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旭光
(吉林省白城中心醫(yī)院普外科,吉林 白城 137000)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診斷技術及人保健意識的提高,乳腺癌外科從局部解剖為基礎追求徹底性的根治手術,向全身生物學改變?yōu)橹笇Ю碚摰姆乐畏较虬l(fā)展,使乳腺癌的局部治療發(fā)生了很大變革。保乳手術在歐美國家已成為治療乳腺癌常用術式。我院自2004年至2009年間對23例乳腺癌患者實施保乳治療,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為總結治療經(jīng)驗,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我院對23例女性病例行乳腺癌保乳手術。年齡28~75歲,中位年齡47歲。所有患者術前均行彩超和X線鉬靶檢查,其共同特征表現(xiàn)為腫瘤位于乳暈外周圍,邊緣較為清晰,呈單發(fā),直徑在3.0cm以下,乳房皮膚無桔皮樣變,乳頭無浸潤性下陷,未觸及腋窩淋巴結腫大。TNM分期:Ⅰ期(T1N0M0)18例、Ⅱ期(T1~2N0MO)5例。全部病例術前術中得到病理診斷,其中14例為浸潤性導管癌,5例為浸潤性小葉癌,4例為髓樣癌,15例患者轉移至腋窩淋巴結(ER和PR陽性各10例),18例ER、PR均為陽性,3例均為陰性,各有1例ER、PR陽性。
患者行腫瘤局部廣泛切除加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常規(guī)麻醉,梭形切口位于乳頭與腫塊中心連線為軸,距腫瘤邊緣≥2.0cm處,直至垂直切至胸大肌筋膜,不作皮下潛行游離,一并剝離基底部和胸大肌筋膜,整塊移除標本。標本上下、內(nèi)外以及中心基底部用線做好標記,送冰凍病理檢查,保證切緣陰性[2]。之后,按根治術常規(guī)要求將腋窩淋巴組織清除,腫瘤切除后瘤床放標為術后放療定位,手術完畢常規(guī)處理。
術后常規(guī)進行化療、放療治療。
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化療方案。可供選擇的化療方案有環(huán)磷酰胺+氨甲蝶呤+氟尿嘧啶的CMF方案,上述方案中用阿霉素替換氨甲蝶呤的CAT方案、用紫杉醇、阿霉素替換環(huán)磷酰胺、氨甲蝶呤的TAC方案等?;熡谛g后2周開始,放療在術后6~8周開始,未出現(xiàn)腋窩淋巴結轉移者,照射區(qū)域為乳腺/胸壁,應用內(nèi)切野和外切野;已經(jīng)轉移至腋窩巴結者,在上述照射區(qū)域的基礎上,加鎖骨上淋巴結區(qū)和腋窩淋巴結區(qū),腫瘤病變位于內(nèi)側者,照射區(qū)域再加胸廓內(nèi)淋巴結區(qū)。按療程完成放療后,繼續(xù)完成化療之剩余療程。ER、PR陽性者行連續(xù)5年內(nèi)分泌治療,陰性者給予免疫治療和(或)中醫(yī)中藥調(diào)理治療。
所有病例保乳術后恢復良好,整型滿意,患側乳房外形豐滿,手感良好,患者心理障礙明顯改善。
所有患者均獲隨訪,時間在6個月~5年之間。其中,復發(fā)2例(補行改良根治術),總生存率100%。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這一觀點已得到廣泛認同。在早期階段,癌細胞就有血行轉移的可能,采用不同的局部手術方式,一般不影響生存率。遠處轉移是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這成為縮小乳腺癌手術范圍的理論依據(jù)[1]。但是,快速發(fā)展的影像技術和針吸活檢技術,使得輔助治療效果的提高,和人們對生存質量的追求,已使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成為可能,使保乳手術成為現(xiàn)實,且取得較好的效果。
保乳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患者痛苦輕,恢復快等優(yōu)點。保乳手術必須在根治的基礎上,盡可能使術后乳房保證良好外形和對稱性,保持自然的美觀,大幅度消除患者術后心理障礙,明顯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審美觀點,為患者所接受。
目前的觀點認為,保乳手術適用TNM分期為Ⅰ期、Ⅱ期的乳腺癌,要求為早期癌變、呈單發(fā)、周圍型,腫瘤邊緣較為清晰、直徑在3.0cm以下,未觸及腋窩淋巴結腫大,乳房X線鉬靶顯示無散在鈣點,患乳術前無放射治療史;無血管膠原性疾病及其他禁忌證[3]。出于患者自我要求行保乳術,且具備術后化療和放療的支持。以上為保乳手術的適應證,實際工作中要嚴格掌握。
影響保乳手術預后的關鍵因素為切除范圍,包括徹底切除腫瘤原發(fā)灶和清除腋窩淋巴結,前者又包括局部切除乳腺腫塊、切除乳腺區(qū)段和切除乳腺象限,切除范圍原則上應超過2.0cm的正常組織,必須保證切緣陰性,確定無癌組織殘留;切緣上下和內(nèi)外以及中心基底部多點取材送病理學檢查。后者必須保證清除所有可能轉移的腋窩淋巴結,藉此可確定腫瘤的分期,估計術后療效,選擇適宜的術后綜合治療方案??梢赃_到降低復發(fā)轉移率,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切緣狀態(tài),術后放、化療是預防復發(fā)的重要手段[5]。王磊等報道,象限切除后10年局部復發(fā)率為4%,距腫瘤2.0cm廣泛切除10年局部復發(fā)率為7%,距腫瘤1.0cm切除10年局部復發(fā)率為13%,腫瘤局部切除10年局部復發(fā)率為17%[4]。要切實預防或降低術后復發(fā)率,必須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采取適宜的術后綜合治療措施,保證保乳手術治療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早期行保乳手術是可行的,并且是必要的。這就要求外科醫(yī)師在術前要將手術切口設計好,術中注意徹底游離術區(qū)皮瓣和保留乳腺以及切除和縫合技巧,術后切口包扎時注意避免壓迫乳頭等,將有助于保持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觀效果;同時配合術后輔助放療、化療及內(nèi)分泌治療,可以達到與改良根治術相同的治療效果。采用保乳術可以保證乳房良好的外觀形態(tài),外形豐滿,雙側對稱,效果滿意;同時在滿足美容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消除了心理障礙,是一種較好理想治療方法。
[1]沈鎮(zhèn)宙,李鶴成.談乳腺癌外科治療中的熱點回顧[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4,9(2):89-91.
[2]朱立元,龍光輝,于志強,等.保留乳房的改良術式乳腺癌根治術21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3,12(5):332.
[3]李文萍,王欣,許娟,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42例報告[J].乳腺病雜志,2004,2(1):23-25.
[4]王磊,肖公正.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療及臨床評價[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4,20(1):1319.
[5]朱立元,韋偉,于志強,等.乳腺癌保乳手術的體會[J].臨床外科雜志,2004,12(11):68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