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比較鹽酸度洛西汀與鹽酸帕羅西汀治療以軀體癥狀為主的抑郁癥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將44例以軀體癥狀為主、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次修訂本——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診斷標準的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鹽酸度洛西?。ㄉ唐访簥W思平)或鹽酸帕羅西汀治療6周,并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副反應量表》評定療效與安全性。結果:鹽酸度洛西汀組的顯效率為76.2%,鹽酸帕羅西汀組為60.9%,兩組療效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兩組的不良反應均較輕,無顯著性差異。結論:鹽酸度洛西汀與鹽酸帕羅西汀治療以軀體癥狀為主的抑郁癥的副反應相當,但鹽酸度洛西汀在療效及起效時間上的作用明顯優(yōu)于鹽酸帕羅西汀。
關鍵詞鹽酸度洛西汀 鹽酸帕羅西汀 抑郁癥 軀體癥狀為主的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R9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1)09-0441-02
鹽酸度洛西汀是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雙重再攝取抑制劑,而鹽酸帕羅西汀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兩者均為抗抑郁藥物。由于以軀體癥狀為主的抑郁癥患者為數眾多,故我們設計并完成了比較鹽酸度洛西汀與鹽酸帕羅西汀治療此類抑郁癥患者的療效及副反應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為我院住院和門診(包括精神科和內科)患者,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次修訂本——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ICD-10)》的抑郁發(fā)作診斷標準、17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8分并以軀體癥狀為主、但無嚴重軀體疾病及腦器質性疾病,共44例。隨機分為兩組:鹽酸度洛西汀組(研究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31.2±10.2)歲,本次病程(4.1±3.1)個月;鹽酸帕羅西汀組(對照組)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33.2±12.1)歲,本次病程(4.0±2.6)個月。兩組以上各項及身高、體重、婚姻、文化程度方面的差異,經t檢驗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均先經1周的清洗期后再開始接受治療,其中研究組首次劑量為20 mg/次、1次/d;對照組首次劑量為10 mg/次、1次/d。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1周內將劑量增加至治療量,其中研究組最大劑量為60 mg/d,平均(40±2.7)mg/d;對照組的劑量為20~40 mg/d。療程均為6周。研究期間若患者出現失眠,可于晚間口服少量苯二氮 類藥物,但禁用其它抗抑郁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
1.3評價和檢驗
在治療前和開始治療后的第1、2、4、6周末進行《HAMD》評定,同時應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藥物不良反應[1]。療效以《HAMD》減分率評定:減分率≥75%為痊愈;50%~74%為顯著進步;25%~49%為進步;<25%為無效。治療中也分別進行血常規(guī)、肝功能和心電圖檢查。所得結果均進行t和x2檢驗。
2結果
2.1療效
44例患者均完成了6周治療。兩組在治療前的《HAMD》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在治療1周后的《HAMD》評分即較治療前有顯著下降(P<0.05),而對照組在治療2周后《HAMD》評分才出現顯著下降(P<0.05)。在治療第1、2、4、6周后,兩組的《HAMD》評分無論是總分、還是減分率比較均存在顯著差異(P均<0.05)。研究組在療效上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痊愈9例、顯著進步7例、進步3例、無效2例,顯效率為76.2%;對照組痊愈9例、顯著進步5例、進步5例、無效4例,顯效率為60.9%。
2.2副反應
研究組發(fā)生惡心、食欲下降6例,口干8例,頭暈3例,便秘2例;對照組發(fā)生惡心、食欲下降7例,口干7例,頭暈5例,便秘1例,性功能障礙1例。兩組的心電圖、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查都無明顯異常。兩組不良反應陽性率差異比較無顯著性(P均>0.05)。
3討論
本研究表明,鹽酸度洛西汀在治療以軀體癥狀為主的抑郁癥患者時無論是在療效、還是起效時間上都明顯優(yōu)于鹽酸帕羅西汀。文獻[2]報道,鹽酸度洛西汀在治療4 d后見效,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鹽酸度洛西汀的快速抗抑郁作用與其能快速下調β-腎上腺受體有關。在副反應方面,鹽酸度洛西汀和鹽酸帕羅西汀相當,原因可能與鹽酸度洛西汀的作用選擇性高且對膽堿能、組胺能等受體無親和力和無單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等有關。
鹽酸度洛西汀是一種新型苯乙胺類抗抑郁藥。實驗研究[3]表明,鹽酸度洛西汀對腦組織血漿中的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有高度親和力,抑制常數分別為3.0和1.8 nM,作用較鹽酸文拉法辛、SSRI和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都強。鹽酸度洛西汀能通過提高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在調控情感和對疼痛敏感程度方面的作用而提高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由此明顯改善抑郁癥狀及疼痛癥狀[4],而疼痛則是抑郁癥經常伴發(fā)的一種軀體癥狀。本研究顯示鹽酸度洛西汀治療以軀體癥狀為主的抑郁癥患者較鹽酸帕羅西汀更有效,但因樣本量過低、可能影響統計學意義,故此研究結果還待其他學者予于進一步的驗證。
參考文獻
[1]張明園. 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第2版.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97-202.
[2]蘭志銀. 抗抑郁藥[J].國外醫(yī)藥——合成藥生物藥制劑分冊,1996,17(4):237-238.
[3]Béiuml;que JC,Lavoie N,de Montigny C,et al. Affinities of venlafaxine and various reuptake inhibitors for the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s[J].Eu J Pharmacol,1998,349(1):129-132.
[4]王岳鴻,張曉友,宋鐵兵,等. 鹽酸度洛西汀臨床研究近況[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7,30(6):39-40.
(收稿日期: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