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教學中,“學困生”一直是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學困生的產(chǎn)生,是學生個體在社會化進程中不和諧的反映。這些學困生,他們的思想行為、學習成績、智力發(fā)展等方面低于教學要求的水平。筆者從幫助英語學困生樹立自信心、摸索學習的技巧等方面,談提高學困生英語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提高;學困生;英語水平
英語學困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感困擾的一個問題。教師要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就不能把學困生當成教學的“負擔”,教師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幫助學困生走出困境,讓他們學好英語。那么,如何提高學困生的英語水平呢?
一、教師要給學困生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首先,英語教師必須多關心這些學困生。不能以“腦子笨”、“不開竅”、“無法開墾的荒地”等理由忽略學困生的存在。教師要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中人人平等。
其次,教師要與學困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教師對學困生的表揚,會使他們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反應。學生的積極情緒會影響教師,使教師的積極情緒也進一步提高。師生間的感情會越來越近,達到情感共鳴的效果。這一做法消除了學困生心理障礙,教師也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另外,教師對學困生的教學要有極大的耐心,要對他們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提問情況、試卷考核情況等做詳細記錄。找出學困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給予幫助,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同時,教師在批改學困生的試卷、作業(yè)時,要盡量發(fā)現(xiàn)他們閃光的一面,以此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二、要為學困生營造互學互助的學習氛圍
班級是一個“大家庭”,每個學生都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把自己的學習體驗、方法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多數(shù)在課堂上,學生更多的時間是生活在班級這個集體中。為了讓學困生更快地提高英語水平,教師的輔導很重要,同時也不能忽視同學之間的互學互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書本內(nèi)容或課外活動讓學生了解合作在學習中的作用,而這種合作的培養(yǎng)是在互學互助中逐步形成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動員成績好的學生與學困生之間互學互助的活動。這樣不僅拉近了學生間的感情,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如課前表演,課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英語課開始前十分鐘的時間里,讓學生根據(jù)學過的、將要學的、課外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采用英語對話、講故事、做游戲、英文歌比賽、相互提問等形式完成表演。教師把成績好的學生和學困生相結合進行分組,然后把表演的任務落實給各個小組,讓每一小組組員在學期活動中都有表演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還可以讓全班同學互學互助、融洽地學習;也可以讓學困生迅速、輕松地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
三、要幫助學困生樹立“我能進步”的自信心
由于成績較差, 學困生總認為自己沒有其他同學優(yōu)秀,每次考試成績的名單落在后面,讓他們覺得在同學面前沒有“面子”,自卑的心理也隨之而來。教師無意的眼神、言行都可能影響他們的心理,虛榮心讓他們變得十分膽小。因此,教師要鼓勵學困生,并發(fā)掘他們潛在的亮點。即使是一次小小的進步,也應及時給予表揚,從而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信心,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快樂。對待學困生,教師要用無微不至的關懷來取代批評和責備, 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心境,幫助他們學習英語。另外,由于學習成績差、壓力大,學困生容易產(chǎn)生焦慮心理,教師要主動找他們聊天,耐心地聽他們傾訴心中的壓力、苦悶,讓學生在放松式的環(huán)境下,排除焦慮引起的消極情緒。也要幫助學困生明確學習目標、調整自身渴望成績的短期目標,讓他們的心理經(jīng)常處于點滴進步與成功的喜悅中,從而走出自卑、焦慮的消極心理,樹立起“我能進步”的自信心。
四、要指導學困生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各自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分析自己英語成績差的原因,從自身找問題,并讓他們明白英語成績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引導學生設定以自身為“出發(fā)點”的學習目標,不要過分地與其他同學進行攀比,要與自己的原有水平作比較,然后鼓勵他們一步步去實現(xiàn)目標。
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促進學生達到學習目標,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多和學生相處,在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后,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方案。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困生從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那里借鑒學習經(jīng)驗,幫助他們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般情況下,學困生的分析能力和接受能力很薄弱,教師通過分級別或加強課外輔導等方法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總之,針對學困生的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應掌握這門藝術,不僅要完成教學內(nèi)容,更要做好學困生的“功課”,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教學質量。在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多好方法、經(jīng)驗值得我們?nèi)ヌ剿骱徒梃b,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困生提高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曾琦“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學科教育》.2000年第6期
[2]林立、楊傳緯.英語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胡泓.外語素質培養(yǎng)概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英語教學與研究》“小組合作學習”.2003年第8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郝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