]李永忠,董瑛.蘇共的“純潔性”是怎么步步喪失的[J].決策與信息,2012(4).
[34]戈登·懷特曼.七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黨員隊伍[J].今日蘇聯東歐,1983(6).
[35]于洪君.三十年來蘇聯共產黨的變化[J].蘇聯東歐問題,1984(6).
[36]穆愛光,任秀煜.從列寧的黨建思想談蘇東黨建之經驗教訓[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1).
Review of Studies on Preserving the Party’s Purity
WANG Shiyi
(Party School of the Jiangsu Committee of CPC,Nanjing,Jiangsu 210004)
The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circle contributes a pool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upholding the Party’s purity.The aspects covered are mainly the contents demarcation,significance,realization mechanisms and paths for Party’s purity,the lessons of losing ruling status by the Communist Parties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 European countries,and the upholding of purity.However,the grasp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is new field is not sufficiently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Some studies lack pertinence.There has been no breakthrough in quite a few hard research topics.To further advance the studies of preserving the Party’s purity,special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such issues as the contents of Party purity,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for preserving the Party’s purit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y’s purity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and the purity issue of Western political parties.
the Party’s purity;research review;direction of efforts
D26
A
1674—0351(2012)06—0073—07
2012-10-12
王世誼(1957— ),男,江蘇東臺人,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從事當代中國政治與廉政建設問題研究。
[責任編輯 張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