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思想僵化,不敢創(chuàng)新,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要么無話可寫,無情可抒;要么寫些假話、套話、空話。
情境作文的出現(xiàn),有如一陣春風,吹皺了作文教學中死水一潭的局面。因為情境作文其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一本教材,學生的視野也不是被禁錮在教室里,其豐富有趣的內容,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動人的情境,以及耐人尋味的哲理,使作文教學變?yōu)榫哂绪攘Φ?,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情境作文的關鍵在于設置情景,那么,如何來設置情境呢?
設置情境,不同類型的作文有所不同,教寫說明文要展示實物或組織參觀,教寫記敘文要提供故事情境或組織參加實際活動,教寫議論文要提供問題情境,教寫應用文要提供需要情境??傊虒W需要設置情境,情境符合教學需要。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設置情境。
1.以生活展現(xiàn)情境。學生不善于積累生活素材,作文的時候,往往覺得無話可寫。教師的任務,就是喚起他們頭腦中已有的記憶。在寫《我的中學生活》這篇作文時,我就讓他們回憶踏入中學后的一件件往事,一幕幕動人的情景,有教室里激烈的爭執(zhí),寢室里歡快的臥談,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影……激發(fā)他們已有的記憶。
2.以想象勾畫情境。學生的想象是多姿多彩的,教師要善于調動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設意境,如寫作《20年后的我》這個作文時,我讓學生想二十年后,他(她)會在哪?干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空前高漲,作文一氣呵成,仍覺意猶未盡。
3.以實物演示情境。初二的說明文寫作中,有一篇題目是介紹《我們的學?!?,在寫作這篇作文時,我干脆自己作向導,帶領學生從校門口一步步地寫來,讓他們領略什么是觀察點,有什么觀察方法,什么是空間位置的變化,怎樣才能做到詳略得當,疏密有致。
4.以表演體會情境。在寫作“記一項活動”這篇作文時,我設計了一項活動,讓學生模仿《快樂大本營》里的“快樂傳真”和“心有靈犀”做游戲。學生們人人都爭著參與、氣氛非?;钴S。我先讓學生表演,再讓學生口頭表述,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完成了作文。這篇作文,大部分學生都寫得很精彩。
5.以音樂渲染情境。音樂和文學都從屬于文藝,它們本質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以音樂營造氛圍,使學生能很快進入角色。初三時,學生們整天埋在題海中,作業(yè)測試應接不暇,終日一籌莫展,精神苦惱。作文課上,我放了錄音《我多想唱》,那深沉婉轉的樂曲,那字字心聲的歌詞,那疲倦憂郁的情意,聽著、聽著,全班的同學都哼了起來,而且越唱越真,越唱越投入。在這情和境、人與歌高度融洽的最佳時刻,教師命題“我也想唱歌”、“我的初三生活”、“生活需要七色陽光”等讓其作文,學生都寫得情真意切、字字心聲。
6.以語言描繪情境。教師提供這樣一個情境:公共汽車上,兩個流里流氣的青年不買車票。女售票員要他們買票時,他們先是嘻皮笑臉的,后來蠻不講理:“就是不買,你把我怎樣?”還挽起袖子,雙手撐腰,顯出要動武的樣子……講完此情境后教師提出了幾個問題:大家想一想,這兩個小伙子是什么樣子?把他們的肖像、穿著、語言、神態(tài)描繪一下。車廂里其他人的表情、神態(tài)、行為、語言有什么不同?如果我在這輛汽車上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以后是什么結果?經過這一啟發(fā),學生們議論紛紛,教室里一下沸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沒有一個不發(fā)言的。
“情”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憂愁生悲哀,喜慶有歡樂,心在其中情自來。當一個人的真摯感情能用文字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的時候,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一種崇高的精神享受呢?這就是情境作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