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中的心理負荷是指心理負荷量和心理負荷強度,是體育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它與生理負荷是體育課的兩個重要指標。本文在分析體育教學中心理負荷所包括的主要因素及其與教學的相互作用基礎上,通過分析心理負荷三項指標在體育教學進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揭示出這三項指標在體育教學進程設計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學生心理負荷的變化規(guī)律設計一節(jié)體育課的結構。
【關鍵詞】體育;實踐課;心理負荷;教學設計
一、前言
體育課中的心理負荷變化是設計體育教學進程的依據(jù)之一,是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負荷因素,它會對學生的身心反應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對課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體育教學中的心理負荷是指心理負荷量和心理負荷強度。心理負荷量一般指心理負荷的時間長短,心理負荷的強度一般指心理緊張的程度。在體育教學中,練習時間的長短和運動的強度、組織形式、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等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
二、體育教學中心理負荷分析
1.情緒及其與體育教學的相互作用
情緒為客觀事物與人們的需要的關系所決定。如果來自客觀事物的刺激滿足人的某種需要,就會引起愉快的情緒體驗。體育活動本身蘊藏著很多對人的各種刺激,如克服困難、競爭、冒險、把握機會、追求不確定結果、達到目標、控制、成功、挫折等等,這些相應地引起人的各種情緒體驗。
情緒對體育教學的作用,首先表現(xiàn)在良性情緒對人的認識和活動的作用,即在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fā),他們就會產(chǎn)生聚精會神的注意、愉快的情緒、堅強的意志力等,從而提高了學習和活動的效果。其次,良好的學習情緒對正在進行的活動有推動作用,只要學生對所參加的體育活動有了興趣,就會把學習和鍛煉視為自身的需要,積極參加體育學習和活動。因此,在教學中要合理運用情緒及其與體育教學的相互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果。
2.意志及其與體育教學的相互作用
所謂意志就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為實現(xiàn)目的調節(jié)自我、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心理過程。意志對行動的調節(jié),有發(fā)動和制止兩方面的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其變化的規(guī)律表現(xiàn)為多個方面。當學生出現(xiàn)疲勞和厭倦的時候,機體工作能力的漲降對意志的依賴性就越強。在體育學習中,意志努力包括肌肉緊張時的意志努力,注意緊張時的意志努力,遵守各種規(guī)則的意志努力,與克服危險有關和與克服疲勞、厭倦有關的意志努力等。因此,我們既要了解它的變化規(guī)律,又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3.注意及其與體育教學的相互作用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每一瞬間,心理活動有選擇地朝向一定事物,而離開其余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動反映事物達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一切心理過程都離不開注意,注意是一切心理過程的開端,并始終伴隨著心理過程進行。
任何心理過程的活動效率,總是表現(xiàn)為有注意參加才能實現(xiàn)。在教學中只依靠有意注意,就會使學生較快地失去學習的吸引力,容易產(chǎn)生疲勞和消極情緒,因此,只考慮任何一種單一的因素,都會影響課堂效率。因為,體育教學的課堂環(huán)境有其自身特點,體育教材內容的安排,體育課組織形式的變換等,都對學生的注意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對注意及其變化規(guī)律有所了解,才能合理運用。
三、根據(jù)心理負荷的變化規(guī)律,有效設計課的結構
第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順序上,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當前的需要。根據(jù)年齡特點,我們要注意對課的內容的趣味性和技術性的分析,如初高中和小學同學的區(qū)別;根據(jù)身體條件和技術基礎,我們可按能力分層進行教學,而不應僅是我們常規(guī)按身高自然分組;根據(jù)教材性質,如是技術性和素質要求較高的,我們視學生情況穿插一些輔助教材等。在學習難度較高,危險性較大的內容時,尤其是對待基礎較差的同學,一定要根據(jù)項目的特點,使難度逐漸提高,慢慢過度,運用好輔助性練習,盡可能消除學生的膽怯和恐懼心理,能順利完成教材每一階段的目標。
第二是教學方法?,F(xiàn)在據(jù)筆者在實際中觀察到,教師更多的習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諸如,教師的講解法和示范法、學生的練習法。教師也很少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從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出發(fā),采用一些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現(xiàn)代教學方法,諸如多媒體技術、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等,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使學生能被教學方法所吸引,在課中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興奮、高漲和愉悅的情緒,完成課的各項任務。
第三是課的組織形式和教學環(huán)境。教學環(huán)境的布置,首先要考慮安全因素,使學生的不安全感降低到最低限度,不給學生以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其次,經(jīng)常能給學生以新穎的感覺,精心設計和合理布局場地、器材。再次,組織形式要有效、合理,這樣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能指向課的內容,使體育課自身的魅力得充分的展現(xiàn)。
第四是時間分配,主要是生理負荷與心理負荷的關系,前已涉及,不再重述。因此,一堂課的結構設計和課的完成,不僅要考慮生理變化的規(guī)律、技術技能形成規(guī)律,更多還要注意對心理規(guī)律的運用,在一節(jié)課中只有協(xié)調好諸多的規(guī)律,那么課堂教學的效率就不言自明。
四、依據(jù)心理負荷變化因素設計體育教學的五點注意
1.合理把握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的關系
首先,我們要考慮興趣的特點,使練習時間、休息和恢復的間歇的安排,既能使學生能保持對練習本身的興趣,又能以完成課的任務作為自己的目標,保持對練習的持續(xù)的興趣。其次,生理負荷的量和強度,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別等特點,是學生的意志努力所能完成的,否則,過重的生理負荷會成為的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使他們產(chǎn)生畏難和逃避心理,從而影響了課的進度。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表情、反應、情緒等進行觀察。
2.注意練習與休息的合理交替
練習與休息的合理交替不僅僅是調節(jié)生理負荷的方法,也是調節(jié)心理負荷的方法。在學生進行高強度的練習之后,體力下降,同時注意、情緒也有所下降,這時可以結合講解、糾正錯誤、相互觀察、小節(jié)等讓學生的體力和心理得到較好的調整,從而推遲與延緩自然發(fā)展的心理疲勞。
3.注意結合教學內容的難度和進度選擇適當?shù)慕?、練?/p>
新授的、有一定難度的教材,需要較高的協(xié)調能力,并伴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這就需要學生注意高度集中,情緒適度緊張,并要付出較大的意志努力,心理能量消耗較大,內容過難、過多,易造成學生心理過度疲勞。采用哪種比較合理的教、練法就是一名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進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例如在進行環(huán)節(jié)較多、動作較難的操節(jié)內容教學中,采用分解法練習,不但由于學習單位小,動作難度低,易學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而且不會因為學習過多的信息量,造成學生的注意范圍與信息量的“口徑”差異過大。
4.注意保持學生適宜的情緒興奮狀態(tài)
適宜的情緒興奮狀態(tài),對提高感知、理解、記憶、意志努力和注意力,減輕心理能量消耗等都是有益的,教師要以自己的言行控制學生的情緒;另外,課中要適當安排一些易提高學習情緒的練習,并輔以適當?shù)恼Z言刺激,以便活躍課堂氣氛;此外,還可以適當加大練習密度,使學生處在積極的活動水平上。
5.注意加強學、練目的的教育和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學生是否愿意參加并堅持體育活動,主要動力來源是在內部。我們才用獎勵或懲罰的手段,可以從外部去激發(fā)一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但是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體育活動自身所具有的價值,確信自己具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能力,體驗到超過成功與失敗本身所蘊涵的“挑戰(zhàn)”樂趣,對促進一個人長期、自主參加體育活動很重要。當學生逐步了解體育活動對自己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有了比較明確的健康目標后。就會形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甚至帶動周圍的人一起參與體育活動。因此,教師要注意加強學、練目的的教育和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終身體育觀。
五、結論
一堂體育課的成功與否與課的負荷密切相關,平時我們對生理負荷的預計、控制和調節(jié)非常重視,也力求合理把握,但對于學生的心理負荷卻往往被我們所忽視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心理負荷也是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負荷因素,它會對學生的身心反應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對課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們在設計體育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心理負荷變化對教學設計的影響,針對學生心理負荷變化,靈活設計,使體育課真正成為一個科學、實效、趣味、學生熱愛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 組織編寫
[2]《學校體育學》.高教出版社.金欽昌主編
[3]《體育心理學》.高教出版社.馬啟偉主編
[4]《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學規(guī)律》.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3.閻健 陳義論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建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