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做錯了事,若大人一味采取強硬的方式迫使孩子就范,孩子更可能產(chǎn)生逆反和抵觸心理。教育的結果適得其反。若采取和緩一點的方式,則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在無形中主動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德育教育 方式
班里的一位學生的家長主動到學校找到我,向我求救,事情是這樣的:他的孩子迷上了打游戲機,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家長發(fā)現(xiàn)后,當天晚上回到家就把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頓,并且嚴厲地警告:如若再犯,決不輕饒。當時孩子嚇得連連點頭認錯,說以后再也不敢了。然而,事隔不久,一次因為早下班,正好發(fā)現(xiàn)孩子正好從網(wǎng)吧里剛出來,家長怒火中燒,氣不打一處來,等回到家,又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頓。
家長滿以為這次肯定能把孩子管過來。沒想到,在一次周五放學后,很晚都沒有孩子的身影,向附近同學打聽,得知他又去了網(wǎng)吧。家長將孩子從網(wǎng)吧拎了出來?;氐郊液?,又是一頓毒打,周六家長要加班,怕他又去網(wǎng)吧,于是就把孩子鎖在家中。誰知等家長下班回來,發(fā)現(xiàn)孩子竟打碎了窗玻璃,逃了出去,又去了網(wǎng)吧。
為了為兒子戒掉“網(wǎng)癮”,這位家長可謂絞盡腦汁,煞費苦心,但結果孩子變本加厲越發(fā)不可收拾。這位家長無可奈何的嘆息:每次孩子犯了錯誤,我都認真地對待和教育了,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我耐心地聽完后,首先肯定家長是一個負責的好家長,然后感謝家長如此信任老師。之后我給家長分析指出,教育就像治水一樣,宜疏不宜堵,應該改變教育方法。
于是家長按我的建議,首先和孩子促膝交談,約法三章:放學得馬上回家,回到家就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以后可以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玩一會兒。以上條款做到,周六可以玩游戲。
此后,家長起初每天接孩子放學,一個月后隔天接孩子放學,又過了半個月,我建議家長讓孩子自己放學回家,家長則在孩子放學的路上暗中跟蹤一段時間。這期間,我意識到孩子步入高年級后,生活圈子和社交圈子逐漸擴大,心理也在悄悄發(fā)生變化,再不是老師和家長一言堂能解決得了的了。
這個學生身上發(fā)生的事不是個例,具有普遍性。于是我下意識在班里利用班會和相關課文,和學生暢談理想,讓他們知道:成天沉湎于游戲,理想只是空想;同時,我將家里的圖書拿出來,在班里建立了圖書角,引導孩子們多讀書。我和學生還暢談網(wǎng)絡,一有機會就讓學生在學校親自上網(wǎng)查資料,同時教會學生上網(wǎng)、建郵箱,上飛信,和學生課余時間網(wǎng)上互動。尤其特別關注有“網(wǎng)癮”的這個孩子,只要是有上機的機會,我首選讓他嘗試。據(jù)那位家長反映,孩子后來再也沒有去過網(wǎng)吧,回到家就寫作業(yè),看書,那個聰明懂事的娃娃又重新回來了。家長為了獎勵孩子,干脆給孩子買了一臺電腦?,F(xiàn)在,這位學生不在沉淪在電腦游戲、網(wǎng)絡游戲中,而是將電腦完全變成了學習的輔助工具。
漸漸的,班里的孩子們也在悄悄變化著:談論的話題由電腦游戲轉(zhuǎn)到了怎樣利用搜索引擎,課間的說罵逗笑被一本本有營養(yǎng)的課外書取而代之。
案例分析:
曾經(jīng)讀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先試,無論怎樣猛烈地吹,行人只會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了大衣……
我發(fā)現(xiàn)這位家長先前教育孩子的方式與“北風”有著驚人的相似,北風一上場就采用非常粗魯?shù)姆绞剑褪┮?,企圖將人們身上的衣服強行吹掉,結果事與愿違:因為寒冷,反而將衣服裹得越緊——強迫的方式非但沒有起到絲毫作用,反而令人有了更多的防御和抵抗。
回到先前的例子,孩子做錯了事,大人一味采取強硬的方式迫使孩子就范,結果孩子表面服氣,心里卻是不服,一轉(zhuǎn)身可能就會把大人的話忘得一干二凈了。在長期的暴力下,孩子更可能產(chǎn)生逆反和抵觸心理,你不讓我做,我偏要這樣做。教育的結果適得其反。
這位家長后來采取了南風方式。盡管南風只是輕輕地吹,但他的溫暖卻令人無法抗拒,讓人不自覺得主動脫掉了身上的衣服。對孩子也應如此:采取和緩一點的方式,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nèi)绻芤源蠛0愕男貞讶菁{孩子的無知,以春風化雨般的溫暖感動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在無形中主動摘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多采用南風效應,或許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郭永.班主任需要教育智慧.中國民族教育,2011,(1).
[2]段麗麗.心橋.河北教育(綜合),2010,(5).
[3]“我該怎么辦”欄目2010年討論題預告.班主任,2010,(9).
[4]董建華.對幾類特殊性格學生的管理秘訣.班主任,2010,(12).
[5]邢海艷.只要正確引導就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
[6]魏志軍.班主任工作中的五心之我見.教育革新,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