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援藏,我想追尋她的消息,久而無果。我念念不忘的是在我的世界里,她就如花一般美麗和芬芳,無論是開在清晨還是傍晚,都令我繾綣和神往。
我與她搭話,是在那個去食堂的路上,一個開滿睡蓮花的池邊。
她坐在池邊,手里拿著書,但沒看。她注視著池里,池里有紅鯉、有睡蓮,蓮花正開著,陽光在花瓣上輕舞。
“嗨,看書啊?”我知道她是班上的同學(xué),但我不知道她叫什么。
“不,我在看蓮花。我知道你,你那天把教授問住了。你去哪里呢?”她的聲音柔柔地拖著調(diào)。
“不是我把教授問住了,是我的疑惑與他的課關(guān)系不大,所以一時難為了他,他下來后已為我講明白了?!蔽亿s緊說,“其實(shí)我那樣提問有些不禮貌,不過教授沒責(zé)怪我。吃飯了嗎?一起去食堂吃吧?”
她燦燦地笑了:“我已經(jīng)吃過了。圖書館要開門了,我去看書了,你喜歡去圖書館嗎?”
我說:“我喜歡去,我也喜歡看書的?!?/p>
從此我們在一起讀書學(xué)習(xí),共度那幾年快樂的時光。
我念著她的昨天,那段跟她一起的日子,那種無言的相視卻整個心靈交融的感覺,是那樣的神奇。
我喜歡跟她一起,她帶給我寧靜,也帶給我興奮。晨露還掛在草尖,我步行在林蔭道上。她拿了書在林蔭道長椅或是石凳上坐著,鳥兒在枝丫間唱響晨歌。當(dāng)她看到我的到來,她只輕輕說:“這兒坐。”椅上的露已被她擦干,留給我的是最寬處。于是,在那些早晨,在陽光擦亮樹葉之際,在雨點(diǎn)訪問林子之前,我們沉浸于種種美妙的情景。我從寧靜的自然走向令我精神與思想興奮的世界。
我喜歡跟她一起,她帶給我快樂,也帶給我欣喜。她的朋友給她帶了一盒巧克力,她每次放些在包里。當(dāng)我坐在她的身邊或是對面,她會在看書中途停下來,遞一顆給我。我照例是說:“我對糖不感興趣,還是你自己吃吧。”她就會說:“我知道你不愛糖,所以我只帶了兩顆,你要吃兩顆,我還不愿呢。”那顆巧克力就到了我的手里,我默默地塞進(jìn)嘴,一絲甜從舌尖流下,直到心底。我說:“你這巧克力太甜了?!彼f:“是嗎?那是當(dāng)然。你那顆上就多了點(diǎn)東西,所以甜呢。”說完我們就笑了。
我喜歡跟她一起,她帶給我信心,也帶給我活力。我讀《莊子》,她建議我也讀《墨子》;我學(xué)辯證唯物主義,她建議也讀尼采與叔本華等。在圖書館,我們交換著各自讀書所得,充實(shí)而又有所獲。我重新樹起了人生的理想,生活的信心。我的生命又獲得了活力,我的思想不再貧乏。當(dāng)我在教授面前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她的眼里分明溢出了鼓勵、支持。掌聲結(jié)束時,她說:“這才是真正的你。”她讓我明白,不斷讓自己進(jìn)步,人生才會真正的精彩。
人生哪有不散的筵席?何況我們相聚一起僅限幾年,我們皆囿于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當(dāng)我們不能滿足條件、沖破束縛,不能革新環(huán)境,那么我們就得面對離別。
那個七月,我們站在蓮池邊,池里紅鯉魚知曉我們的存在,卻不知我們即將離別,蓮葉下,它們靜靜地憩息。這是一池睡蓮,我們看到那朵睡蓮花的醒來,暈紅的花瓣如少女的雙頰。我說:“這花像你的臉?!彼f:“我的臉沒它潤澤。”
我轉(zhuǎn)而說離別:“你要去援藏,那也是我神往的地方,但我卻不能去?!彼f:“你也有你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不必為此而苦惱?!?/p>
我說:“你的離去,讓我也不知我會怎么變?!?/p>
她說:“你這人做朋友最好,但我要提醒你: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這荷花,誰都可以愛它,它的美麗與馨香迷醉著世人,但它卻是從淤泥而出?!?/p>
我看見那花瓣上陽光在舞蹈,和著她心的律動,帶著她的笑臉,印入我眼里、心里。
我們的友誼,就如那開在花瓣上的陽光,讓我們明亮、美麗與芬芳。但花有飄零,陽光卻是永恒。
在一個暴雨夜,我送她上客輪,那場暴雨也淋濕了我所有的記憶,除了那些蓮花。她已消失在那廣袤無垠的雪山高原。
十幾年來,我不再見過那樣的蓮,雖在不斷尋找那樣的蓮,但我終于沒找到。我深感意外的是,今天無意中卻在網(wǎng)絡(luò)中見到了她的身影:在雪域高原,在陽光下,那一身銀白色風(fēng)衣,如一朵盛開的雪蓮。
她已在西藏日喀則成了一名中學(xué)教師。
她就是開在高原上的雪蓮。
責(zé)任編輯:張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