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出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作者通過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體現(xiàn)創(chuàng)新觀念和實施科學評價三方面論述了科學構建學生主體地位的策略。
【關鍵詞】學習氛圍;主體地位;科學評價
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倡“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要求體育教師掌握新的教學觀念,徹底扭轉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陳舊的教學傾向,凸現(xiàn)以學生為本,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本人順應時代潮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一、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師生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心理想象和身體運動的形式把教學內容進行想象變成形象的、有情有境的和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場景,有利于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接受教育、提高運動技能。譬如:我在指導學生進行耐久性中長跑訓練中,選用《運動員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等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忘卻了運動的疲勞,使課堂教學更加和諧快樂。
初中有效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完美統(tǒng)一,是師生(生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作為體育教師,務必充分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來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與終身體育意識,真正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我在教學實踐中做好兩個“堅持”:
其一,堅持強化學生的合作伙伴意識
由于學生最反感的是“訓斥”型和“粗暴”型的體育教師,高高在上的教師致使課堂教學中合作互動的效率大大削弱,所以,我正確樹立學生與老師是合作伙伴的觀念,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時刻把學生當成自己平等的合作伙伴,把自己當作與學生同一戰(zhàn)壕里的一名普通戰(zhàn)士,行之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其二,堅持鼓勵學生參與合作行動
在課堂教學的各個具體環(huán)節(jié)中都有學生合作的條件,教師一定要全面把握好,我平時采取如下兩種方法:
1.自我完善法,它包括學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和自我糾正等系統(tǒng)內容。譬如:針對課堂上學生非正常損壞的體育器材的現(xiàn)象,我就讓學生明白損壞東西一定作相應賠償?shù)牡览?,讓他們通過自己修補和賠償?shù)耐緩絹硖岣邜圩o公物的覺悟,使學生把“要我改正”轉變?yōu)椤拔乙恼?,有利于學生在充分發(fā)揮合作教學功能的同時也達到了自我教育的宗旨。
2.暗示激勵法,一般來說,有益的暗示激勵要求老師多次、反復用“假如你能堅持訓練的話,一定會成功”之類的語言、眼神暗示學生,并以此不斷堅固學生的意念,讓學生主動領悟。譬如,我針對學生參加中長跑訓練時怕苦怕累的怨言,不是直接予以批語教育,而是講述“東方神鹿”王軍霞不怕流血流汗、刻苦訓練為國爭光的事跡,從而讓學生自覺克服困難繼續(xù)參與中長跑的訓練。
二、體現(xiàn)創(chuàng)新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體育課程在所有學科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它與語數(shù)外等學科一樣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探究與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體現(xiàn)他們的主體地位。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中, 由于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學生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練習以掌握某種運動技能,從而造成學生感到厭倦和反感,更別提什么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了。實踐證明:只有切實落實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才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運動能力。其實,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實質就是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性。所謂“教學中的主體性”就是相對于主導性而言的,它既要求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有機結合,又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核心問題。其中,自主性是指學生的自我意識與自我能力,包括自尊、自愛、自信、自理、符合實際的自我判斷、積極的自我體驗和主動的自我調控等;主動性是指學生參與學習的具體態(tài)度,它包括成功動機、競爭意識、求知欲和主動參與社會的適應性;創(chuàng)造性是指學生在主動性和自主性發(fā)展的基礎升華到高級階段的表現(xiàn),它包括創(chuàng)造的意識、創(chuàng)造的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初中體育教師只有理順好上述各方面的關系,才能體現(xiàn)體育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想的培養(yǎng),并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實施科學評價,維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教師維持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就必須把握好教學評價這個環(huán)節(jié)。新課程標準注重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終結評價與過程評價的有機結合;同時,也注重學生個人評價、學生互評與教師的評價協(xié)調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評價的多樣性,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評價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每上完一節(jié)課都要寫好教后反思,也就是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從而能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做到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對于學生的評價還要看學生在體育活動課中的表現(xiàn),以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初中課外體育活動也是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業(yè)務范疇。因此,教師必須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督促學生認真參與“兩操”活動與評比,狠抓體操的質量。在普及體育運動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建立以體育中考項目為主的運動隊,對有比較有潛力的學生要集中進行訓練;同時,還要健全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堅持小型多樣、達標內容為主的原則,每學期舉行一次學校體育運動會。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有效地維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總之,教師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人,才能實現(xiàn)體育教學優(yōu)質高效,才能促進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提高,為今后的終身體育創(chuàng)造條件。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南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