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對英語語言的學習一般只強調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對于非語言(主要是體態(tài)語)交流的手段則不太重視。研究表明:在情感、態(tài)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聲調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語言來傳遞的。所謂“體態(tài)語”(Body Language),是一種通過手勢、面部表情、眼神、動作姿態(tài)、外表修飾等非語言行為來傳情達意的交流手段?!绑w態(tài)語”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體態(tài)語”是教師自身形象的一個生動直觀的窗口。良好的體態(tài)使語言表達更生動、更形象、更簡潔,它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親切,易于接近,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輕松的心理氛圍。
“體態(tài)語”在中職英語教學中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能明顯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其主要作用如下。
一、減少母語,盡量融入第二語言
中職階段學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模仿能力也異常突出,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來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體態(tài)語言。以手勢為例,它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具有象形、指示、表情、達意等多種功能,是體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中,手勢應舒展自如、使用合理。如手心向外,左右輕搖表示“Hello”或“Hi”,手心向下壓表示“Sit down”,這些內容可以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但更多的內容既要靠教師的動作,還要有入境的情景,學生才能理解。如教授“May I come in?”時,筆者走到門口敲了幾下門,然后一邊用手指向教室里面,一邊說:“May I come in?”80%的學生能猜到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可以進來嗎?”
又如,在教授句型“I get up at six o'clock”的時候,剛開始他們不明白“get up”是什么意思,在經過提醒“in the morning”之后,學生們就猜:哦,意思可能是Miss Wang在早上6點鐘刷牙或洗臉。針對這一反應,筆者就坐在凳子上,做著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的動作,這樣學生就容易明白了。當筆者接著問他們“When do you get up”的時候,一切就順利多了。此時的身體語言為教師避免在英語課堂上運用母語進行講解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也可以說是一個演員的演技,如果教師演得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那就等于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想象的空間。在教學“Cool”、“Super”、“ Great”、“Wow”這幾個語氣詞時,筆者有意識地賦予其相應的手勢和表情,如“Cool”是豎起一個大拇指;“Super”則伸出兩個拇指;“Great”則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睜大眼睛作出羨慕狀;“Wow”兩手張開,一副驚羨的表情。這樣一來如同給這些抽象的單詞灌注了鮮活的生命,學生頓時興趣盎然,不再厭倦枯燥的重復,教師沒有解釋,學生完全靠自己對教師體態(tài)語的想象來理解單詞,學得樂在其中,掌握得扎實有效。
三、發(fā)揮體態(tài)語特殊的情感魅力
1.手勢的運用藝術(gesture)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準確適度地運用手勢,既可以傳遞思想,又可以表達感情,還可以增加有聲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例如,筆者指著自己的衣著或可能帶有的教具,教授“This is a suit( map,bag,etc.)”;教“He is not……”時就搖手 ;講“He is tall”時就用手指比高些;教“She is five”時,就伸出手掌等等。總之,手勢在體態(tài)語中是動作變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豐富的表現力。因此,教師應把手勢語運用得簡練、適當、自然、協(xié)調、多樣。
2.眼神的運用藝術(eye contact)
在各種體態(tài)語中眼的動作比較特殊,它既有調節(jié)功能,又具有說明和表露功能,熟練地運用眼神的各種變化能表達出內心的思想、意圖、情感及其他體驗。如教師雙目炯炯有神可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與學生目光接觸會使學生產生你在注意他的感覺。正確地使用好每一個眼神,可以使英語課生動有趣、效果顯著。一個贊許的眼神,可以使那些在英語課上積極回答、思維活躍的學生得到鼓勵,他們會更加集中注意力,積極踴躍地表現自己。面對學生,教師應當始終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這樣才能使英語課上得生動、活潑,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表情的運用藝術(favial expreeion)
表情在這里主要指面部表情,是體態(tài)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類社會的一種“世界語”,一個人的喜、憂、思、悲、恐、驚全都可從面部表情上反映出來。教師在課堂上如能運用好面部表情語言,就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臉上保持微笑是對學生的一種贊許和鼓勵,而臉部表情僵硬,就會使學生感到困惑。對大多數學生來講,學習英語是較困難、枯燥的。教師應把微笑帶進課堂,使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讓學生感到學英語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如何把微笑帶進課堂呢?教師平時可以把自己親身經歷的有趣故事或看到的幽默故事講給學生聽;還可以讓學生表演一些滑稽可笑的課堂故事或短?。唤處熎綍r也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幽默、樂觀的生活觀。
4.身體距離的運用藝術(body distance)
人際間的距離也有信息意義,是一種無聲的體態(tài)語言。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所處的位置不同、與學生的遠近不同,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心理感覺、產生不同的效應。有研究表明,當教師站在距學生2~3.5米的地方,就會產生一種控制效應,如果某個學生不注意聽講或出現不當行為,只要教師開始表露出向這個學生走去的意向,就會使他的不當行為迅速改變。
四、運用“體態(tài)語”需要注意的方面
1.體態(tài)語言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教學中使用體態(tài)語言時要有針對性。在教授“animals”時,筆者采用一邊做動作一邊模仿動物叫聲的體態(tài)方式;教授“colours”時,筆者拿出一個個不同顏色的氣球,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為學生吹氣球,吹好后說出該顏色的讀音。其他顏色氣球找學生來吹,因此學生積極性很高。在單詞授完后,筆者將吹好的氣球一個個拋向空中,誰先說出該氣球顏色的發(fā)音就把氣球獎給誰,學生興趣盎然,自然地實現了英語課的教學目標。
2.體態(tài)語言力求準確恰當
中職學生常常在學習語言時深受教師影響,所以,教師的體態(tài)要到位。在教授“Chant:What do you have in your fridge”時,筆者拿了一個玩具電冰箱,一邊用夸張的表情來猜測,一邊打開冰箱門指著各種食品,并隨時把自己拿出的食品分給表現好的學生,學生在有節(jié)奏的音樂中看著老師的體態(tài)及活動,開始體會這首歌謠的語意和朗讀特點,因此,他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興趣很高。
總之,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體態(tài)語言不容忽視。教師準確、恰當地運用體態(tài)語,能起到組織教學、增進師生感情、激活學生學習情緒、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等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英語課上充分發(fā)揮體態(tài)語言的優(yōu)勢,有意識地利用非語言交流手段,突出“啞語”作用,最大限度地為中職英語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山東省菏澤市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