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課程是職校機械類及機電類專業(yè)對口高考必考專業(yè)課,在專業(yè)課程中占分比例較大。此課程具有涵蓋面廣、知識量大、章節(jié)松散,內(nèi)容多,不便于理解、記憶,與生產(chǎn)實際聯(lián)系緊密等特點。高考更側重于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許多學生在此課程的復習過程中往往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效果不明顯,為了提高復習效率,取得更好的復習效果,具體可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學會歸納總結
在全面復習的時候,首先要對整本書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機械基礎主要內(nèi)容包括機械傳動、常用機構、軸系零件和液壓傳動四大部分,每一部分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不大,要求掌握的重點內(nèi)容也有所區(qū)別。如機械傳動中,重點要求掌握傳動比的計算,傳動的原理和特點等,常用機構要求掌握機構的種類、運用和特點;軸系零件要求掌握結構特點和種類及應用;液壓傳動中主要要求掌握液壓傳動的原理,液壓元件的功用種類及液壓基本回路分析,對知識點進行正確的歸納總結,找出學習主線,明確要點,難點,畫出知識結構圖,有的放矢,找出知識點間的因果關系,總結出學習規(guī)律,提高學習效率。
二、要學會分析比較
從表面上看,課本中各章節(jié)內(nèi)容松散,相互聯(lián)系不大,但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各章知識點,特別是在同一知識體系中的知識點大體相同。如在機械傳動中,不外乎工作原理,傳動比計算、傳動特點、應用等。但由于傳動種類多、學習中往往張冠李戴,如把各種傳動的特點相互混淆,把螺旋傳動與蝸桿傳動混為一談等。為此,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不同傳動或機構的比較分析。如機械傳動中主要包括摩擦傳動和嚙合傳動,對于以摩擦輪傳動和帶傳動為主的摩擦傳動而言,主要有以下的傳動特點:一是依靠摩擦力來傳遞運動,因此,傳動比不準確,傳動功率效率低,可起到過載保護作用。二是無噪聲,可用于高速。而對于螺旋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為主的嚙合傳動而言,主要有以下的傳動特點:傳動平穩(wěn),傳動比準確(其中鏈傳動瞬時傳動比不準確),傳遞功率大,(齒輪傳動效率最高,可達95%以上;螺旋傳動及蝸桿傳動由于有螺旋升角和導程角,因此效率較低)。通過列表找出它們的異同,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它們不同的使用規(guī)律和應用場合,使知識越辨越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學會與實際結合起來
《機械基礎》所有的知識都是建立在生產(chǎn)實踐基礎上的,并和現(xiàn)代工業(yè)和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紙上談兵,死記硬背,即使記下來,也是囫圇吞棗,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復習過程中,特別是一輪復習時,我們還需要把教授新課時用到的教學模型重新拿出來,觀察結構、工作原理等,幫助理解和記憶。除此以外,我們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復習螺旋傳動時,觀察臺虎鉗、螺旋千斤頂?shù)裙ぷ髟?,來幫助我們理解普通螺旋傳動的運動特點及運動方向的判別。再比如在復習四桿機構種類判斷時,我們可以用硬紙板和圖釘自己動手,在改變桿的長度和固定不同桿的情況下,區(qū)分不同的種類,從而更深地理解和記住知識點。通過觀察實物或實際動手這些手段,讓思維產(chǎn)生質的飛躍,增強感觀認知,會對一些模糊的知識豁然開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要學會自我考評
對知識點掌握情況,肯定要通過練習進行檢驗,對于老師布置的每一份課后練習,同學們都把它當成一次小測驗,在老師講解后,把錯題歸納到錯題集中,一段時間后,為自己或同伴出一份試卷,點燃同學們的興奮點,從而提高思維能力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同時也可使同學們在近乎游戲的輕松氛圍中,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要把握好三輪復習的側重點
第一輪復習的側重點是全面性。要使學生對教材進行全面的復習,著重解決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解決或一知半解的問題。在這一輪復習中采用練、講為主的復習方式,使學生扎實、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第二輪復習側重點是板塊性。根據(jù)以往高考試卷內(nèi)容,分成幾個板塊、幾種題型進行復習。通過這輪復習,一是傳授解題技巧;二是盡量讓同學多接觸不同的題型,使學生在答題過程中能感到心里有底。
第三輪復習側重點是綜合性。綜合練習好比實踐演習,越熟練越真實,到考試時學生就不會出現(xiàn)怯場現(xiàn)象,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水平,達到理想的效果。
總之,在機械基礎復習過程中,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以最短的時間,取得最高的復習效率,對知識有一個全面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綜合性、實踐性的掌握。這樣才能在最后的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省通州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