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習科目之一,近年來各大學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英語教育,可教育的結果卻很不理想,經(jīng)過一番努力后,只造就了成千上萬的啞巴英語人。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年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筆者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因材施教 培養(yǎng)心態(tài) 口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2-0108-01
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與世界接軌的速度越來越快,英語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人才競爭日趨白熱化,不論是從孩子日后擇業(yè)的語言技能需要考慮,還是從中高考英語成績的比例考慮,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但是目前,我國中學英語教育水平發(fā)展極不均衡,英語的教育水平、師資力量甚至授課內容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城市的不同學校,英語教學水平也都存在顯著差距。英語教學水平的高低,逐漸成為學生擇校的主要標準,由此引發(fā)了“擇校熱”。這樣的后果直接導致?lián)裥C艿脑絹碓酵怀?,亂收費現(xiàn)象屢禁不止,學生負擔增重……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自身缺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應試教育將是中學英語教育的主要目標。把升學率作為中學英語教育的主要目標,重知識、輕能力,花大把的時間進行語法講解及作書面練習,而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仍然很差,口頭交際和書面交流難以適應最基本的要求。這樣體制下培養(yǎng)的人才與社會發(fā)展要求脫節(jié),是我國英語教育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筆者憑借自己對英語教育的實踐探索與研究,歸納了幾點心得,供教育界同仁探討。
一 充分把握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在基礎教育中,學生學習最重要的時期莫過于初中時期,因為在這一時期,學生的獨立意識日益增強。作為初中階段的英語老師,尤其需要把握好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目前,我們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環(huán)境在變,這個時代的孩子有著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心理特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夠適應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作為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應該從該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變化出發(fā),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善于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精美的課堂導語好比優(yōu)美的文章開頭,沒有好的開頭,讀者何以繼續(xù)往下讀文章?授課過程中,可以多利用生動的多媒體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讓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鐘情,起到先聲奪人之效,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望,用生動的畫面去吸引他們,學生在聲圖并茂的感召下,自然興致倍增,思考和回答問題就會相應地積極踴躍,這樣一堂45分鐘的英語課,學生就會覺得意猶未盡,并期待下一堂英語課的到來。
二 善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英語的心態(tài)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陌生神秘的,很多孩子也因此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加之父母老師不停地告誡,孩子容易產(chǎn)生害怕學不好、恐懼、悲觀等負面情緒,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因為積極的心態(tài)有助于學生克服困難,使人看到希望,保持進取的旺盛斗志。反之,消極心態(tài)使學生沮喪、失望,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了抱怨,自我封閉,限制和扼殺了自己的潛能。
三 活化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寓教于樂
要想做到使學生寓教于樂,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與學生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一個在學生心目中隨和平易近人的老師、一個有著青春活力的老師往往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現(xiàn)代的教學對老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簡單灌輸不行,授課不生動不行,性格古板亦不行。要想拉近和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距離,老師就要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把英語的學習話題引向學生感興趣的方面。為了鞏固、擴充知識,為了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需根據(jù)大綱要求和教材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訓練體系,分單元設計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如:練唱字母歌及英語歌曲;猜謎語;背誦小詩;模擬會話;講述內容簡單的小故事;角色扮演等。這些活動既與教材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訓練體系相配合,又相對獨立自成一個活動課體系,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如此安排,克服了課外活動的盲目性、隨意性,提高了活動效果,真正地使課外活動成為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四 重視學生英語朗讀、口語能力的提高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老師都認為升學率才是硬道理,只關注學生寫作、語法學習能力的提升,卻對學生朗讀和口語能力重視程度不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克服羞怯的心理,大聲地朗讀課文和單詞,讓學生跟著錄音一起誦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發(fā)音會得到糾正,學習的單詞的語義環(huán)境也會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更重要的是,通過大聲朗讀發(fā)音得到改善的同時,學生的自信心也在不斷提高,這將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口語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膽子大了,敢于高聲誦讀就是突破,只有邁出這一步,學生才有可能敢說,口語才能有大幅提高,這對學生日后英語的學習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鄒文生.淺談創(chuàng)新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發(fā)展研究雜志,2007(6):143~144
[2]張連華.初中英語教學的三點體會[J].河南教育,2004(8)
〔責任編輯:李錦雯〕