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放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摒棄那種“師者,長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傳統(tǒng)觀念,要善于轉(zhuǎn)化角色,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又是學生學習的協(xié)作者、支持者。一切以學生為中心,時刻關心他們、尊重他們、賞識他們,從而創(chuàng)建和諧、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關鍵詞:師生關系 開放 職高語文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火花的導火索。但長期以來,在職高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是絕對的權(quán)威者,講什么,怎樣講,講多少,都由教師主宰。自卑的中職生向來認為自己矮人一截,早已習慣于被動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主動性漸漸喪失,創(chuàng)新精神逐步泯滅。其實,中職生也是渴望表現(xiàn)自己的,只不過在“應試教育”中被邊緣化了,課堂中根本沒有他們發(fā)言的機會,有些學生根本沒被老師提問過,久而久之,他們也就習慣于沉默。實現(xiàn)師生關系的開放,就是要打破這種傳統(tǒng)的、封閉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是傳道者,也可以是學習者;可以是長輩、導師,也可以是兄長、朋友。師生在探索知識的互動過程中,展開平等、真誠的對話,允許學生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學習主體,在教師引導下,試圖自行撥開知識迷霧,參與教學活動。這樣的課堂中,沒有個人迷信,沒有心理距離,沒有機械沉悶;有的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為了解答疑難問題而激烈爭辯的場面,有的是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好奇心的刺激帶來的生機和樂趣。
例如,筆者在教學《沁園春·長沙》一課時,這樣引導學生來賞析作者描繪的“湘江秋景圖”:
師: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來描繪湘江秋景?
(學生回答)
師:他回答的完整不完整,誰還有補充?
〔評:由學生找出相關語句來回答,并相互補充,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全體參與?!?/p>
師:詩詞很講究煉字,毛澤東在填詞時也很注重推敲,你認為哪些詞用得精妙?為什么?
生:“萬山”、“層林”、“漫江”、“百舸”中的“萬”、“層”、“漫”、“百”用得好,突出了多、熱鬧。
師:很好。還有一些詞用得貼切,哪位同學能慧眼識珠?
〔評:教師充分肯定,適時引導?!?/p>
生:“層林盡染”的“染”,楓林火紅一片,像被染過一樣。
師:這是什么修辭手法?
生:擬人。
師:說上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回答就更完整了。
〔評:不用責備的口吻,親切與學生交流。〕
生:“百舸爭流”的“爭”用得也好。千帆競發(fā),爭先恐后,像比賽一樣,用的也是擬人手法,生動形象。
生:“鷹擊長空”的“擊”用得恰當,我就是說不上理由。
師:沒關系,如果換成“飛”,你感覺一下。
生:“擊”表現(xiàn)鷹飛得快,飛得有勁、猛。
師:對,寫出了雄鷹的矯健身姿,如見其形,非常有表現(xiàn)力。
〔評:師沒有因?qū)W生回答不上而生氣,耐心引導學生理解?!?/p>
生:“翔”本來是用來寫鳥類的,怎么說“魚翔淺底”?魚還能“飛”嗎?
師:哪位同學可以幫他解惑?
生:……
〔評: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不給結(jié)論,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p>
生:都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認為用“躍”也不錯!
師:說下去。
生:……
〔評:鼓勵學生陳述自己獨特的見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又是注重公平的一種表現(xiàn)?!?/p>
師:大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這幅“湘江秋景圖”用一段文字描繪下來,比比誰的想象更豐富,文字更優(yōu)美?
生:……
師:我也寫了一段文字,讀給大家聽,請同學們多提意見……
(學生先報以掌聲,后積極踴躍發(fā)言,暢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評: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平等對話,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
師:我們生活在北方,我們這里的秋天是什么樣的景象?與毛澤東筆下的秋景有什么不同?毛澤東一掃秋天的“悲酸之態(tài)”,反映出什么樣的精神氣魄?
(大家分組討論,各抒己見……)
〔評:聯(lián)系學生生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來探索新知,學生思維活躍,感到有話可說。小組討論,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p>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創(chuàng)建了一個公平的對話平臺,學生有疑能問,有話敢講。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中,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和權(quán)利展示自我,從而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相對于個體的進步和創(chuàng)新。平等對話使思維的開放、智慧的碰撞成為可能,學生在課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評價,也有權(quán)利參與課堂評價。
教師在其中,角色不斷地適時轉(zhuǎn)換,一會兒是被提問質(zhì)疑的對象,一會兒是參與討論的同伴,一會兒又是解疑答難的導師。在這堂課中,師生彼此間形成學習的共同體,教師沒有以“居高臨下”的權(quán)威者出現(xiàn),而是以與學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參與課堂討論。因此,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有的是思維火花的不斷迸發(fā),有的是輕松自由的發(fā)展。
和諧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師生關系是教育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人際關系。開放、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整個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和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正如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所說:“就教育工作者的效果來說,很重要一點是要看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如何。”因此,開放的師生關系是師生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性情和靈魂得以升華的沃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經(jīng)常考慮如何靈活巧妙,富有引導性、創(chuàng)造性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經(jīng)??紤]如何與學生建立一種理解與尊重、包容與共生的開放的師生關系,從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