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丙政
黑龍江科技學院體育部,哈爾濱 150027
籃球教學中學生消極情緒的產(chǎn)生與防治
段丙政
黑龍江科技學院體育部,哈爾濱 150027
通過對籃球教學中學生消極情緒產(chǎn)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預防和克服的方法,旨在消除學生心理障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籃球教學質量。
籃球教學;消極情緒;產(chǎn)生原因;防治方法
在籃球教學中,通常都會遇到學生消極對待學習,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分散,情緒抑制,勉強應付學習,不愿思考和掌握動作要領,它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引起對體育課的厭倦情緒。究竟學生的煙卷情緒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我們又是如何預防的呢?下面就此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籃球教學中,學生的消極情緒是學生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其內在的因素是學生的心理障礙,就是說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產(chǎn)生消極情緒。
心理障礙是指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和集體內部狀態(tài)所找成的心理活動上的變化、紊亂、和失調,并妨礙正常心理活動的重要體驗?;@球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是指體育學習中影響個體發(fā)育、正常學習和體育效能的消極因素
籃球教學學生所反映出的心理障礙問題受兩個方面因素影響。
一方面,受日常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它往往來源于體育課以外的其他學習、生活或對體育課認識偏差的矛盾中,如頻繁的考試、學習上的挫折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心理素質差,個性特征不穩(wěn)定,那么消極情緒就有可能帶入到體育學習中。
另一方面,受籃球教學中教師的心理品質和自身的身體素質基礎方面影響。在籃球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方法陳舊,教師情緒不穩(wěn)定將懲不明,體育基礎差的學生的不到及時的幫助合理解,那么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心理障礙,影響學生的求知欲望,以至于影響他們在其他方面的學習和生活。
在籃球教學中導致學生產(chǎn)生心理障礙的因素較多,下面就教學活動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加以研究
2.1.1 過度焦慮或緊張
焦慮是一種實際上類似擔憂的反映,或是對當前預計到對自尊心有潛在的威脅的任何情景具有一種擔憂的反映傾向。緊張是指心理各因素的緊張度超過了體育運動的需要,產(chǎn)生阻礙作用的狀態(tài)。由于學生從中學進入大學,思想負擔過重,心理承受能較差,身體素質差,運動水平,技術動作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或復雜性,容易造成失誤或受傷,就會使學生過度焦慮,過于緊張,也就會使他們動作變形,發(fā)揮不出最佳水平。
2.1.2 膽怯心理
籃球教學中,學生學習膽怯的主要特征是對某些動作容易產(chǎn)生害怕和退縮的行為動機,練習時表現(xiàn)縮手縮腳。這類學生往往覺得自己技不如人,自卑、怕人恥笑,每次練習都要求被保護。他們即使順利完成動作,但仍擔心下次完成不了新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憂心忡忡,這種異常心理往往多發(fā)生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身上。
2.1.3 缺乏學習興趣,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學習興趣也就學習是內驅力,是學生主動性的源泉。教學內容的枯燥,會造成學生情緒不高,態(tài)度冷漠,也慢慢成為他們的心理障礙。教師因為主管原因,不熱愛本職工作,責任心不強,不注意言行,體育課缺乏生機,沒有新意,致使學生厭倦心理。再加上教師不循須善誘,態(tài)度強硬,于是傷害了學生脆弱的自尊心,產(chǎn)生的逆反心理。
2.1.4 學習方法不當
學生在文化課學習當中,由于各門課程學法類似,因而積累了有效方法。而籃球教學中,學習和掌握技術有其自身的特點,教學課時有限,學生對這一課程學習規(guī)律難以掌握,加上本身運動能力的局限性,因而難以領略學習的興趣和成功的喜悅。勢必造成身心的疲勞,消極對待體育課。
2.2.1 課堂行為不當
如果沒有教師的精心備課,熱情不高,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生更懂得自尊自強,如果教師言語不當,傷害了學生自尊心,那么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教師不了解學生的需要,也是使課堂教學失敗的原因之一。
2.2.2 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發(fā)現(xiàn)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講解單調、手段重復、內容缺乏新鮮感,都使學生難以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反而情緒不高。
2.2.3 教法不當
教法不當表現(xiàn)在教法單一化,教學進度無序化,以及教師水平程度高低等方面。如:教法單一,沒有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新穎的培養(yǎng)技能的方法,使學生感到乏味。
在教材選用上,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能力,實行一刀切,都要求一樣,使素質差異轉化成能力差異,導致素質差的學生跟不上,素質好的學生“吃不飽”感到厭倦。
2.3.2 教材與自然環(huán)境的矛盾
選用的教材在與天氣、場地、器材等方面產(chǎn)生矛盾時,如風、雨天練球、多人共用一片場地,都會使學生產(chǎn)生消極情緒。
2.3.3 教材適用性
從中小學到大學學習內容雷同,講解教法又沒有新意,學生自然引不起興趣。
心理輔導是指運用科學知識,通過心理疏導,幫助別人解決心理矛盾的活動。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心理輔導,通常是教師為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和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幫助。它與心理咨詢相似都是解決情感、意志等方面心理矛盾的活動。
3.1.1 輔導方法
籃球教學心理輔導主要通過耐心的勸導、疏導,時期心理放松,情緒穩(wěn)定,慢慢地解開心理上的疾病,將心理上的疾郁進行有益的宣泄。開展心理輔導可使用下列方法:
順理法:對有自卑心理障礙的學生,可通過尋找符合學生心理需要的理由和語氣來減輕其心理負擔,盡量使他們樹起自信心,最終使他們排除心理障礙。
反問法:當學生產(chǎn)生抑郁、情緒低落、厭煩等心理障礙時可以指導學生換一種角度思考問題,或以身作則開導他們,這樣能促進師生關系,并使他們保持心態(tài)平衡。
激勵法:教師針對學生渴望被認可的心理,及時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使自卑恐懼等心理被排除,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3.2.1 降低難度法。
在不改變動作結構的情況下,改變學習環(huán)境、練習條件、降低機械難度,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完整技術動作。
3.2.2 保護幫助法
在教學中,要有準備、由重點的做好學生練習時的保護與幫助,加強安全措施,不同水平的學生要不同對待。
3.2.3 言語刺激法
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用適當?shù)恼Z句對學生的練習給予肯定的評價,或用簡短的語言提醒學生動作用力時機、方向和動作的幅度,幫助學生分析動作失敗的原因和指出克服的方法,使學生心理狀態(tài)得到調節(jié)。
通過心理訓練來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是排除心理障礙眾多方法中的又一個重要手段,為了防止心理障礙出現(xiàn)和發(fā)展,措施如下:
3.3.1 呼吸調整法
學生由于緊張、恐懼常會感到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可以讓學生有意識的防慢節(jié)奏深呼吸,以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3.3.2 動作想象法
教學中應善于抓住時機,針對復雜技術的、動作難點,讓學生展開想象,在腦中重復出現(xiàn)正確動作形象并體驗成功完成動作時肌肉用力的感覺,提高動作的練習效果。
上述集中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在教學中要因具體情況而定,對于一個班級整體來說,集中方式同時采用比單一采用效果好。對個別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采用某一種方式,使學生以積極的情緒和熱情參與籃球教學。
[1] 江一明主編.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P203~P267
[2] 李思晴主編.體育教學藝術[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P338~P409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