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兄長

        2011-12-31 00:00:00梁曉聲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1年10期

        幾天前,在精神病醫(yī)院的院子里,我面對我唯一的哥哥,心底便忽然冒出了“兄長”二字。那時我憂傷無比,如果附近有教堂,我將哥哥送回病房之后,定會前去祈禱一番的。

        我的禱詞將很簡單,也很直接:“主啊,請保佑我,也保佑我的兄長……”

        我一點兒也不會因為這樣的乞求而感到羞恥。

        我的兄長大我6歲,今年已經(jīng)68周歲了。從21歲起,他一大半的歲月是在精神病院里度過的。他是那么渴望精神病院以外的自由,而只有我是一個退休之人了,他才可能有自由。我祈禱他起碼再活10年,不病不癱地再活10年。我不奢望上蒼賜他更長久的生命。因為照他現(xiàn)在的健康情況看來,那分明是不實際的乞求。我也祈禱上蒼眷顧于我,使我再有10年的無病歲月。只有在這兩個前提之下,他才或許能過上10年左右精神病院以外的較自由的生活。對于一個48年中的大部分歲月是在精神病院中度過的,并且至今還被軟禁在精神病院里的人,我認為我的乞求毫不過分。若果有上帝、佛主或其他神明,我愿與諸神達成約定:假使我的乞求被恩準了,哪怕在我的兄長離開人世的第二天,我的生命也必結(jié)束的話,那我也情愿,絕不后悔!

        在我頭腦中,我與兄長之間的親情記憶就一件事:大約是我三四歲那一年,我病了一大場,發(fā)高燒,母親后來是這么說的。我卻只記得這樣的情形——某天傍晚我躺在床上,對坐在床邊心疼地看著我的母親說我想吃蛋糕。之前我在過春節(jié)時吃到過一塊,覺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外邊下著瓢潑暴雨,母親保證說雨一停,就讓我哥去為我買兩塊。當年,在街頭的小鋪子里,點心乃至糖果,也是可以論塊買的。我卻哭了起來,鬧著說立刻就要吃到。當年10來歲的哥哥,于是脫了鞋、上衣和褲子,只穿褲衩,戴一頂破草帽,自告奮勇,表示愿意冒雨去為我買回來。母親被我哭鬧得無奈,給了哥哥一角幾分錢,于心不忍地看著哥哥冒雨沖出了家門。外邊又是閃電又是驚雷的,母親表現(xiàn)得很不安,不時起身走到窗前向外望。我覺得似乎過了挺長的鐘點哥哥才回來,他進家門時的樣子特滑稽,一手將破草帽緊攏胸前,一手拽著褲衩的上邊。母親問他買到?jīng)]有,他哭了,說第一家鋪子沒有蛋糕,只有長白糕,第二家鋪子也是,跑到了第三家鋪子才買到的。說著,哭著,彎了腰,使草帽與胸口分開,原來兩塊用紙包著的蛋糕在帽兜里。那時刻他不像什么落湯雞,而是像一條剛脫離了河水的娃娃魚;那時刻他也有點兒像在變戲法,是被強迫著變出蛋糕來的。變是終歸變出來了,但卻委實變得太不容易,所以哭了。大約因為覺得自己笨。

        母親說:“你可真死心眼兒,有長白糕就買長白糕嘛,何必多跑兩家鋪子非買到蛋糕不可呢?”

        他說:“我弟要吃的是蛋糕,不是長白糕嘛!”

        還說,母親給他的錢,買三塊蛋糕是不夠的,買兩塊還剩下幾分錢,他自作主張,也為我買了兩塊酥糖……媽你別批評我沒經(jīng)過你同意啊,我往家跑時都摔倒了……

        其實對于我,長白糕和蛋糕是一樣好吃的東西。我已幾頓沒吃飯了,轉(zhuǎn)眼就將蛋糕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而母親卻發(fā)現(xiàn),哥哥的胳膊肘、膝蓋破皮了,正滴著血。當母親替哥哥用鹽水擦過了傷口,對我說也給你哥吃一塊糖時,我連最后一塊糖也嚼在嘴里了……

        是的,我頭腦中,只不過就保留了對這么一件事的記憶。某些時候我試圖回憶起更多幾件類似的事,卻從沒回憶起過第二件。當我恨哥哥的時候,當年他那種像娃娃魚又像變戲法的少年時的樣子,就會逐漸清楚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于是我內(nèi)心里的恨意也會逐漸地軟化了,像北方人家從前的凍干糧,上鍋一蒸,就暄騰了。只不過在我心里,熱氣是回憶產(chǎn)生的。

        是的,此前我許多次地恨過哥哥。那一種恨,可以說是到了憎恨的程度。也有不少次,我曾這么祈禱:上帝呵,讓他死吧!并且,毫無罪過感。

        我雖非教徒,但由于青少年時讀過較多的外國小說,大受書中人物影響,倍感郁悶、壓抑了,往往也會像那些人物似的對所謂的上帝發(fā)出求助的祈禱。

        千真萬確,我是多次憎恨過我的哥哥的。

        我上小學(xué)三年級時,哥哥已經(jīng)在讀初三了,而我從小學(xué)四年級到六年級的三年里,正是哥哥從高一到高三的階段。那時,我后面又有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而實際上,家中似乎只有我和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四個孩子。除了晚上,年、節(jié)和星期日,我們四個弟弟妹妹平時是不太見得到哥哥的。即使星期日,他也不常在家里。我們能見到母親的時候,并不比能見到哥哥的時候多一些。而是建筑工人的父親,則遠在四川,從我小學(xué)一年級的時候起就援建“大三線”去了——父親每隔二三年才得以與全家團圓一次,每次12天的假期;那對父親如同獨自一人的萬里長征,盡管一路有長途汽車和列車可乘坐,但中途多次轉(zhuǎn)車,從四川的大山里回到哈爾濱的家里,每次都要經(jīng)歷五六天的疲憊旅程。父親的工資當年只有64元,他每月寄回家40元,自己花用十余元。每月再攢十余元。如果不攢,他探家時就得借路費了,而且也不能多少帶些錢回到家里了。到過家里的父親的工友,曾同情地對母親說:“梁師傅太仔細了,舍不得買食堂的菜吃,自己買點兒醬買幾塊豆腐乳下飯,二分錢一塊豆腐乳,他往往就能吃3天!”

        那話,我是親耳聽到了的。

        父親寄回家的錢,十之八九是我去郵局取的。從那以后,每次看著郵局的人點錢給我,我的心情不是高興,而竟特別的難受。正是由于那種難受,使我暗下決心,初中畢業(yè)后,但凡能找到份工作,一定不讀書了,早日為家里掙錢才更要緊!

        那話,哥哥也是當面聽到了的。父親的工友一走,哥哥哭了。

        母親已經(jīng)當著來人的面落過淚了,見哥哥一哭,便這么勸:“兒子別哭。你可一定要考上大學(xué)對不對?家里的日子再難,媽也要想方設(shè)法供你到大學(xué)畢業(yè)!等你大學(xué)畢業(yè)了,家里的日子不就有緩了嗎?爹媽不就會得你的濟了嗎?弟弟妹妹不就會沾你的光了嗎……”

        從那以后,我們平常日子見到哥哥的時候就更少了,學(xué)校幾乎成了他的家了。從初中起,他就是全校的學(xué)習(xí)尖子生,也是學(xué)生會和團的干部。他屬于那種多項榮譽加于一身的學(xué)生。這樣的學(xué)生,在當年,少接受一種榮譽也不可能,那是自己做不了主的事。將學(xué)校當成家,一半是出于無奈,一半也是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我們的家太小太破爛不堪,如同城市里的土坯窩棚。在那樣的家里學(xué)習(xí),始終保持全校尖子生的成績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整天在學(xué)校里,為那些給他的榮譽盡著盡不完的義務(wù),也為考上大學(xué)刻苦學(xué)習(xí)。

        每月40元的生活費,是不夠母親和我們五個兒女度日的。母親四處央求人為自己找工作。謝天謝地,那幾年臨時工作還比較好找。母親最常干的是連男人們也會叫苦不迭的累活兒臟活兒。然而母親是吃得了苦的。只要能掙到份兒錢,再苦再累再臟的活兒,她也會高高興興地去干。每月只不過能掙二十來元吧。那二十來元,對我家的日子作用重大。

        一年四季,我和弟弟妹妹們的每一天差不多總是這樣開始的:當我們醒來,母親已不在家里,不知何時上班去了。哥哥也不在家里了,不知何時上學(xué)去了。倘是冬季,那時北方的天還沒亮。或者,爐火不知何時已生著了,鍋里已煮熟一鍋粥了,不是玉米粥,便是高粱米粥。或者,只不過半熟,得待我起床了捅旺火接著煮。也或者,爐火并沒生,屋里冷森森的,鍋里是空的,須我來為弟弟妹妹們弄早飯吃。煮玉米粥或高粱米粥是來不及了的,只有現(xiàn)生火,煮鍋玉米面粥……

        我從小學(xué)二三年級起就開始做飯、擔水、收拾屋子,做幾乎一切的家務(wù)了。在當年的哈爾濱,挑回家一擔水是不容易的。我家離自來水站較遠,不挑水也要走十來分鐘的路。對于才小學(xué)二三年級的孩子,挑水得走二十來分鐘了,因為中途還要歇兩三歇。我是絕然挑不起兩滿桶水的,一次只能挑半桶。如果我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水缸里居然已快沒水了,我對哥哥是很惱火的。我認為挑水這一項家務(wù),不管怎么說也應(yīng)該是哥哥的事。但哥哥的心思幾乎全撲在學(xué)習(xí)上了,只有星期日他才會想到自己也該挑水的,一想到就會連挑兩擔,那便足以使水滿缸了。而我呢,其實內(nèi)心里也挺期待他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能分配到較令別人羨慕的工作,掙較多的錢,使全家人過上較幸福的生活。這種期待,往往很有效地消解了我對他的惱火。

        然而我開始逃學(xué)了。

        因為頭一天晚上沒有寫完作業(yè)或根本就沒顧得寫,第二天上午忙得顧此失彼,終究還是沒得空寫——我逃學(xué)。

        因為端起鍋時,衣服被鍋底灰弄黑了一大片,洗了干不了,不洗再沒別的衣服可換(上學(xué)穿的一身衣服當然是我最體面的一身衣服了)——我逃學(xué)。

        因為一上午雖然諸事忙碌得還挺順利,但是背上書包將要出門時,弟弟妹妹眼巴巴地望著我,都顯出我一走他們會害怕的表情時——我逃學(xué)。

        因為外邊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而家里若爐火旺著,我轉(zhuǎn)身一走不放心;若將爐火壓住,家里必也會冷得凍手凍腳——我逃學(xué)。

        因為外邊在下雨,由于房頂處處破損,屋里也下小雨,我走了弟弟妹妹們不知如何是好——我逃學(xué)……

        我對每一次逃學(xué)幾乎都有自認為正當?shù)霓q護理由;而逃學(xué)這一種事,是要付出一而再、再而三的代價的。我頭一天若逃學(xué)了,晚上會睡不著覺的,唯恐面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xué)面的訓(xùn)問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結(jié)果第二天又逃學(xué),第三天還逃學(xué)。最多時,我連續(xù)逃學(xué)過一個星期,并且教弟弟妹妹怎樣幫我圓謊。紙里包不住火,謊言終究是要被戳穿的。有時是同學(xué)受了老師的指派到家里來告知母親,有時是老師親自到家里來了。往往的,母親明白了真相后,會沉默良久。那時我看出,母親內(nèi)心里是極其自責的,母親分明感覺到對不住我這個二兒子。

        而哥哥卻生氣極了,他往往這么譴責我:你為什么要逃學(xué)呢?為什么不愛學(xué)習(xí)呢?上學(xué)對于你就是那么不喜歡的事嗎?你看你使媽媽多難堪,多難過!你是不對的!還說謊,會給弟弟妹妹們什么影響?!明天我請假,陪你去上學(xué)!

        卻往往的,陪我去上學(xué)的是母親。

        母親不愿因為陪我去上學(xué)而耽誤哥哥的課。

        哥哥譴責我時,我并不分辯。我內(nèi)心里有多種理由,但那不是幾句話就自我辯護得明白的。那會兒,我是恨過我的哥哥的。他一貫以學(xué)校為家,以學(xué)習(xí)為“唯此為大”之事,對于家事,卻所知甚少。以他那樣一名諸榮加身的優(yōu)秀學(xué)生看來,我這樣一個弟弟簡直是不可理喻的,也是一個令他蒙羞的弟弟。在我的整個小學(xué)時期,我是同學(xué)們經(jīng)常羞辱的“逃學(xué)鬼”;在哥哥眼中我是一個令他失望的、想喜歡也喜歡不起來的弟弟。

        1962年,我們搬了一次家。饑餓的年頭還沒過去,我們竟一個也沒餓死,幾乎算是奇跡。而哥哥對于我和弟弟妹妹,只不過意味著有一個哥哥。他在家里也只不過就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那一年我該考中學(xué)了,哥哥將要考大學(xué)了。

        6月,父親回來探家了。

        那一年父親明顯地老了,而且特別瘦,兩腮都塌陷了。父親快50歲了,為了這個家,每天仍要挑挑抬抬的。他竟沒在饑餓的年代餓倒累垮,想來也算是我家的幸事了。

        一天,屋里只有父親、母親和哥哥在的時候,父親憂郁地說:“我快干不動了,孩子們一個個全都上學(xué)了,花銷比以前大多了,我的工資卻十幾年來一分錢沒漲,往后怎么辦呢?”

        母親說:“你也別太犯愁,那么多年苦日子都熬過來了,再熬幾年就熬出頭了?!?/p>

        父親說:“你這么說是怪容易的,實際上你不是也熬得太難了嗎?我看,千萬別鼓勵老大考大學(xué)了,讓他高中一畢業(yè)就找工作吧!”

        母親說:“也不是我非鼓勵他考大學(xué),他的老師、同學(xué)和校領(lǐng)導(dǎo)都來家里做過我的工作,希望我支持他考大學(xué)……”

        父親又對哥哥說:“老大,你要為家庭也為弟弟妹妹們做出犧牲!”

        哥哥卻說:“爸,我想過了,將來上大學(xué)的幾年,爭取做到不必您給我寄錢。”

        父親火了,大聲嚷嚷:“你究竟還是不是我兒子?難道我在這件事上就一點兒也做不了主了嗎?”

        他們都以為我不在家,其實我只不過趴在外屋小炕上看小說呢。那一時刻,我的同情是傾向于父親一邊的。

        在父親的壓力之下,哥哥被迫停止了高考復(fù)習(xí),托鄰居的關(guān)系,到菜市場去幫著賣菜。

        又有一天,哥哥傍晚時回到家里,將他一整天賣菜掙到的兩角幾分錢交給母親后,哭了。那一時刻,我的同情又傾向于哥哥了。

        他的同學(xué)和老師都認為,他似乎是天生可以考上北大或清華的學(xué)生。

        我也特別地憐憫母親,要求她在父親和哥哥之間立場堅定地反對哪一方,對于她都未免太難了。

        是我和哥哥一道將父親送上返回四川的列車的。

        父親從車窗探出頭對哥哥說:“老大,我該說的都說了,你自己再三考慮吧!”

        父親流淚了。

        哥哥也流淚了。

        列車就在那時開動了。

        等列車開遠,我對哥哥說:“哥,我恨你!”

        依我想來,哥哥即使非要考大學(xué)不可,那也應(yīng)該暫時對父親說句謊話,以使父親能心情舒暢一點兒地離家上路,可他居然不。

        多年以后,我理解哥哥了。母親是將他作為一個“理想之子”來終日教誨的,說謊話騙人在他看來是極為可恥的,那怎么還能用謊話騙自己的父親呢?

        哥哥沒再去賣菜,也沒重新開始備考。他病了,嗓子腫得說不出話,躺了三天。同學(xué)來了,老師來了,鄰居來了,甚至街道干部也來了,所有的人都認為父親目光短淺,不要聽父親的。連他的中學(xué)老師也來了,還帶來了退燒消炎的藥。居然有那么多的人關(guān)心我的哥哥,以至于當年使我心生出了幾分忌妒。直至那時,我在街坊四鄰和老師同學(xué)眼中,仍是一個太不讓家長省心的孩子。

        哥哥考上了唐山鐵道學(xué)院——他是為母親考那所學(xué)院的。哈爾濱當年有不少老俄國時期留下的漂亮的鐵路員工房。母親認為,只要哥哥以后成了鐵道工程師,我家也會住上那種漂亮的鐵路房。

        父親給家里寫了一封有一半錯字的親筆信,以嚴厲到不能再嚴厲的詞句責罵哥哥。

        哥哥帶著對父親對家庭對弟弟妹妹的深深的內(nèi)疚踏上了開往唐山的列車。

        我上的中學(xué),恰是哥哥的中學(xué)母校,不久全校的老師幾乎都認得我了。有的老師甚至在課堂上問:“誰是梁紹先的弟弟?”——哥哥雖然考上的不是清華、北大,但他是在發(fā)著燒的情況之下去考的呀!而且放棄了幾所保送大學(xué),而且是為了遵從母命才考唐山鐵道學(xué)院的!1962年,在哈爾濱市,底層人家出一名大學(xué)生,是具有童話色彩的事情。這樣的一個家庭,全家人都是受尊敬的。

        我這名初中生,虛榮心在當年獲得了巨大的滿足。

        我開始以哥哥為榮。

        我也暗自發(fā)誓要好好學(xué)習(xí)了。

        第一個學(xué)期幾科全考下來,平均成績九十幾分,我對自己滿懷信心。

        饑餓像一只大手,依然攥緊著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胃,從草根草籽到樹皮樹葉,底層中國人幾乎將一切能吃的東西都吃遍了,吃光了,并嘗試吃許多自認為可以吃的,以前沒吃過不敢吃的東西。父親在大西南挨餓,哥哥在大學(xué)里挨餓,母親和我們在家里挨餓。哥哥居然還算學(xué)校里家庭生活最困難的學(xué)生,每月僅領(lǐng)到9元錢的助學(xué)金。他又成了大學(xué)里學(xué)生會干部,故須帶頭減少口糧定量,據(jù)說是為了支援亞非拉人民鬧革命。父親不與哥哥通信,不給他寄錢,也擠不出錢來給他寄。哥哥終于也開始撒謊了——他寫信告訴家里,不必為他擔什么心,說父親每月寄給他10元錢。那么,他豈不是每月就有19元的生活費了么?這在當年是挺高的生活費標準了,于是母親真的放心了,并因父親終于肯寬恕哥哥上大學(xué)的“罪過”而感動。哥哥還在信中說他投稿也能掙到稿費。其實他投稿無數(shù),只不過掙到了一次稿費,后來聽哥哥親口說是才3元……

        哥哥第一個假期沒探家,來信說是要帶頭留在學(xué)校勤工儉學(xué)。第二個假期也沒探家,說是為了等到父親也又有了假期,與父親同時探家。而實際上,他是因為沒錢買車票才探不成家。

        哥哥大學(xué)的第二個學(xué)年開始不久,家里收到了一封學(xué)校發(fā)來的電報:“梁紹先患精神病,近日將由老師護送回家?!彪娢氖俏夷罱o母親聽的。

        母親呆了,我也呆了。

        鄰居家的叔叔嬸嬸們都到我家來了,傳看著電報,陪母親研究著,討論著——精神病與瘋了是一個意思,抑或不是?好心的鄰居們都說肯定還是有些區(qū)別的。我從旁聽著,看出鄰居們是出于安慰。我的常識告訴我,那完全是一個意思,但是我不忍對母親說。

        母親一直手拿著電報發(fā)呆,一會兒看一眼,坐到了天明。

        而我雖然躺下了,卻也徹夜未眠。

        第二天我正上最后一堂課時,班主任老師將我叫出了教室。在教研室里,我見到了分別一年的哥哥,還有護送他的兩名男老師。那時天已黑了,北方迎來了第一場雪。護送哥哥的老師說哥哥不記得往家走的路了,但對中學(xué)母校路熟如家。

        我領(lǐng)著哥哥他們往家走時,哥哥不停地問我:“家里還有人嗎?父親是不是已經(jīng)餓死在大西南了?母親是不是瘋了?弟弟妹妹們是不是成了街頭孤兒……”

        我告訴他母親并沒有瘋時,不禁淚如泉涌。

        那時我最大的悲傷是——母親將如何面對她已經(jīng)瘋了的“理想之子”?

        哥哥回來了,全家人都變得神經(jīng)衰弱了。因為哥哥不分白天黑夜,幾乎終日喃喃自語。僅僅15平方米的一個破家,想要不聽他那種自語聲,除非躺到外邊去。母親便增加大哥的安眠藥量,結(jié)果情況變得更糟,因為那會使哥哥白天睡得多,夜里更無法入睡。但母親寧肯那樣。那樣哥哥白天就不太出家門了,而這不至于使鄰居們特別是鄰家的孩子們因為突然碰到了他而受驚。如此考慮當然是道德的,但我家的日子從此過得黑白顛倒了。白天哥哥在安眠藥的作用下酣睡時,母親和弟弟妹妹們也盡量補覺。夜晚,哥哥喃喃自語開始折磨我們的精神時,我們都憑意志力忍著不煩躁。6口人擠著躺在同一鋪炕上,希望聽不到是不可能,當年城市僻街的居民社區(qū),到了夜晚寂靜極了。哥哥那種喃喃自語對于家人不啻是一種刑罰。一旦超過兩個小時,人的腦仁兒都會劇痛如灼的。而哥哥卻似乎一點兒不累,能夠整夜自語。他的生物鐘也黑白顛倒了。母親夜里再讓他服安眠藥,他倒是極聽話的,乖乖地接過就服下去。哥哥即使瘋了,也還是最聽母親話的兒子。除了喃喃自語是他無法自我控制的,在別的方面,母親要求他應(yīng)該怎樣不應(yīng)該怎樣,他表現(xiàn)得很順從。弟弟妹妹們臨睡前都互相教著用棉團堵耳朵了。母親睡前也開始服安眠藥了。不久,我睡前也開始服安眠藥了……

        兩個月后精神病院通知家里有床位了。

        于是一輛精神病院的專車開來,哥哥被幾名穿白大褂的男人強制性地推上了車。當時他害怕極了,不知要將他送到哪里去,對他怎么樣。母親為了使他不怕,也上了車。

        家人的精神終于得以松弛。

        而我的學(xué)習(xí)成績一敗涂地。

        我又曠了兩天課。也不用服安眠藥,在家里睡起了連環(huán)覺。

        哥哥住了三個月的院,在家中休養(yǎng)了一年。他的精神似乎基本恢復(fù)正常了。一年后,他的高中老師將他推薦到一所中學(xué)去代課,每月能開回35元的代課工資了。據(jù)說,那所中學(xué)的老師們對他上課的水平評價挺高,學(xué)生們也挺喜歡上他的課。

        那時母親已沒工作可干了,家里的生活僅靠父親每月寄回的40元勉強維持。忽一日一下子每月多了35元,生活改善的程度簡直接近著幸福了。

        那是我家生活的黃金時期。

        家里還買了魚缸,養(yǎng)了金魚,也買了網(wǎng)球拍、象棋、軍棋、撲克。母親是為了使哥哥愉快,我和弟弟妹妹們都知道這一點的至關(guān)重要,都愿意陪哥哥玩。

        如今想來,那也是哥哥人生中的黃金時期。

        他指導(dǎo)我和弟弟妹妹們的學(xué)習(xí)十分得法,我們的學(xué)習(xí)成績都快速地進步了。我和弟弟妹妹們都特別尊敬他了,他也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對我們每個弟弟妹妹的關(guān)心了。母親臉上又開始有笑容了。甚至,有媒人到家里來為哥哥做大媒了。

        又半年后,哥哥的代課經(jīng)歷結(jié)束了。

        他想他的大學(xué)了。

        精神病院開出了“完全恢復(fù)正?!钡脑\斷書,于是他又接著去圓他的大學(xué)夢了。那一年,哥哥讀的橋梁設(shè)計專業(yè)遷到四川去了,在四川工作的父親的工資漲了幾元,他也轉(zhuǎn)變態(tài)度,開始支持哥哥上大學(xué)了。父親請假到哥哥的大學(xué)里去看望了哥哥一次,還與專業(yè)領(lǐng)導(dǎo)們合影了。哥哥居然又當上了學(xué)生會干部,他的老師稱贊他跟上學(xué)習(xí)并不成問題,同意他從大三第一學(xué)期開始續(xù)讀。因為他在家里自學(xué)得不錯,大二補考的成績還是中上。

        一切似乎都朝良好的方面進展。

        那一年已經(jīng)是1965年了。

        然而哥哥的大三卻沒讀完——轉(zhuǎn)年“文革”開始,各大學(xué)尤其亂得迅猛,亂得徹底。有人“大串聯(lián)”去了,有人赴京請愿告狀了,有人留在學(xué)校打“派仗”。

        哥哥又被送回了家里。

        這一次他成了“政治型”的瘋子。

        他見到母親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媽,我不是反革命!”

        哈爾濱也成了一座騷亂之城,幾乎每天都有令人震動的事發(fā)生,也時有悲慘恐怖之事發(fā)生。全家人都看管不住哥哥了,經(jīng)常是,一沒留意,哥哥又失蹤了。也經(jīng)常是,三天五天找不到,找到后,每見他是挨過打了。誰打的他,在什么情況下挨的打,我和母親都不得而知。母親東籌西借,為哥哥再次住院湊錢。錢終于湊夠了,卻住不進精神病院去。精神病人像急性傳染病患者一樣一天比一天多,床位極度緊張。盼福音似的盼到了入院通知書,準備下的住院費又快花光了。半年后才住上院。那半年里,我和母親經(jīng)常在深夜冒著凜冽嚴寒跟隨哥哥滿城市四處去“偵察”他幻覺中的“美蔣特務(wù)”的活動地點。他說只有他親自發(fā)現(xiàn)了,才能證明他自己并非反革命。他又整夜整夜的喃喃自語了。他很可憐地對母親解釋,他不是自己非要那樣折磨親人,而是被特務(wù)們用儀器操控的結(jié)果,還說他的頭也被折磨得整天在疼。母親則只有淚流不止。

        在那樣的一些日子里,我曾暗自祈禱:上帝啊,讓我盡快沒了這樣的一個哥哥吧!

        即使那時我也并沒恨過哥哥,只不過太可憐母親。我怕哪一天母親也精神崩潰了,那可怎么辦呢?對于我和弟弟妹妹們,母親才是無比重要的。我們都怕因為哥哥這樣了,哪一天再失去母親,怕極了。

        哥哥住了三個月的院,花去了不少的錢,都是母親借的錢。報銷單據(jù)寄往大學(xué),杳無回音。大學(xué)已經(jīng)徹底癱瘓了。而續(xù)不上住院費,哥哥被母親接回家了,他的病情一點兒也沒減輕。

        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全家人的精神更備受折磨,整天提心吊膽。哥哥又失蹤過幾次,有一次被關(guān)在某中學(xué)的地下室,好心人來報信,我和母親才找到了他,他眼眶被打青了。還有一次他幾乎被當街打死,據(jù)說是因為他當眾呼喊了什么反動口號。也有一次是被公安局的造反派關(guān)押了起來,因為他不知從哪兒搞到了筆和紙,寫了一張反動的大字報貼到了公安局門口……

        終于“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開始了。

        我毫不猶豫地第一批就報了名。

        每月能掙40多元錢啊!我要無怨無悔地去掙!那么,家里就交得起住院費了,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就獲救了。

        我下鄉(xiāng)的第二年,三弟也下鄉(xiāng)了。我和三弟省吃儉用寄回家的錢,幾乎全都用以支付哥哥的住院費了。后來四弟工作了,再后來小妹也工作了。他倆的學(xué)徒工資頭三年每月18元,但畢竟四個弟弟妹妹都能掙錢了。盡管如此,還是支付不起哥哥的常年住院費,因為那每月要八十幾元。幸而街道辦挺體恤我家的,經(jīng)常給開半費住院的證明,而半費的住院者,院方是比較排斥的,故每年還有半年的時間,哥哥是住在家里的……

        有一年我回家探家,家里的窗上安裝了鐵條,玻璃所剩無幾,釘了木板;鏡子、相框,甚至暖壺,易碎的東西一件都沒有了,連菜刀、剪刀、碗和盤子都鎖在箱子里。

        我發(fā)現(xiàn),母親額上有了一處可怕的疤,很深。那肯定是皮開肉綻,四分五裂所造成的。

        我還在家里發(fā)現(xiàn)了自制的手銬、腳鐐、鐵鏈。四弟的工友幫著做的。

        四弟和小妹談起哥哥簡直都談虎變色了。

        四弟說哥哥的病不是從前那種“文瘋”的情況了。

        而母親含著淚說,她額上的傷疤是被門框撞的。

        那時刻,我內(nèi)心里產(chǎn)生了憎恨。我認為哥哥已經(jīng)注定不是哥哥了,而是魔鬼的化身了。

        那時刻,我暗自祈禱:上帝啊,為了我的母親、四弟和小妹的安全,我乞求你,讓他早點死吧!

        以往我回家,倘哥哥在住院,我必定是要去看望他兩次的,第二天一次,臨行一次。

        那次探親假期里,我一次也沒去看他。

        臨行我對四弟留下了斬釘截鐵的囑咐:能不讓他回家就不讓他回家!我的一名知青朋友的父親是民政部的領(lǐng)導(dǎo),住院費你們別操心,我要讓他永遠住在精神病院里!

        我托了那種關(guān)系。

        哥哥便成了精神病院的半費常住患者……

        而我回到兵團的次年,成了復(fù)旦大學(xué)的“工農(nóng)兵學(xué)員”。這件事,我是頗犯過猶豫的。因為我一旦離開兵團,意味著每月不能再往家里寄錢了,并且,還需家里定期接濟我一筆生活費。我將這顧慮寫信告訴了三弟,三弟回信支持我去讀書,保證每月可由他給我寄錢。這樣的表示,已使我欣然。何況當時,我自覺身體情況不佳,有些撐不住抬大木那么沉重的勞動了。于是,我下了離開兵團的決心。

        在復(fù)旦的3年,我只探過一次家,為了省錢。分配到北京電影制片廠后,我又將替哥哥付醫(yī)藥費的義務(wù)承擔了。為了可持續(xù)地承擔下去,我曾打算將獨身主義實行到底。兩個弟弟和小妹先后成家,在父母的一再勸說和催促之下,我也只有成家了。接著自己也有了兒子;將父母接到北京來??;埋頭于創(chuàng)作;在北京“送走了”父親;又將母親接來北京;攢錢幫助弟弟妹妹改善住房情況……

        各種責任紛至沓來,使我除了支付住院費一事,簡直忘記了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對于我,似乎只成了“一筆支出”的符號。

        1997年母親去世時,我坐在病床邊,握著母親的手,問母親還有什么要囑咐我的。

        母親望著我,眼角淌下淚來。母親說:“我真希望你哥跟我一塊兒死,那他就不會拖累你了……”

        我心大慟,內(nèi)疚極了,俯身對母親耳語:“媽媽放心,我一定照顧好哥哥,絕不會讓他永遠在精神病院里……”

        當天午夜,母親也走了。

        辦完母親喪事的第二天,我住進一家賓館,命四弟將哥哥從精神病院接回來。哥哥一見我,高興得傻小孩似的笑了,他說:“二弟,我好想你。”

        算來,我竟20余年沒見過哥哥了,而他卻一眼就認出了我!

        我不禁擁抱住他,一時淚如泉涌,心里連說:“哥哥,哥哥,實在是對不起!對不起……”

        我?guī)透绺缦戳嗽?,陪他吃了飯,與他在賓館住了一夜。哥哥以為他從此自由了,而我只能實話實說:“現(xiàn)在還不行,但我一定盡快將你接到北京去!”

        一返回北京,我動用輕易不敢用的存款,在北京郊區(qū)買了房子,簡易裝修,添置家具。半年后,我將哥哥接到了北京,并動員鄰家的一個弟弟“二小”一塊兒來了。二小也是返城知青,常年無穩(wěn)定工作、穩(wěn)定住處。由他來照顧哥哥,我給他開一份工資,可謂一舉兩得。他對哥哥很有感情,由他來替我照顧哥哥,我放心。

        哥哥的人生,終于又接近是一種人生了。

        那3年里,哥哥生活得挺幸福,二小也挺知足,他們居然都漸胖了。我每星期去看他們,一塊兒做飯、吃飯、散步、下棋,有時還一塊兒唱歌……

        但好景不長,二小回哈爾濱探望他自己的哥哥及妹妹,某日不慎從高處跌下,不幸身亡。這噩耗使我傷心了好多天,我只好向單位請了假,親自照看哥哥。

        我對哥哥說:“哥,二小不能回來照顧你了,他成家了……”

        哥哥愣怔良久,竟說:“好事。他也該成家了,咱們應(yīng)該祝賀他,你寄一份禮給他吧?!?/p>

        我說:“照辦。但是,看來你又得住院了。”

        哥哥說:“我明白?!?/p>

        那年,哥哥快60歲了。他除了頭腦、話語和行動變得遲鈍了,其實沒有任何具有暴力傾向的表現(xiàn),相反,倒是每每流露出次等人的自卑來。

        我說:“哥,你放心,等我退休了,咱倆一塊兒生活?!?/p>

        哥哥說:“我聽你的?!?/p>

        哥哥在北京先后住過了幾家精神病院,有私立的,也有公立的?,F(xiàn)在住的這一所醫(yī)院,據(jù)說是北京市各方面條件最好的,每月費用4000元左右。幸而我還有稿費收入,否則,即或身為教授,只怕也還是難以承擔。

        前幾天,我又去醫(yī)院看他。天氣晴好,我倆坐在院子里的長椅上,我看著他喝酸奶,一邊和他聊天。在我們眼前,幾只野貓慵懶大方地橫倒豎臥。而在我們對面,另一張長椅上坐著一對老伴兒,他們中間是一名五十來歲的健壯患者,專心致志,大快朵頤地吃燒雞。那一對老伴兒,看上去是從農(nóng)村趕來的,都七十五六歲了。二老腿旁,斜立著樹杈削成的拐棍。他們身上落了一些塵土,一臉疲憊。

        我問:“哥,你當年為什么非上大學(xué)不可?”

        哥哥說:“那是一個童話?!?/p>

        我又問:“為什么是童話?”

        哥哥說:“媽媽認為只有那樣,才能更好地改變咱們家的窮日子。媽媽編那個童話,我努力實現(xiàn)那個童話。當年我曾下過決心,不看著你們幾個弟弟妹妹都成家立業(yè)了,我自己是絕不會結(jié)婚的……

        “我認為,我是你幾個弟弟妹妹的班長,我要替家里也替你們?nèi)プ鲎铍y的事。當年,對于咱們家,一個孩子考上大學(xué)就是最難的事……可惜,我沒完成班長的任務(wù),我讓爸爸媽媽和你們失望了……對不起……”他看著我苦笑。原來,哥哥也有過和我一樣的想法!自從他病了,48年來,第一次說了那么長的話。我心一疼,黯然無語,呆望著他,像呆望著另一個自己的化身。

        哥哥起身將塑料盒扔入垃圾筒,復(fù)坐下后,看著一只貓反問:“你跟我說的那件事,也是童話吧?”

        “什么事?”我的心還在疼著?!熬褪恰惚WC過的,退休了要把我接出去,和我一起生活……”想來,那一種保證已是六七年前的事了,不料哥哥他始終記著。聽他的話,也顯然一直在盼著。

        哥哥已老得很丑了。頭發(fā)幾乎掉光了,牙也不剩幾顆了,背駝了,走路極慢了,比許多六十八九歲的人老多了。而他當年,可是一個一身書卷氣、儒雅清秀的青年,從高中到大學(xué),追求他的女生多多。

        我心又是一疼。

        我早已能淡定地正視自己的老了,對哥哥的迅速老去,卻是不怎么容易接受的,甚至有幾分愒恐、恓惶,正如當年從心理上排斥父親和母親無可奈何地老去一樣。

        “你忘了嗎?”哥哥又問,目光遲滯地望著我。

        我趕緊說:“沒忘,哥你還要再耐心等上兩三年……”

        “我有耐心?!彼刨嚨匦α耍捳f得極自信。隨后,眼望向了遠處。

        其實,我晚年的打算從不曾改變——更老的我,與老態(tài)龍鐘的哥哥相伴著走向人生的終點,在我看來,倒也別有一種圓滿滋味在心頭。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人,人生本就是一堆責任而已。參透此諦,愛情是緣,友情是緣,親情尤其是緣,不論怎樣,皆當潤礫成珠。

        對面的大娘問:“是你什么人呀?”我回答:“兄長?!痹捯怀隹?,自窘起來?,F(xiàn)實生活中,誰還說“兄長”二字啊!

        大娘耳背,轉(zhuǎn)臉問大爺:“是他什么人?”大爺大聲沖她耳說:“是他老哥!”我問大娘:“看望的是你們什么人???”她說:“我兒子?!笨磧鹤右谎郏终f,“兒子,慢點兒吃,別噎著?!?/p>

        大爺說:“為了給他續(xù)上住院費,我們把房子賣了。沒家了,住女婿家去了……”

        他們的兒子,津津有味地吃著,似乎老父親老母親的話,他一句也沒聽到。

        我心接著一疼。這一次,疼得格外銳利。

        我聯(lián)想到了電視新聞報道的那件事——一位崩潰了意志力的母親,絕望之下毒死了兩個一出生便嚴重智障的女兒;也聯(lián)想到了電影前輩秦怡在接受采訪時講述的實情——她的患精神病的兒子一犯病往往劈頭蓋臉地打她……中國境內(nèi),不是所有精神病患者的家里,都有一個有稿費收入的小說家,或一位著名的電影演員?。?/p>

        我又暗自祈禱了:上帝啊,人間有些責任,哪怕是最理所當然之親情責任,亦絕非每一個家庭只靠倫理便承擔得了的!您眷顧他們吧,您拯救他們吧……

        這一次,在我意識中,上帝不是任何神明,而是——我們的國……

        責任編輯:蔣建偉

        插圖:段明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亚洲伊人一本大道中文字幕|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 日本a在线天堂| 东京热日本道免费高清| 91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妇女bbbb插插插视频| 亚洲熟妇20| 日本韩国黄色三级三级| 国产亚洲精品90在线视频|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亚洲肥老太bbw中国熟女| 中文字幕日韩熟女av| 亚洲精品一区三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盗摄| 久久国产自偷自免费一区100| 玩弄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澳门蜜桃av成人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色999欧美日韩| 综合久久加勒比天然素人|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又高潮的视频| 久久综合五月天啪网亚洲精品|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曰本大码熟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免费网站内射红桃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国产精品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图片区小说区激情区偷拍区|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