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勤于悟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物理實驗;悟理;科學素養(yǎng)
實驗做得好,在于勤思考。經過多年的教學發(fā)現,由于實驗基本目標的控制性,使絕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只能沿著實驗預定方向變化、發(fā)展,缺乏思維的拓展,延伸,尤其缺乏物理實驗中多思考,多悟理。在注重學生動手能力時,物理實驗教學不知不覺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重動手能力,輕思維拓展。針對這一問題,我嘗試了讓學生在物理實驗中“悟理”的實驗教學方法。
一、“悟”實驗器材選擇嚴謹、科學性
學生在學習經歷中“悟理”,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就會更豐富多彩,更生動深刻。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以日常生活、生產實際為背景,精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自我發(fā)展和積極適應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比如: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感悟:1.倒入燒杯中水的量;2.酒精燈加熱的火焰的部位;3.溫度計液泡在水中的部位;等等。然后讓學生感悟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分析:倒入燒杯中的水以半杯為宜,過多會導致長時間不能沸騰,過少不能完全浸沒溫度計的液泡。適當調整酒精燈的高度用外焰加熱。據此,實驗中讓學生在動作的認知階段感悟“做什么”和“怎么做”。在行動之前感悟有關實驗知識,看到規(guī)范的示范操作,形成正確的動作映象;在操作技能的動作定向階段要求學生操作動作一定要規(guī)范,不能求快要按操作程序逐步進行,老師還要多次進行示范操作,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指出正確的做法。教材中很多概念的形成、物理理論知識的形成、物理計算的學習都可以在類似的學習過程中多悟,悟出其中的道理。
二、“悟”實驗過程
學生在操作中“悟”,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不斷完善認識結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得到發(fā)展,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比如說,在用天平和量筒測不規(guī)則石塊的密度實驗時,同學們感悟:托盤天平及量筒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托盤天平首先要調節(jié)平衡、加減砝碼的次序、移動游碼方法、稱量完畢應將游碼撥回零刻線處。感悟使用量筒的過程中的注意細節(jié)及讀數時的眼睛的位置。感悟實驗過程能否顛倒。實質上學生對托盤天平及量筒的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項心里沒底,由于沒有把握好物理實驗技能學習的心理特點及成因,此時應讓學生多悟整個實驗所涉及的各項知識,以及要達到的實驗原理、目的及實驗步驟是什么,對使用的實驗器械則應具體介紹其構造和使用方法,并進行規(guī)范操作。諸如對托盤天平的使用:1.移動游碼時,左手扶住標尺左端,右手輕輕地移動游碼。2.通過具體操作掌握使用要領:托盤天平稱量前先把游碼撥零點;觀察天平是否平,再旋螺母調水平,左放稱物右放碼,鑷子先加質量大,最后游碼來替補;稱量完畢作記錄,砝碼回盒游碼零。3.使用量筒時量液體,筒平穩(wěn),口口挨,免外流,讀數前,認刻度,讀數時,視線與液面最低處水平要對準。同時學生感悟必要的注意事項和常見的錯誤操作,通過物理實驗和實驗中多“悟理”,親身經歷,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
三、“悟”實驗探究
讓學生在探究中“悟理”,多交流,鼓勵大膽猜想,質疑問難,放手讓學生嘗試、探索。通過“悟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在一定范圍內解決若干實際問題,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探究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中,我選擇自主性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感悟猜想影響的因素,再感悟如何設計實驗及實驗方式和途徑然后進行實驗,最后寫出實驗報告。學生感悟:提出了溫度、空氣、氣候、液體的表面積、表面積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的質量和體積等都能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進而感悟管道輸水、動物散熱等生產生活中的實例。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悟到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而且還提高了解題能力。類似的問題還很多,如探究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教師要善于精心設計實驗,通過學生實驗,多悟,物理實驗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物理實驗中加強學生“悟理”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對知識的鞏固,又是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有效途徑,還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但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悟理”的習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我們不懈地努力,這項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會讓學生終身受益??傊?,物理學習離不開悟,悟概念、悟規(guī)律、悟方法,細心領悟,悟出真理來,物理悟理,悟物究理,理在其中,悟出理的本質,悟出理的內涵,悟出理的真諦;學習物理的過程就是“悟理”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欣、楊旭.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能力[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6.8(5):537~538
(作者單位:江蘇省豐縣范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