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鋼琴課教學中,由于學生進校程度的參差不齊,在鋼琴教學中出現(xiàn)教與學的矛盾。以往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缺乏實用性和創(chuàng)造性。針對高職學生的就業(yè)方向,我們的教學模式應有別于高等師范及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學體系,要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使系統(tǒng)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理論與鋼琴奏法相結合,和聲知識與即興伴奏相結合,重視培養(yǎng)多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鋼琴教學 系統(tǒng)性 實用性
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職教育的核心,推進素質教育是提高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音樂藝術教育是對高職學院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之一。通過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擴大知識面,從而使他們的情感在這里得到釋放,以緩解緊張的學習造成的壓力。音樂藝術教育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在各種文化藝術社團活動中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對其步入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高職音樂專業(yè)中鋼琴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
從歷年的高職招生的生源來看,藝術類專業(yè)的形勢不容樂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藝術類專業(yè)的不斷擴招,致使高職的生源條件不夠理想;其次,藝術類專業(yè)的人才趨于飽和造成高職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就業(yè)困難。因此,在招生中沒有挑選學生的余地,近幾年高職院校招生的音樂教育專業(yè),學制是三年,鋼琴課作為基礎課是必修課程,包括鋼琴即興伴奏。學生中有的鋼琴基礎很扎實,相當于業(yè)余考級十級水平;有的學生“半路出家”沒有任何基礎;有的是有些音樂基礎,但因為中學學習任務重而放棄,在中考中走了“短平快”的升學方式進入高職音樂專業(yè)。
學生進校程度的參差不齊,在鋼琴教學中出現(xiàn)教與學的矛盾。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勢必阻礙學生的正常發(fā)展,喪失一些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以往在教學形式及內容上沿襲音樂院校的教學方式,采用“一對一”的授課形式,樂曲的套路也是練習曲、復調、中小型樂曲、大型樂曲四條主線貫穿,這樣勢必缺乏實用性和創(chuàng)造性。其實高職音樂類的鋼琴基礎課教學應該符合高職的特點,首先學生來源良莠不齊,大部分沒有“童子功”,其次鋼琴專業(yè)人才是培養(yǎng)演奏家,而高職學生畢業(yè)后幾乎不可能從事鋼琴專業(yè)教學,多半是在琴行、幼兒園還有基層文藝團體工作。因此我們的教學模式應有別于高等師范及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學體系,要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使系統(tǒng)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理論與鋼琴奏法相結合,和聲知識與即興伴奏相結合,重視培養(yǎng)多能型人才。
二、目前高職鋼琴課應做的改革
鋼琴課是高職音樂教育專業(yè)主干課程,從目前情況來看,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在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花力氣、下功夫。
(一)教師和學生都要能抓兩個更新。一是教學觀念的更新,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明確認識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是鋼琴專業(yè)工作者。二是教材和教法的更新。在教材的選擇、編排、講解的內容、教學的側重點及授課的形式,對學生的要求及訓練的方式、考試形式等方面都應有所革新。
(二)制定與培養(yǎng)目標相適應的教學大綱。以前,高職音樂教育專業(yè)的鋼琴教學大綱把彈奏車爾尼鋼琴練習曲的進度當作衡量鋼琴水平的準繩,忽略了對學生鋼琴水平的全面測評。對照高職音樂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方向,學生的鋼琴彈奏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測試:對各調音階、琶音的掌握程度;彈奏的練習曲、樂曲的深淺程度;對鋼琴音樂作品在風格曲式及情感表現(xiàn)方面掌握的程度;使用伴奏譜進行伴奏的能力;即興為大眾歌曲配彈伴奏的能力。因此,鋼琴教學大綱應根據(jù)學生掌握彈奏技術及實際操作能力的需要重新制定。
(三)根據(jù)教學大綱,根據(jù)高職學生的實際狀況來選定教材。教材是否合適將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鋼琴教材在選擇時應充分考慮到以下幾點:
1.技能性。把必要的鋼琴彈奏技巧訓練,如手指練習、音階練習、和弦與分解和弦的練習等有計劃地安排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
2.趣味性。教材內容安排應考慮到青年人的特點、興趣和愛好,由簡到繁、循序漸進。
3.民族性。在教材的內容安排上應側重于中國風格的鋼琴作品,這些作品在內容上、風格及和聲手法上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也有利于他們將來的社會工作。
4.實用性。從培養(yǎng)目標來看,應在教材中安排相當份量的歌曲伴奏和歌曲即興伴奏作品,這樣可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歌曲伴奏水平和即興伴奏能力。
(四)把“歌曲伴奏”和“即興伴奏”的內容有機地安排在整個鋼琴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先學習伴奏音型編配,進而在學習《車爾尼鋼琴練習曲599》的過程中,每接觸到一種音型時可以配合一些簡單的歌曲,經(jīng)老師講解后讓學生親自嘗試,打破過去把“即興伴奏”課集中在某一學期進行的教學方法變成階段性的集體授課個別輔導,這樣有利于學生實際伴奏水平的提高。
鋼琴即興伴奏又是鋼琴彈奏技能與和聲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是和聲知識的實踐運用。而這部分的和聲知識,也有人稱為“鍵盤和聲”,只會彈琴,不懂和聲,學不好“即興伴奏”;而只懂四部和聲,沒有鍵盤技能同樣也學不好“即興伴奏”,因此,“即興伴奏”應該懂和聲的鍵盤老師或由相當鍵盤水平的和聲老師來進行教學。
(五)強調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yǎng)。自彈自唱是社區(qū)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受到忽視。其主要原因是平時缺少訓練,如果把自彈自唱納入正常的教學內容,定期進行觀摩考核,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是可以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的。這項技能將有助于滿足學生將來社區(qū)文化宣傳的需要。
對學生的彈唱訓練,其實質就是鋼琴教學與聲樂教學的結合,如能配合得當,即提高鋼琴彈奏水平,鋼琴伴奏水平,又可以提高聲樂的演唱能力。因此,對自彈自唱的考核完全可以由鋼琴教師和聲樂教師共同進行。
(六)加強學科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在鋼琴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學科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相互配合,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在鋼琴教學內容中,還應包括對鋼琴音樂作品的分析,作品分析的內容應該很廣泛,包括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曲式結構,和聲手法、演奏風格等,這些內容都不是單純的依靠鍵盤老師所能解決的問題,因此要提高鋼琴音樂的教學質量還必需加強音樂專業(yè)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使學生獲得廣博的知識,達到全面提高學生音樂修養(yǎng)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