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被稱為世界文學寶庫的瑰寶,它的魅力穿越時空長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經久不衰的生命力證明著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歷史地位。為它而誕生的紅學組織名目繁多,內容龐雜。讀《紅樓夢》讓人感覺亦真亦幻,浮想聯翩,其中優(yōu)美的詩句,形形色色的人物,七行八作的事件,高雅的詩詞,粗俗的臟話,真是應有盡有。這些無一不證明作者高超的文學修養(yǎng)水平以及對社會生活細致的洞察力。尤其是小說中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和行為無不與他們所處的階層緊密相連這個特點,讓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
王熙鳳是《紅樓夢》里的一個主要人物,她生在官宦之家,無論是語言或是行為無不體現出她飛揚跋扈的個性。在第十五回“王熙鳳弄權鐵檻寺”里,寺院里老尼姑求王熙鳳辦事。王熙鳳說:“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么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么事,我說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兩銀子來,我就替他出這口氣。”在第六十回“酸鳳姐大鬧寧國府”里,她叫仆人旺兒教唆張華告自己的丈夫,張華不敢,她生氣大罵:“癩狗扶不上墻的種子,你細細告訴他,便是告我們家謀反也沒有事的,不過是借他鬧大家沒臉,若告大了,我這里自然能夠平息的。”最后她叫自己的仆人旺兒殺了張華滅口。從她這些言辭和行為上看,我們就可以知道,她手里掌握了對普通百姓生殺予奪的權利,什么法律道德、禮義廉恥在她那里統(tǒng)統(tǒng)是零。她能呼風喚雨,為所欲為,這種飛揚跋扈的個性與她的顯赫的出身門第是密不可分的。在那個特殊階層里,她是有種種特權的。她暗地里逼死了尤二姐,表面上又偽裝的很賢惠,為什么又當婊子又立牌坊呢?這也是她所處的階層決定的,她畢竟是大家閨秀,名門望族出身,她不可能像秋桐那樣叫街明罵。不勞她動手,她的對手就能銷聲匿跡了。兩面三刀、陰險毒辣、機關算盡,這種偽善也是與她特殊的階層分不開的。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加快了賈家的敗亡,最后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林黛玉,多愁善感,聽鳥鳴而傷悲,見落花而流淚,長嘆人生悲歡離合,聚散無常。她的悲劇的性格與她的身世有很大關系。她的家庭屬于衰敗沒落的貴族之家,人丁不夠興旺又加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雖然有賈母等人疼愛,但他們的愛代替不了母愛和父愛,孤獨、悲涼之感常常包圍著她。她生活在趨炎附勢、爾虞我詐的社會環(huán)境中,使她不得不處處小心,時時留意,因而造成了她敏感多疑的個性特征。賈元春從宮里送些花給姑娘們,仆人送給她的時候,她問“是單送給我的,還是姑娘們都有?”仆人說:“姑娘們都有了,這是你的?!彼驼f:“我說呢,別人不撿掉下的也不給我。”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她是一個十分多疑敏感的人,別人也沒有挑三揀四的,仆人也是順道就近送的,沒有人看輕她,可她怎么會有這種感覺呢?這其實是她心高氣傲、不甘人后卻偏偏不得已寄人籬下心理的流露。
賈寶玉,作為貫穿全書始終的人物,曹雪芹在其身上注墨頗多,使他成為中國小說史上塑造的最為成功的典型范例之一?!盁o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這首詩是老年的“賈寶玉”對青年的“賈寶玉”浪費光陰,嬉戲閨閣的深切懺悔。賈寶玉是賈家繼承人,背負著整個家族的希望,深得賈母、王夫人等封建貴族家長們的疼愛,在家庭的地位非同一般。很多文人學士把他說成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甚至把他說成是反對封建禮教的先驅者,這是值得商榷的地方。他本應當是這個家族的繼承人,即便他可以不走仕途之道,也可以不搞經濟文章,但是作為一個人總要在社會上生存的吧?可是他一不讀書,二不做事,賈寶玉從來就沒有對今后生活有過什么打算,胸無大志,得過且過。晚年的賈寶玉由于不學無術,生活貧困潦倒,追憶當年坐享富貴榮華的生活卻不知道珍惜,不免追悔莫及,由衷的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梁:莫效此兒形狀!”
有人說,賈寶玉是作者的自畫像,《紅樓夢》就是作者自己的懺悔錄。這話是有道理的,但賈寶玉這個形象也是有代表性的。不然的話,為什么那么多人看了《紅樓夢》后都會“心有戚戚焉”呢?人們又怎么從賈寶玉身上看到了整個封建王朝的覆滅呢?因為賈寶玉不是一個普通的貴族子弟,而是當時清王朝八旗子弟的代表。他們不學無術,游手好閑,靠著祖上的陰功過著錦衣玉食、奴仆成群的生活,胸無大志,醉生夢死。少年的賈寶玉整天泡在閨閣中為女孩梳頭,磨胭脂,端茶遞水,盡討女孩歡心之能事。在他生活的圈子里,絕少有居安思危的人,即便有也都為賈寶玉們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