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弘
(易門縣中醫(yī)院內(nèi)二科,云南 易門 651100)
胺碘酮(amiodaron)于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我國廣泛應用,它可以治療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它能維持竇性心律正常,避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等的發(fā)生。但隨著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的開展和多年的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該藥有多種藥物毒性,應該重視。近年來,由于新藥決奈達?。―renedarone)和伊曲利特的臨床使用,特別是決奈達隆的分子式與胺碘酮相似又不含碘,副作用相對較小,同樣具有廣譜高效抗心律失常作用,有取代胺碘酮之勢。但胺碘酮作為一個經(jīng)典老牌抗心律失常藥物,還會繼續(xù)在臨床上使用,了解其藥理及毒副作用,可為臨床合理、安全使用胺碘酮,或優(yōu)選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提供參考。
胺碘酮的藥代動力學體現(xiàn)在:①吸收:胺碘酮口服時吸收不夠徹底,單次口服給藥的絕對生物利用度僅有50%。食物能夠增加吸收速度,所以建議胺碘酮口服時最好與食物一起服用[1]。②分布:胺碘酮的蛋白和脂肪結(jié)合率>98%,而且具有特強的脂溶性,在細胞膜的分布最為集中,脂肪細胞、肺和心臟尤其集中[2]。③代謝:胺碘酮主要通過細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CYP)3A4、CYP2C8、CYP1A2、CYP2D6和CYP2D19在人體肝臟轉(zhuǎn)化為去乙基胺碘酮而被消除,但不同的CYP對胺碘酮的代謝強度也不一致,有較大的個體差異[3],從而可導致不同的治療效果。④排泄:胺碘酮大部分經(jīng)膽汁得到排泄。單次給藥的半衰期為18~36h,多次給藥半衰期更長[4]。胺碘酮的腎臟排泄很少[3],所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胺碘酮時沒有必要調(diào)整劑量。
胺碘碘屬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有抑制心房、心肌傳導纖維的快鈉離子內(nèi)流,減慢傳導速度,減低竇房結(jié)自律性的特點。靜脈滴注時有輕度負性肌力作用,但一般情況下不會抑制左心功能。藥理學特性:有廣譜抗心律失常及抗心絞痛作用。
胺碘酮可導致心律失常,雖然發(fā)生概率較小,但往往一旦發(fā)生就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詹中群等[5]報道8例口服常規(guī)劑量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時引起尖端扭轉(zhuǎn)型室速。康成方[6]報道胺碘酮致心博驟停死亡2例。
胺碘酮肺毒性缺乏特異性,在早期一般表現(xiàn)為可逆性肺損害,停藥后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即可,但嚴重的進行性肺間質(zhì)纖維化卻有可能是致命的。長期用藥肺纖維化的發(fā)生率約為1.4%~5%[7]。肺毒性的早期表現(xiàn)可以類似于慢性心衰,應高度警惕。
甲狀腺功能異常較常見,若僅有輕度化驗異常,可加強監(jiān)測而不需要特殊處理。甲減用左旋甲狀腺素易于治療,使TSH正?;S龅郊卓簳r處理較棘,主要原因在于甲亢能加重房顫,或引發(fā)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所以胺碘酮必須停用。
最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包括惡心、食欲下降和便秘,但是最為嚴重的反應是肝炎和肝硬化。胺碘酮引起的肝臟損害可能是致命的。
胺碘酮還可引起皮膚、眼部、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和凝血障礙等,可導致皮膚藍灰色改變、末梢神經(jīng)炎、睡眠障礙、小腦共濟失調(diào)、角膜沉著、視神經(jīng)炎等,有些病變與藥量有關,減量即可減輕或消除癥狀。視神經(jīng)炎是少見但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必須停藥。
胺碘酮是一個以第Ⅲ類作用為主的多通道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物,臨床應用廣泛,其藥理特征復雜,作用多樣,臨床療效存在個體差異性,故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大多不良反應經(jīng)過減量或停藥可以逆轉(zhuǎn),而重要臟器的毒性可能是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近年來,由于新藥決奈達隆和伊曲利特的臨床使用,可能會對胺碘酮的臨床應用產(chǎn)生影響。伊曲利特與胺碘酮一樣同為以第Ⅲ類作用為主的多通道抗心律失常藥物,但伊曲利特對鈉和鈣通道的作用是輕度激活而不是抑制,這使其在有效終止房顫和房撲后,不用或較少擔心竇房結(jié)功能也被藥物嚴重抑制而發(fā)生長間歇,甚至是較長的竇性停博。文獻報道,轉(zhuǎn)復心房撲動的有效率伊布利特為胺碘酮的7倍。決奈達隆的分子式與胺碘酮相似但不含碘,被譽為不含碘的胺碘酮,大大減少了由碘引起的藥物對甲狀腺、肺、眼的副作用[8]。了解了胺碘酮的藥理和毒副作用,可為臨床優(yōu)選抗心律失常藥物提供參考。
[1]Meng X,Mojaverian P,Doedee M,et al.Bioavailability of amiodarone tablets administered with and without food in healthy subjects[J].Am J Cardiol,2001,87(4):432-435.
[2]Petr P,Verner M,Van Wyk CJ,et al.Amiodarone-excellent antiarrhythmic drug?(Happy end after 40 years of problems)[J].J Appl Biomed,2003,1(3):127-139.
[3]Ohyama K,Nakajima M,Nakamura S,et al.A significant role of human cytocchrome P4502C8 in amiodarone N-deethylation: An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contribution with relative activity factor[J].Drug Metab Dispos,200,28(10):1303-1310.
[4]Roden DM.Mechanism underlying variability in response to drug therapy:Implications for amiodaron use[J].Am J Cardiol,1999,84(Supp l.1):s29-s36.
[5]詹中群,李增高,殷躍輝,等.應用胺碘酮后尖端扭轉(zhuǎn)室速8例分析[J].心電學雜志,2003,22(1):32-33
[6]康成方.胺碘酮致心博驟停死亡2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10(10):1587-1587.
[7]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會心律分會.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2008)[S].2008.
[8]郭繼鴻.藥物治療房顫的若干臨床問題[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9A):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