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姍,岳增輝,陳樂樂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410007)
外傷性截癱多是指脊柱由于受外力而導致脊髓損傷部位以下的肢體發(fā)生癱瘓的病癥。多因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表現(xiàn)為脊髓損傷平面以下的運動、感覺及反射出現(xiàn)嚴重功能障礙,常遺留截癱及二便功能障礙,直接影響患者生存質量。中醫(yī)學將本病歸屬于“痿證”、“痹證”等范疇,在治療上較困難,針灸對該病的康復治療有一定療效,現(xiàn)將十幾年來有關本病的臨床報道概述如下。
張華平[1]用電頭針治療第3腰椎橫斷性損傷及左側頭頂骨部分粉碎性骨折所致癱瘓各1例,治療后兩患者右上肢肌力恢復至Ⅳ~V級,生活基本自理。電頭針是治療外傷性截癱療效最顯著的一種療法,主要是由于電頭針包含了頭針及電針兩種療法的優(yōu)勢,頭針可以刺激頭皮運動區(qū)及舞蹈震顫區(qū),而電針可以通過經(jīng)絡復雜的機理改善患肢神經(jīng)肌肉細胞的代謝,使其恢復功能。結合這兩種療法的特點,對肢體恢復有著良好的效果。
米建平等[2]選取夾脊穴、背俞穴,采用交替針刺的方法為主治療截癱50例,取得了較好效果。盛國濱等[3]應用夾脊電針的方法治療本病,療效顯著。徐凡等[4]選擇60例典型的截癱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取肢體常用穴位,治療組取夾脊穴,結果顯示在治愈顯效率方面,治療組與處理組比較,χ2=5.55,P<0.05,有顯著差異。黎盛洪等[5]將 25 例截癱患者分為針灸治療組及藥物對照組,針灸治療組取督脈經(jīng)穴及夾脊穴以及常用肢體穴位,接電針儀,用連續(xù)波,藥物組用胞二磷膽堿,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4.0%,兩組比較 χ2=3.95,P<0.05,說明兩組間差異存在顯著意義,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高錫朋等[6]選取夾脊穴治療261例截癱患者,配以肢體常用穴位,結果基本痊愈8例(3.1%),顯效92例(35.2%),進步149例(57.1%),無效12例(5.0%),總有效率為95.0%。劉志良[7]以夾脊穴為主,輔以灸法、穴位注射等治療224例截癱患者,結果為治愈26.7%,有效64.2%??仔懔醄8]取穴以受傷椎體上下夾脊穴為主治療本病28例,配以肢體常用穴位,接電針儀,留針30 min后繼以溫針灸治療,并配合穴位注射以及功能鍛煉,治療平均2個療程,基本痊愈2例,好轉20例,無效6例,有效率78.5%。
潘文謙等[9]選取以督脈穴為主治療26例,配以背俞穴、夾脊穴及常用肢體穴位,在針刺后對癱瘓四肢進行按摩。經(jīng)治療3~6個療程,痊愈者5例,好轉者17例(頸部活動功能改善,肢體功能部分恢復),無效者4例(頸部活動障礙,肢體功能未見恢復),總有效率為84.6%。痊愈的5例均為脊髓不完全性損傷,無效的4例為脊髓完全性損傷,好轉的17例中有3例為脊髓完全性損傷,14例為脊髓不完全性損傷。
李軍等[10]取受傷椎體上下各一節(jié)段的兩側夾脊穴治療本病患者60例,連電針儀,另加用腦髓再生丹,治療結果為臨床近愈l6例,占26.67%;顯效27例,占45%;進步l4例,占23.33%;無效3例,占5%。王建偉等[11]選用背俞穴為主結合截癱康膠囊治療本病30例,效果較好。王殿華等[12]運用華佗夾脊穴加參茸補腎膠囊治療本病60例,對照組口服益髓顆粒,治療組針刺夾脊穴,口服參茸補腎膠囊,另加督脈長蛇大灸以及功能鍛煉,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說明治療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齊盛等[13]自擬益髓湯加用針刺,艾灸治療本病,并同時服用自擬益髓湯加減,結果:5例中經(jīng)5療程治療,柱雙拐行走2例,不用拐杖行走1例;6療程后5例全部顯效。其中大便恢復正常5例,小便恢復正常4例。
鄒仁明[14]以排針療法為主治療32例,同時配合以電針治療。結果痊愈4例,顯效14例,進步10例,無效4例。丁淑強[15]運用“醒腦開竅法”治療98例癱瘓患者,結果臨床痊愈者26例;顯效者24例;好轉者46例;無效2例。劉虹等[16]運用“通經(jīng)接髓法”治療49例,取損傷平面上下一或兩個棘突下的督脈穴,配以相應部位(除頸、胸、腰推損傷部位外)的夾脊穴,再酌情加以四肢穴位。經(jīng)治療后基本痊愈者4例,顯效15例,進步者28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為96%。
聶宇等[17]用督脈外置電場治療脊髓損傷68例。該設備乃自主設計,隨機選取該院未用該設備而其它治療方法相同、病情類似的2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對比觀察,F(xiàn)rankel分級法評價本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改變情況,結果為本組與對照組相比,有非常明顯差異(全癱P<0.05,不全癱P<0.01)。該組曾對大鼠應用外置電場進行了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外置電場有防止大鼠脊髓繼發(fā)性損害及預防脊髓退變萎縮的作用,并能促進脊髓軸突再生,為此療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綜上所述,外傷性截癱是難治之癥,在治療恢復過程中,雖經(jīng)西醫(yī)手術,絕大部分效果不理想,生活仍不能自理,針灸對本病中后期的康復治療是中醫(yī)的特長,療效不錯,國內(nèi)外學者通過大量實驗研究表明,針刺刺激脊髓和神經(jīng)干可恢復神經(jīng)組織功能,針尖刺激穴位可促使休眠的神經(jīng)組織早日蘇醒,促使受損神經(jīng)元蛋白合成與纖維再生;又有人認為針刺可改善患病部位的微循環(huán)與組織代謝,提高脊神經(jīng)細胞對病變造成的壓迫、缺氧等的耐受性。外傷性截癱由于脊椎骨折所致督脈損害,督脈循背而行,主一身陽氣,督脈傷則陽虛,故臨床多選取督脈穴治療,使督脈上下貫通,陽氣通達,從而達到促進肢體功能恢復的目的。其次常選取夾脊穴[18],以調(diào)理上下肢陰陽平衡、疏通臟腑氣血?!爸勿舄毴£柮鳌?,取穴中也側重選取了陽明經(jīng)的穴位,與他經(jīng)穴位配合使用,從而發(fā)揮針灸治療的優(yōu)勢。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一些損傷嚴重的患者功能活動依然沒有明顯的改善,而病情較輕者癥狀持續(xù)時間較長,肢體基本功能活動得不到較明顯的恢復,患者基本生活達不到自理,該病仍然不能根治,故今后應繼續(xù)發(fā)揮針灸治療本病的優(yōu)勢,深入并完善臨床研究,制定切實可行有效的治療方法,統(tǒng)一療效評定標準,進一步探討針灸治療本病的作用機理,同時還有待于其他科學領域的突破,為根治本病獲得更多有效的手段。
[1]張華平.電頭針治愈外傷性癱瘓2例[J].新中醫(yī),1994,26(1):36-37
[2]米建平,蒙昌榮.以華佗夾脊穴及背俞穴為主治療截癱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0,20(9):517-519
[3]盛國濱,唐英.夾脊電針治療外傷性截癱的體感誘發(fā)電位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2,9(2):112-113
[4]徐凡,冉春風.針刺華佗夾脊穴治療脊髓性截癱臨床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1995,11(8):13-14
[5]黎盛洪,包成群,池華升,等.針灸為主治療截癱25例[J].福建中醫(yī)藥,2003,34(6):28-28
[6]高錫朋,韓冰.針刺治療外傷性完全截癱261例[J].中醫(yī)雜志,1994,35(8):473-474
[7]劉志良.針灸為主治療外傷性截癱224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1,17(5):25-26
[8]孔秀玲.針灸并用治療外傷性截癱28例[J].中華綜合醫(yī)學雜志,2005,6(8):732-733
[9]潘文謙,王洪梅,哈少鴻.針灸治療外傷性四肢癱瘓26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1,36(8):358-358
[10]李軍,烏坤,郭加利.針藥結合治療脊髓性截癱6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學報,2002,30(3):39-39
[11]王建偉,王曄,王紀元,等.針灸中藥合用治療外傷性截癱30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5,21(4):11-12
[12]王殿華,陳金亮.參茸補腎膠囊配以針灸治療外傷性截癱60例臨床研究[J].中成藥,2008,30(11):1574-1576
[13]齊盛,魏曉萍.針灸藥物并用治療外傷性截癱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3,19(7):27-27
[14]鄒仁明.排針療法為主治療外傷性截癱32例[J].新中醫(yī),1999,31(10):29-29
[15]丁淑強.“醒腦開竅針刺法”為主治療外傷性截癱98例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1998,14(5):18-20
[16]劉虹,周麗雅.“通經(jīng)接髓”針法治療外傷截癱49例臨床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生,1999,15(10):39-40
[17]聶宇,梁克玉,魏玉玲,等.督脈外置電場治療脊髓損傷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7,15(12):15-17
[18]關衛(wèi).外傷性截癱的中醫(yī)治療及研究概況[J].醫(yī)學綜述,2007,13(11):87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