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仲 ,劉亞靜 ,安福麗
(1.河北省滄州市傳染病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1; 2.河北省中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
降脂保肝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120例
張 仲1,劉亞靜1,安福麗2
(1.河北省滄州市傳染病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1; 2.河北省中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
目的觀察降脂保肝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20例口服降脂保肝方、每天2袋,對照組口服氟伐他汀鈉40 mg、每日晚飯后服用,均以治療15 d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及血脂、脂蛋白的變化。結果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擬降脂保肝方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降脂保肝方;療效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無過量飲酒史肝實質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儲積為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1],臨床多表現(xiàn)為胸脅脹痛、食欲不振、失眠等癥狀。脂肪肝的西醫(yī)治療方法,一般都是應用調血脂藥物,但有些調血脂藥物并不能完全治愈脂肪肝,且用藥后好轉,而停藥后又復發(fā)。河北省中醫(yī)院肝膽科利用祖國傳統(tǒng)中醫(yī)藥理論,自擬降脂保肝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120例,并與氟伐他汀鈉片治療80例對照觀察,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醫(yī)院門診及住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0例,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臟學分會2003年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擬訂標準,均經(jīng)肝臟彩超、血脂全項、肝功能等常規(guī)檢查確診,均有血清轉氨酶升高,并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增加為主,常伴有γ-谷胺酰轉肽酶(γ-GT)、甘油三酯(TG)等水平增高均無飲酒史或飲酒后折合乙醇量每周小于40 mg;均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腸外營養(yǎng)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性疾病;除原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外,可出現(xiàn)肝區(qū)感覺不適按壓疼痛。依照受試者進入研究的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120例,對照組80例。治療組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31~76歲,平均(47.50±1.90)歲。對照組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29~74歲,平均(46.84±2.1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輕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采用降脂保肝方(白芍30 g,郁金20 g,菖蒲、姜黃、絞股藍、云苓、柴胡、川樸、茵陳、丹參、枳殼、山楂各15 g,梔子、川芎各9 g)治療,用中藥煎藥機煎制而成,每煎2袋,每袋150 mL,早晚飯后2 h服用。對照組口服氟伐他汀鈉(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40 mg×7片,批號為X1123)40 mg,每日晚飯后服用。兩組均以15 d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用藥2個療程后停藥1周,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超聲結果、血脂結果。
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能、血脂等檢查均正常,B超顯示脂肪肝特征消失;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肝臟B超示脂肪肝消失或下降兩個級別(重度轉為輕度),肝功能、血脂等改善率大于50%;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肝臟B超示脂肪肝表現(xiàn)明顯好轉或下降1個級別,肝功能血脂等改善率大于30%;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肝臟B超示脂肪肝表現(xiàn)無明顯變化,肝功能、血脂等無明顯改善。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及脂蛋白含量變化(± s,m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及脂蛋白含量變化(± s,mmol/L)
注:與治療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n=120)對照組(n=8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甘油三酯2.44 ± 0.38 2.03 ± 0.37△#2.42 ± 0.43 2.18 ± 0.33總膽固醇6.03 ± 0.97 4.99 ± 0.56△#6.27 ± 0.73 5.46 ± 0.68高密度脂蛋白2.31 ± 0.28 1.83 ± 0.21△#2.47 ± 0.27 2.02 ± 0.29低密度脂蛋白4.08 ± 0.66 3.83 ± 0.74 4.09 ± 0.77 3.80 ± 0.69
非酒精性脂肪肝屬中醫(yī)“脅痛”“積聚”“痞滿”“痰濁”等范疇,由情志不舒,或飲食失節(jié),或起居失?;蚰昀象w虛,可致肝氣郁結,脾失健運,肝血淤滯,痰濁不化而成[3],治宜疏肝理氣、活血通絡、祛瘀化濁、清除濕熱。降脂保肝方中柴胡、白芍、枳殼養(yǎng)陰柔肝,疏肝理氣;絞股藍補益正氣,養(yǎng)陰化痰;姜黃、郁金、川芎、丹參活血化瘀,破血行氣止痛;茵陳、菖蒲、梔子、川樸、云苓、山楂清熱利濕、祛瘀化濁、健脾和胃?,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柴胡可降低肝臟中甘油三酯含量,具有抑制纖維增生和促進纖維吸收的作用;白芍能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4];姜黃中的姜黃素具有調節(jié)脂質代謝紊亂的功能;絞股藍含有50多種皂苷,具有類似人參的功效,長期用于降壓、調血脂,并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此,降脂保肝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1]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標準[J].中華肝病學雜志,2003,11(2):31.
[2]馬 民,楊欽河.舒肝降脂湯治療脂肪肝86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05,23(4):44.
[3]潘豐滿,黃江榮.柴胡疏肝散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82例臨床觀察[J].時診國醫(yī)國藥,2009,20(8):2 010 -2 011.
[4]郭曉萍,程宇甫,袁勤釗,等.加味四逆散治療酒精性肝病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6,13(6):14.
R285.6;R289.5
A
1006-4931(2012)12-0090-01
2012-01-31;
20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